張思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思德 | |
---|---|
出生 | 1915年4月19日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小名古娃子 |
職業 | 軍人 |
知名於 | 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
知名作品 |
|
張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儀隴人,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張思德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一個窮苦農民家庭。1933年12月參加紅軍,不久加入共青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過中央警備團警備班長和毛澤東的衛士。在一次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先後兩次負傷仍強忍劇痛,沖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槍。在長征途中,他曾兩度經過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歷盡千辛萬苦。1944年9月5日,他帶領戰士們在陝北安塞縣執行燒炭任務時,即將挖成的窯洞突然塌方,他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卻被埋在窯洞,犧牲時年僅29歲。
張思德的形象成了為人民服務的[1]
目錄
人物簡介
- 1915年4月19日(農曆3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六合場的韓家灣一戶貧苦的佃農家裡,不滿周歲時死去了母親,靠叔母撫養長大。12歲時就給地主放牛、割草。
- 1933年9月,紅軍來到了他的家鄉,成立了革命政權。他積極參加少先隊,被選為隊長,認真協助紅軍和民兵站崗放哨,尋查壞人。
- 1933年12月參加紅軍,不久加入共青團。
- 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一次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先後兩次負傷強忍劇痛,沖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槍。
-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長征北上的中央紅軍在四川懋功會合後,揮師北上。在長征途中,他曾兩度經過人跡罕到的雪山、草地,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陝北後,調到中央軍委警衛營通訊班當班長,在數年的通訊工作中,兢兢業業,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完成任務準確無誤。
- 1940年初夏,國民黨頑固派對邊區軍民施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他帶領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黃溝的深山老林中燒木炭。苦戰了三個月,經過伐樹、打窯、燒火、出窯、綑紮、運輸等數道繁重的工序,終於把八萬斤燒炭運到了延安。
-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時期,為克服敵人封鎖帶來的經濟困難,他隨警衛營到南泥灣開荒。帶領全班戰士,克服生活上的許多困難,努力完成上級交給的生產任務。同時,還照常擔負通訊工作,白天生產勞動幹了一天活,不顧勞累,在夜裡又長距離步行送信,完成通訊任務。
- 1942年冬,他從南泥灣調回延安。不久,因部隊整編,領導調他這個班長去另一個班當普通戰士。對此,他毫無怨言,服從革命的需要,不計較個人的名義得失。1943年初夏,被調到棗園內衛班,在毛主席身邊當警衛戰士。
- 1944年,組織上再次派他到安塞縣燒木炭。9月5日,他正在炭窯內工作時,炭窯突然崩塌,不幸犧牲。
-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隆重舉行追悼大會,黨中央主席毛澤東同志親筆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輓詞,並親自參加了追悼會。在會上毛澤東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講話,對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評價,說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2]
不幸犧牲
1944年,組織上再次派他到安塞縣燒木炭。他帶領5個戰友去安塞縣燒炭,就在這時,炭窯突然塌方,他奮力推開戰友,自己卻犧牲在炭窯里,
張思德犧牲後,隊長向毛澤東報告消息,並說人砸在窯里還沒挖出來。主席聽後很生氣地說,打仗死人沒辦法,搞生產死人不應該。他隨即吩咐了三點:那一帶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崗,要是屍體被狼吃了,你這個隊長就不用當了;儘快把屍體挖出來,洗乾淨,買一口棺材;開追悼會,我要講話。黨的領袖如此關心一個普通黨員和戰士,遠不止是出於私人感情,而是表現出革命隊伍中人人平等,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是為人民服務。[3]
毛澤東為其寫文章
1944年9月8日,即張思德犧牲後3天,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棗園操場上為他舉行了約千人的追悼會,毛主席親筆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時以後,毛主席邁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
為人民服務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亡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着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4]
人物軼事
燒木炭是一絕,編草鞋也是一絕
抗戰期間的延安,冬天要靠燒炭來取暖。當時國民黨對邊區實行封鎖,連馬鞍下墊的棉花和飲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許輸入,邊區軍民只有依靠自己動手來豐衣足食。張思德所在的中央警衛團一到夏秋季,就要燒木炭以備過冬。這個活又苦又累,張思德卻毫無怨言,而且幹得非常出色,當地群眾燒一窯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燒一窯上好的炭。組織上曾三次派他去燒炭:第一次是在榮譽軍人學校,他整整幹了3個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處一條毛巾和一個筆記本的獎勵;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黃溝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峽峪村,一個月就燒了5萬多斤木炭,超額完成了任務,他自己卻再沒有回來。
燒炭是個技術活,要經過伐木、找窯、出炭、包裝、背運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張思德為了燒好炭,吃住都在窯邊,晚上也要爬上窯頂幾次,觀察煙色和火候,木炭還沒完全冷卻,他就冒着高溫,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窯的最裡邊撿木炭。
張思德不僅炭燒得好,編草鞋也是一絕。在紅軍時期,他用自己攢的布條和麻繩為一個剛從直羅鎮戰鬥中被解放過來的新戰士編了一雙草鞋,讓他感受到人民軍隊的溫暖。部隊轉戰關中強行軍,很多戰士的鞋掉了幫,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繩子綁着走路,在長滿藜蒺的崎嶇小路許多人扎爛了腳。張思德就利用行軍間歇,用馬刀割馬藺草帶在身上。晚上宿營後,他顧不上休息一連打了3雙草鞋,直到拂曉。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給了三位鞋子最爛的戰士。後來很多人從張思德那裡學會了用馬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隊的行軍。
為了讓毛主席多睡一會兒,他發明了「控繩拉鈴」的通訊方法
張思德在平常給人的感覺是老實木訥,其實他很內秀,工作肯動腦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稱,因此才被挑選當通訊員並擔任中央最高領導的警衛。當時中央警衛團直屬警衛隊素有「鋼盔團」之稱,表示其戰鬥力強,裝備精良。在毛澤東身邊的內衛班當警衛戰士,是每個戰士夢寐以求的願望。1943年以後中央書記處搬到棗園辦公,因此內衛班的警衛戰士也有了「棗園哨兵」的美譽。
張思德每天都把毛澤東窯洞前的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並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窪窪墊平。毛澤東有個習慣,寫文章時徹夜不眠,天亮後才睡覺。張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主席窯洞附近的雞鴨和牲畜趕得遠遠的,用小石塊把在附近樹上啼叫的鳥兒攆走,好讓毛主席能多睡一會兒。他還發明了「控繩拉鈴」的通訊方法,在院子的樹上系一根細繩子,繩子的一端通向警衛班宿舍,裡面掛一個小鈴檔,如毛澤東這邊發現情況,只要哨兵一拉繩子,警衛班就可以立即出動,又不會打攪毛主席休息。
毛澤東外出開會時,張思德常在身邊警衛。當時毛主席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輛愛國人士贈送的救護車,車身寬大,能坐10個衛士。在車尾有專供衛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後有人偷襲,這個位置通常都是張思德的。由於背對着行車方向,塵土很大,毛澤東很過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讓他到前面。張思德總是笑笑,依舊站在那裡。每當毛澤東外出,張思德總是提前把衝鋒鎗和馬燈擦亮,備好水壺,早早等候在車子旁。因為他知道,做好毛主席的警衛工作,[5]
張思德—紀實—視頻高清在線觀看-優酷
文獻參考
- ↑ 代名詞、里程碑。
- ↑ 他的死是比泰山還重的」。
- ↑ 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紅歌會網
- ↑ 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張思德人民網
- ↑ 就是對革命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