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樹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1824年(清道光四年)生,安徽合肥人,廩生出身,清末淮軍將領。

  • 歷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職。
  • 是淮軍開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體,以行用」。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張樹聲  
字號    字振軒      
民族    漢族      
官職    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  
諡號    靖達    
出生地   安徽肥西
出生時間  1824年   
去世時間   1884年 
所處時代   清末   
主要作品   《張靖達公奏議》8卷,《張靖達公雜著》1卷,《廬陽三賢集》16卷    

人物生平

出生門第

  • 張氏家族是當地一個大家族,張樹聲的父親名張蔭榖,是一位取得郡庠生 名號的讀書人。張樹聲自幼生長於一個書香門第,其父治學以實行為先,沉潛經史,貫通大義,尤其側重於經世濟時之務,不屑於凡夫俗儒、記誦詞藻的風氣。
  • 張樹聲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長,二弟樹珊、三弟樹槐、五弟樹屏,後來皆為淮軍將領。樹聲受到家學薰陶,志向高遠。少年時期,他刻苦用功,績學勵行,除重點攻讀「四書」「五經」外,於天文、歷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同時學友中甚為傑出,深得學界耆宿的讚賞,預言此子日後必成大器。不久,樹聲即以博學冠群,錄取為縣學廩膳生員(簡稱為廩生),就是可以獲得朝廷錢糧資助的優秀生員。正常途徑一般都是經過科舉考試,考中者可以依次升為國子監學生(貢生)、舉人、進士,取得功名,然後進入仕途,平步青雲。
  • 張樹聲平日憑窗苦讀,但卻無意於功名。每有客至,愛談天下形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深植在他的心中。離家不遠就是周公山,傳說為三國風雲人物周瑜年輕時讀書的地方,張樹聲幼時就特別崇拜周瑜,常和夥伴們登山遊玩,來到山頂周公廟、周公洗硯池等處,憑弔這位古代文武兼備的英雄。他曾寫有一首《過周公瑾墓》的詩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紅」,「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發了立志報國的情思。
  • 清代咸豐年間,社會矛盾激烈,內憂外患,天下大亂。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捻軍在淮河流域與之遙相相應,江淮地區到處土匪、盜賊猖獗橫行。合肥西鄉民眾惶恐不安,父老鄉親經常聚集在士紳張蔭榖家中,磋商應對之策。當時,各地有辦理團練以自保之舉,曾國藩就是在籍辦理團練而創建湘軍的。於是,張蔭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糧數百石,並動員富裕人家出資,貧窮之戶合力,招募青年壯勇,親率樹聲、樹珊、樹屏、樹槐數子,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築堡壘寨(後擴建為張老圩),創辦團練,以圖自保。團練初成,張蔭榖便制定了條約紀律,定期集訓,使得鄉民同心,西鄉局勢得以基本穩定。他們還與周圍不遠處的大潛山劉銘傳、紫蓬山周盛波、周盛傳等部團練互相呼應,號為「三山」團練,聲勢較大。
  • 咸豐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軍攻克武漢後,沿江而下,很快席捲皖省。攻占安慶後,繼續北進,所到之處,清軍望風而逃,不戰棄城。曾先後數圍廬州,咸豐八年(1858年)還取得著名的「三河大捷」。在此期間,張家團練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受道員李元華指揮,在本縣及六安、霍山、無為等地參與抵抗太平軍的戰鬥。後來,又為李鴻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所招,在廬州一帶圍攻太平軍。李文安去世後,張樹聲率部又回到李元華部下,曾外出至無為、巢縣、潛山、太湖等地作戰,累功被保薦為同知。由於他和李文安、李鴻章父子相互過從的關係,為以後隨召集組建淮軍打下基礎。

組建淮軍

  • 同治元年(1862年),湘軍統帥曾國藩由於「三河之戰」湘軍大敗,主力被殲七千餘眾,無力分兵援滬,命當時為其幕僚的李鴻章招募兩淮營勇,組建「淮軍」,以補湘軍力量的不足。李鴻章受命後,正躑躅間接到曾雖其父辦團練、抵禦太平軍的張樹聲派人送來的一道稟帖。帖中張樹聲洞陳安徽形勢,表示了願意投效的意圖,還談了合肥西鄉團練的一些情況。各路團練來不久,曾國藩就在府中親自召見張樹聲、劉銘傳、潘鼎新、吳長慶等新任營官,以及準備充當營官的李鶴章、吳毓芬、吳毓蘭、張樹珊、周盛波、周盛傳等十餘名將領。以張樹聲領頭,劉銘傳等人排班而入,曾國藩推重「相人術」,常常先憑對手下相面(即所謂第一印象)作出考評。觀察下來,發現張樹聲最為沉着耐心,而劉銘傳則性格暴烈,二人尤得曾國藩之賞識。未過幾日,李鴻章正式移駐北門外新營盤,建立起獨立的指揮部,標誌「淮軍」正式建立。曾國藩親自「為定營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糧之數,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軍營規訓練之……」 。在淮軍組建過程中,主帥李鴻章始終身在安慶,淮軍初創時的主體部分——廬州團練,基本上都是由張樹聲聯絡邀約的;「樹聲為言劉銘傳及周氏兄弟才武,左提右摯,各建旗鼓,淮軍之興實樹聲之倡也。」 由於李鴻章在廬州團練的各種關係和基礎,也由於張樹聲的奔波勸說和積極倡導,淮軍的組建、招募才得以比較順利。因此,完全可以認為張樹聲是淮軍的實際組建者或聯絡召集者。

平吳討捻

  • 淮軍成軍後不久,就在李鴻章帶領下,自安慶乘輪沿江直赴上海。張樹聲帶所部「樹」字營,與劉銘傳「銘」字營、潘鼎新「鼎」字營等13營,共約6500人一道前往攻打太平軍。剛到上海時,當地官紳看到這些來自江淮鄉間的士卒布巾裹頭,衣衫襤縷,兵器形制雜陳、簡陋不堪,「皆笑指為丐」。李鴻章則激勵大家:「軍貴能戰,非徒飾觀美,待吾破敵懾之,笑未晚也。」不久,淮軍果然打了幾場惡戰,成功守滬,頓時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 不久,捻軍又起,張樹聲再次率「樹」軍隨從曾國藩剿捻。次年,受曾上奏保薦,實授直隸按察使,「樹」軍將交由其弟樹珊統領。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戰鬥中,張樹珊因輕敵冒進,被大批捻軍馬隊圍困被殺。據說當時受傷倒地未死,捻軍在查看時,發現他外着軍服,內襯湖綢短襖,知非普通士兵,於是補上一刀身亡的。張樹聲得到弟弟死訊後,迅即趕來收攏殘部,繼續參加剿捻作戰。後來,在李鴻章的指揮下,用劉銘傳的「設圍追剿」之策,終於同治七年(1868年)將捻軍東、西兩部先後鎮壓下去。捻軍既滅,淮軍各部處「銘」、「盛」等部外,其他大部裁革。樹軍也相應裁撤,後來,五弟張樹屏就任太原鎮總兵後,曾奉命招募6營,稱為「樹」字新軍。

宦海沉浮

  • 兩江總督曾國藩對張樹聲的才幹十分賞識,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即上奏任命他為徐海道,協助其處理地方事務,在本地幾位同為團練出身、同時走出的淮軍將領中,相對來說是較早的。
  • 光緒元年(1875年),張樹聲丁母憂去職回鄉。在故鄉期間,他曾聯合劉銘傳等人在離故居張老圩不遠處,創辦「聚星書院」,請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題寫匾額、門聯,培養故鄉人才;還曾應主持修復巢湖姥山文峰塔的吳毓芬之請,題寫 「勢如湧出」四字高懸塔中。光緒四年(1878年)起復後,張樹聲歷任貴州巡撫、廣西巡撫。其間,着力剿平黔、桂等地李揚才、蒙老忿等匪亂。光緒四年(1878年)進京覲見,受到當政的慈禧太后召見。召見中,慈禧詢問了一些辦理洋務、國家自強之策及地方民情的問題,張樹聲一一作答,並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 光緒五年(1879年),張樹聲升任兩廣總督,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任上,張樹聲重視辦理南疆海防、陸防,也順應洋務自強的時勢,開辦了一些造船、辦學、架築電線、修建炮台等洋務,收到一些成效。值得稱道的還有「禁闈姓」、「洋藥土煙稅釐」等項。所謂「闈姓」,實為一種類似彩票的賭博方式,當地雖然屢經申禁,仍是愈演愈烈,「賭日盛而民日貧」。因此,他堅決反對有人提出的「開禁抽捐」之議,從嚴加以禁止。洋藥、土煙實即鴉片。鴉片戰爭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之後,吸食鴉片實已無法禁止,但鴉片毒害尤深。張樹聲上奏朝廷,採取加徵稅釐的辦法加以控制,以期逐步減少民眾吸食,在當時不失為一種無奈之舉。

壬午事變

  • 光緒八年(1882年)四月,李鴻章因丁憂回藉,奏由張樹聲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樹聲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鮮發生內亂。以朝鮮國王之父李罡應為首的保守派,因不滿國王李熙、王妃閔氏推行新政,以剋扣兵餉為由聚集亂兵生事,衝擊王宮,燒毀日本使館,殺死日本練兵教頭崛本等7人。日本領事花房義質連忙逃回國內搬兵。朝鮮國王、閔妃亦不知所蹤,國內亂作一團。日本早有侵略朝鮮之心,趁此事件正欲借端發事。當年農曆是壬午年,所以史稱「壬午事變」。
  • 正是由於張樹聲能夠及時果斷、迅速調派淮軍吳長慶部自山東渡海入朝,平息朝鮮內亂,杜絕日人覬覦,才較為順利地使事件基本圓滿解決。這次事件,是晚清時期中日三次糾葛 中,第二次取得勝利。事後,有人評價這一次如果還是李鴻章的話,以他一貫優柔寡斷的作風,斷不至如此迅速。張樹聲果斷指揮成功處置事變後,清廷下旨:「此次朝鮮亂軍生變,張樹聲相機調度,督率有方,著賞加太子少保銜」。

鞏固邊防

  • 張樹聲前後兩次任職兩廣總督。作為守護中國南疆的鎮守大員,竭盡全力辦理南疆海防、陸防,雖因時勢所限、朝廷戰和不定、官員相互掣肘,經歷戰敗,飲恨終身。但其加強南疆海防、陸防思想的種種舉措,還是取得重要作用,為後來中法越南戰爭「鎮南關大捷」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 光緒五年(1879年)十一月,張樹聲就任兩廣總督不久,就對南疆海陸防問題作了實地察看和部署。兩廣東接福建,西連雲南,有着千裏海疆和越南邊境。當時,法國已侵入越南南部,時時準備北侵。越南原為中國藩屬之國,越南不保則中國邊境不寧。對於法國蓄謀侵占越南、進謀兩廣的戰略意圖,張樹聲早有察覺和防備。當其還在廣西巡撫任上,就命令統領左江防營的記名提督黃桂蘭以出境剿匪名義,進入越南境內的諒山、高甲等地安插勇營,擇要駐防,一邊剿匪,一邊加強防守準備。
  •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南海邊防日漸廢弛。張樹聲看到原有虎門、長洲等處炮台或年久失修,或無人值守,一旦作戰不堪一擊;輪船一項更是空白。
  • 光緒九年(1883)秋,法國開始侵略越南北方,越南國王請援,形勢非常嚴峻。當時,張樹聲正在病休,聞訊立即奏請督師抗擊,朝廷猶觀望不決,來允。不久,戰事轉緊,清廷於是令其回任備戰,張樹聲聞令即行,購帶槍炮,奏調吳宏洛淮勇五營同往。
  • 雖然張樹聲一心抗擊法軍入侵,但他此時已經重病纏身,「肝風旋動」,臥床不起了。只能依靠淮軍舊將潘鼎新、吳宏洛,以及原屬樹字營的將領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在前線指揮作戰了。後來,清軍老將馮子材率蘇元春、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取得「鎮南關大捷」,大敗法軍,收復涼山,終於打退了法軍侵略的囂張氣焰。廣西戰場上的勝利,有力支持了劉銘傳的抗法保台。

臨終遺折

光緒十年(1884年)四月,張樹聲因病請開去總督缺後,專治軍事。他親駐黃埔行營,督率諸將備戰。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勢,布置安排「攔河、阻船、安雷、發電、截擊、援應」等各項軍事準備措施。由於「炎暑鬱蒸,海風尤厲,病體不支。……終以積勞過甚,受病已深,服藥亦不效。」此時,張樹聲已經「蕭然布被,伏枕支離,流涕嗚咽……,昏瞀譫語,率皆部勒防勞,語或大呼開炮擊賊。」最後,張樹聲因病勢加劇,於九月初八日(10月26日)病逝於軍中。 張樹聲是淮軍將官中很有政治卓識的人。他臨終前,冒着遭受譴責的風險,以「鳥死鳴哀,……垂死涕泣,不知所云,謹伏枕口授《遺折》」,委託繼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兵部尚書彭玉麟等人代為轉呈清廷。他在《遺折》中痛陳國事,請及時變法以奠國家長治久安。他首先分析了當時大清王朝面臨的國際形勢: 泰西之人,負英鷙之性……挾其輪船槍炮之堅利,以與我中國從事。數十年來,俄羅斯侵軼於北方,日本窺伺於東海,英吉利由印度、緬甸以規滇、藏,法蘭西據西貢、海防而謀滇、粵,雎盱怪狀,日益難制。

人物影響

  • 張樹聲病故後,靈柩運回故鄉肥西縣,安葬於周公山西麓。張樹聲的遺著有《張靖達公奏議》八卷,為其幕僚何嗣焜將其歷年奏疏143篇,編為八卷,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刊印成書。此書記載張樹聲從政後的一些決策舉措,及其自強維新思想的發展過程,具有較高史料價值。另外,還有收錄張樹聲書信、奏對等篇的《張靖達公雜著》一卷傳世。

人物評價

  • 吳汝綸後來評價:「樹聲以諸生值世亂,受知國藩,……在軍、在官決事有程,暇輒不廢記覽,於淮軍中最為儒將,其從行間入官及擢任疆吏,亦於淮軍諸將最為先達。」

史料記載

  • 《清史稿·張樹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