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文佑 | |
---|---|
出生 |
1909年 河北唐山 |
逝世 | 1985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地質學家 |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張文佑
- 外文名稱: wenyou zhang
- 國 籍: 中國
- 祖 籍:
- 出 生 地:河北唐山
- 出生日期:1909年
- 職 業:地質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
- 其它作品:《中國和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
人物年譜
1909年8月31日生於河北唐山
1930年天津南開中學畢業
1930年考入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土木工程系
1930年10月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
1931年12月1日,被選為"北大全體同學南下示威團"的代表和副指揮
193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
1937年,在考察了廣西全省的地質後與趙金科等協作測制了《廣西地質圖》
1942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破格提拔為研究員
1945年至1947年,經李四光先生推薦,張文佑赴歐、美一些國家進行地質考察
1947年春,到美國考察
1948年底隨國民黨中央研究院遷移廣州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他應蘇聯大地構造學家沙茨基和西尼村的邀請,赴蘇考察
1974年,張文佑主編《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及其發展的初步探討》
1985年2月11日,張文佑不幸於北京逝世.
生平簡介
張文佑,(1909.8-1985.2)河北唐山人,地質學家。 1930年考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土木工程系,193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45年赴美、英等國考察研究。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創立斷裂體系和斷塊大地構造學說,對斷塊理論和地質力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加了把我國油氣勘探基地由西部東移的戰略決策,他提出的「定凹探邊」、「定凹探隆」的建議為大慶和其他油田的開發作出了貢獻。50餘年共發表170餘篇論著。 他的《斷塊構造導論》是斷塊構造學說的代表作。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4年張文佑大學畢業,來到李四光領導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開始在浙、贛、蘇、皖、黔、湘等省進行地質考察。後來因抗日戰爭爆發,地質研究的幾次遷徙,故1937年後的主要地質調查區是廣西。他對廣西山字型的研究是地質構造的力學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方法的首次成功嘗試。除構造地質和地層外,研究領域還涉及花崗岩原生構造,石灰岩地區的地下水,以及煤、鎢、錫、鉬、銅等礦產。
1945-1947年,經李四光推薦,張文佑到美國地質調查局、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學習(沒有拿洋學位),實地考察了阿爾卑斯山的推覆構造,阿帕拉契亞山的變質構造等,對鈾礦予以了特別的關注。1947年10月回國,繼續在中央研究院地質所工作,併兼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教授。1954年,該所一分為三,留在南京的一部分取名中國科學院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搬遷到北京的則成了今天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地質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1948-1950)。解放後,1949年他任南京軍管會接管中央研究院領導小組成員,同年擔任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一級研究員。1951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兼大地構造室主任,後任所長、名譽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5年當選),地學部常委,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張文佑先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大地構造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地質學會代理事長;先後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地質礦產組副組長,中國能源委員會顧問等職。
1953年和1960年,張文佑兩次赴前蘇聯學習考察。當時他十分推崇前蘇聯的大地構造學成就,包括地槽-地台學說的進展,以及深斷裂對沉積作用、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的控制,岩石學的研究是與大地構造的研究相結合的。如果說,張文佑長期跟隨李四光更多地學習了地質力學的話,訪問前蘇聯使他更多地學習了地質構造的歷史分析,並使他堅定了將力學分析和歷史分析結合起來的信心,這一方法也貫穿了他今後的學術活動的始終。
學術成就
他的最大學術成就是創立了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他主編的三張大地構造圖反映了斷塊學說從萌芽、誕生到成熟的三個階段。
1956年,張文佑主編了新中國的第一幅大地構造圖(1∶800萬),並於翌年完成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編圖時採用的是大地構造物理學與沉積建造-岩相古地理分析的"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把構造體系分為屬基底斷裂範疇的和屬蓋層滑動範疇的兩類,時間序列上則用三大構造層表示中國大地構造的歷史發展。1973年,他在汲取板塊學說成果的基礎上編制了中國的斷塊大地構造圖(1∶1000萬),提出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輪廓是以塊斷構造為特徵",分5個發展階段10個發展時期概述了塊斷構造的發展。1983年,他領導和主編了"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1∶500萬)",系統全面地表示出中國及鄰區的斷塊大地構造格局;在"斷塊構造導論"(1984)和"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1986)兩書中則系統地闡述了斷塊學說的理論、方法和現階段的思想成果。
早在30年代,張文佑就在北京西山解決了中國北方震旦系與寒武系的分界問題,在坨里一帶建立了新的白堊紀地層剖面,在桂林完成了山字型等構造系形成過程和力學機制的模擬實驗。
50年代中期,張文佑首先提出有一個魯中斷裂帶(後稱之為郯廬斷裂帶,安徽工業大學徐嘉偉教授後來在郯廬斷裂帶做了大量工作)以及該斷裂帶上產有原生金剛石的論斷,後確在該帶上找到了我國規模最大的原生金剛石礦床。1956年他考察柴達木盆地之後,提出隱蔽區才可能出油的論斷,並為勘探實踐所證實。接着他提出中國東部包括冀中、松遼等大型厚層沉積盆地有生油遠景的見解,參與了我國石油天然氣勘探基地由西向東移的戰略決策,並因在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突出工作,成為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獲得者之一。
張文佑十分關心年輕的科學工作者,要求他們要有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獨立思考,敏於觀察,敢於創新。由於大地構造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所以他經常告訴年輕人要努力學習邊緣學科的知識,以利於綜合分析,成為"一專多能"的種學家。張文佑一向重視地質學工作者應有堅實的數理化基礎。早在學生時代他就注意認真學習數理化。五十年代初期,他提倡研究地熱、深部地質(包括高溫高壓技術)、古地磁及數學地質等,還主張有關地球科學的各學科之間,均應互相滲透。這一思想當時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他還主張地學應在邊緣雜交中進行研究,才能突破世界水平,他的預見已為近20年來的地學發展所驗證。為了加速祖國的四化建設,實現地質科學現代化,他再次提出上天、入地、下海的宏偉理想,即運用探測資料對地球形變體作更詳細的研究;建議生產部門研究製造超深鑽對地球深部物質結構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我國邊緣海的海底資源和海洋地質開展大規模的研究工作。他還進一步提倡自覺地運用自然辯證法的思想方法指導科學研究工作。強調結合社會主義生產建設,加強綜合調查,綜合分析,綜合研究,綜合勘探,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綜合規劃。
學說
張文佑1959年主編了《中國大地構造圖》和《中國大地構造綱要》兩部專著,這是國內外最有影響、最詳細闡述中國大地構造的著作,張文佑因此而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74年張文佑提出了"斷塊構造學說",並把它發展成為一門以線形構造為本、以槽台學說和地質力學為體、以板塊學說為借鑑,以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為指導的大地構造學說,並因此而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4年張文佑提出的"定窪探邊"、"定窪探隆"的觀點,提高了油氣儲采比,開創了油氣勘探的新局面。他提出的斷塊煤田的見解--斷裂形式和性質控制成礦環境、成礦部位及煤田深層地下水的觀點,亦為實踐所證實。張文佑還在我國率先開展了古地磁的研究,主張多學科綜合研究大地構造,並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的研究方向。
影響
張文佑一生有著述202種。1978年,他的"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華北斷塊區的形成與發展"獲中國科學院1980年一等獎,"斷塊構造理論的新進展"獲中國科學院1981年二等獎,"中國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他曾參加的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學工作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獲1984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
張文佑先生歷來強調構造地質學具有兩大基石,這就是古生物地層學和礦物岩石學,他還致力於構造地質學在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中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成長、壯大與張文佑的領導密不可分,他一直主張多兵種的協同作戰,並提倡建立互相橫向上交叉滲透的"多維"研究機構。他在進行基礎地質研究的同時大力開展應用研究,曾是中國煤田地質、鈾礦地質和富鐵礦調查的先驅,並長期致力於石
主要著作
張文佑的科學論著主要有:《廣西1:20萬地質圖及廣西地層表》廣西地質》,1944年)、《廣西山字構造的雛形》、《廣西崑侖關花崗岩構造》(以上兩文發表於1942~1944年間)、《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科學出版社出版,1958年)、《中國大地構造圖》(科學出版社出版,1958年)、《中國主要斷裂系統的應力分析》(《科學通報》,1960年)、《華北華南中生代新生代地質構造發展特徵》(科學出版社出版,1966年)、《構造地質問題》)科學出版社出版,1963年)、《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及其發展的初步探討》(《地質科學》,1974年)、《"斷塊"與"板塊"》(《中國科學》, 1978年)等。
社會評價
他還和年青同志一起,編制了我國第一幅《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還首先提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指導大地構造研究,曾有論文發表。上述主要著作,對我國構造地質學和大地構造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對大地構造理論,斷裂體系和斷塊大地構造學說理論的提出、發展和應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在石油、煤田、冶金以及地震預報工作等方面,都提出過非常有價值的理論依據,受到國內外科研和生產單位的好評。張文佑強調運用力學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地球構造的形成與形變進行辯證分析,創造性地將地殼構造的劃分與構造形成、形變過程聯繫起來。他還指出,地球的旋轉及其內部重力作用與熱力運動這一對基本矛盾以及由它們和外部無體作用所引起的地球自轉角速度變化及地球自轉軸的擺動的不均一性對地球的影響,是大地構造運動的主導原因。地球本身是不均一的,地殼的不均一性更為顯著,由於應力常在不均一的地方集中,因此較弱的構造力就可在不均一的地方產生形變。研究岩石介質的不均一性和構造力作用的不均一性是不可忽視的。斷裂體系和X型共軛剪切網格的展布形式不僅存在於地球表面,而且存在於其它星球,如,火星、金星、月球表面均有表現,並已被衛星探測結果所證實。張文佑早年就曾協助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從事地質力學的工作,並有所發展。他很重視深部地質與淺部地質的形成與形變以及基底與蓋層的辯證關係。他提出的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不僅在生產實踐中收到很多實際成效,而且對"板塊構造理論"和"地質力學"理論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