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方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方平
出生 中國
別名 官員
職業 官員

人物簡介

張方平( Zhang Fangping )(公元1007年-公元1091年),字安道,號"樂全居士",諡"文定",北宋大臣,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

景佑元年(1034),中茂才異等科,任崑山縣(今屬江蘇)知縣。又中賢良方正科,遷睦州(今浙江建德東)通判。歷任知諫院、知制誥、知開封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屬安徽)、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杭州(今屬浙江)、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長官。神宗朝,官拜參知政事(副宰相),反對任用王安石,反對王安石新法。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卒。蘇軾哀痛不已。贈司空,諡文定。

有《樂全集》四十卷。

早年經歷

張堯卿之子,少穎悟,讀書過目不忘,宋綬蔡齊以為奇才。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舉茂材異等,爲校書郎,知崑山。又中賢良方正選。李元昊叛,上「平戎十策」。慶曆八年(1048),任滁州知州。[1]英宗時,任禮部尚書。神宗時,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不合,極論新法之害,後以太子少師致仕,曾參與坤寧宮事變事後論戰。

好佛學,在琅琊寺續寫《愣伽經》,「書法宛然不殊」,即今之《二生經》。[2]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卒。蘇軾哀痛不已。[3]贈司空,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

個人作品

着有《樂全集》(一作《樂全先生集》)四十卷,四庫全書版本。

《大宋館閣書目》二卷。

《嘉祐訪遺書詔並目》一卷。


歷史評價

脫脫《宋史》:方平慷慨有氣節。.....方平、拱辰之才,皆較然有過人者,而不免司馬光、趙抃之論。豈其英發之氣,勇於見得,一時趨鄉未能盡適於正與?及新法行,方平痛陳其弊,拱辰爭保甲,言尤剴切,皆諤諤不少貶,為國老成,望始重矣。若方平識王安石於辟校貢舉之時,而知其後必亂政,其先見之明,無忝呂誨雲。

蘇軾:"自慶曆以來,訖元豐四十餘年,所與人主論天下事。見於章疏者多矣。……是非有考於前。而成敗有驗於後。及其它詩文,皆清遠雄麗,讀者可以想見其為人。信乎!其有似於孔北海、諸葛孔明也"。

清代四庫館臣稱:"方平穎悟於書,一覽不忘,善為文,數千言立就。才氣本什伯於人,而其識又能灼見事理,劓斷明決,故集中論事諸文,無不豪爽暢達。洞如龜鑑。"指出其具有不凡的豪氣遠見,為文才能"豪爽暢達,洞如龜鑑"。評價是中肯的。

《商丘縣誌》載,他"詩學杜甫,又法佛老,風格清新淡遠,雄峻流麗"。

參考資料

  1. 《續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七
  2. 《冷齋夜話》卷四十五:「張方平以端明殿學士知滁州事,游琅琊山,俯仰梁間,得經函,有寫《愣伽經》半卷,披玩久之,忽悟前身故僧也,乃為終竟書之,書法宛然不殊,號二生經。」
  3. 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五:「樂全先生薨,東坡時守潁州,於僧寺舉掛,參酌古今,用唐人服座主緦麻三月,又別為文往祭其柩,蓋感其知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