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警魄,後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中國政治家、軍事家、黃埔系骨幹、國共和談國民黨首席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西北行營主任、湖南省主席、新疆省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張治中 | |
---|---|
出生 | 安徽省巢縣 |
逝世 | 1969年4月6日 | (78歲)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國政治家、軍事家、黃埔系骨幹、國共和談國民黨首席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西北行營主任、湖南省主席、新疆省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
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警魄,後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中國政治家、軍事家、黃埔系骨幹、國共和談國民黨首席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西北行營主任、湖南省主席、新疆省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張治中是愛國主義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時任第五軍軍長,在上海抵抗侵華日軍;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誤導致「11.13長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職。1945年,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1949年,致電陶峙岳將軍和新疆主席包爾漢,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張治中在國民黨任職期間受到蔣介石的認可和重用;但是他堅持國共兩黨和平共處。解放戰爭後,鑑於張治中對中國和平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和平將軍」。有張治中故居留作紀念。
人物經歷
軍閥時期
宣統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張治中在揚州參加反清起義。民國元年(1912年)進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民國5年(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民國6年(1917年)到廣東參加護法運動,歷任駐粵滇軍連長、營長、駐粵桂軍總部參謀、師參謀長和桂軍軍校參謀長等職。 民國13年(1924年)初,對孫中山確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擁護,12月任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總隊長、軍官團團長,同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師參謀長,廣州衛戍區司令部參謀長等職,被授銜上校。與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惲代英密切合作,結成深厚友誼。
民國15年(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長、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等職。後曾一度到歐美進行考察。
民國17年(1928年)7月後歷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訓練部主任、教育長,同時兼任教導第二師師長,參加蔣介石對馮玉祥、閻錫山等的戰爭。 民國21年(1932年)1月兼任第五軍軍長,率部參加上海「一·二八」之役,曾予日軍以沉重打擊。 民國22年(1933年)12月任國民黨第四軍總指揮,率軍入閩,參與圍攻福建人民政府。 民國25年(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時,他主張和平解決。
抗戰時期
民國26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兼左翼軍總司令,參加上海「八·一三」抗戰(淞滬會戰),取代何鍵擔任湖南省主席。從1937年11月20日至1939年1月17日,在任一年零兩個月,與中共湖南省委合作,推動湖南抗日救亡運動迅猛發展,為正面抗戰的勝利奠定了思想、組織和群眾基礎,被當時中共湖南省委負責人稱為湖南國共合作的「黃金時代」。
民國27年(1938年)張治中作為湖南省軍事最高指揮者發動「焦土政策」,將距離長沙三百里以外的「新牆河」被誤傳為五公里近的「新河」,因此釀成了一場千古奇聞的「11·13長沙大火」。這場大火從11月13日至17日延燒了五晝夜,焚毀了兩千年古城繁榮,長沙成為抗戰時期損失最慘重的城市之一。軍事當局的戰略失誤,湖南軍政當局辱職殃民,被認為是這場劫難的直接原因,因此張治中作為當時湘省軍政魁首亦難辭其咎。11月20日因長沙大火被革職留任處分。
民國29年(1940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在這些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張治中兢兢業業,為自己立了「嚴守機密」、「寡言少主張」等自律,謹言慎行,努力工作,頗得蔣介石的好感。民國30年(1941年)皖南事變後向蔣介石上書,主張繼續國共合作,共同抗日。
民國34年(1945年)5月在國民黨六大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常務委員。張治中受周恩來委託,到新疆成功地解救了被盛世才監禁多年的100多名共產黨幹部,使他們安全地回到延安,為共產黨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骨幹力量。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國民黨政府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主席,曾營救過被盛世才囚禁於新疆的一批共產黨員回延安。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是唯一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將領,被人們稱為「和平將軍」。他曾多次代表國民黨去延安同共產黨談判。
解放戰爭
民國35年(1946年)1月代表國民黨參加軍調處三人小組,主張和平解決國內問題。 民國38年(1949年)4月任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到北平同中國共產黨代表談判,雙方議定了《國內和平協定》八條二十四款。此協定遭國民黨政府拒絕後,接受了周恩來的懇勸留在北平,並發表《對時局的聲明》。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並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職,對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3]
政治成就
1924年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張治中堅決擁護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對國內局勢的穩定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1939年主政湖南省,提出「廉、正、勇、勤」作為湖南省訓,同時以嚴正不苟的精神懲治貪污,整個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堅決貫徹聯共抗日的方針,使湖南成為抗日根據地之一。[5]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張治中作為國民黨代表多次與共產黨展開談判,保障了國共統一抗日戰線的穩定性。
1946年張治中多次周旋,營救新疆地區被捕共產黨員131人,其中有小孩23人,為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
1945年重慶談判與1949年北平談判中代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党進行和平談判,1949年9月,致電陶峙岳將軍和新疆包爾漢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為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張治中對國家的大政方針,重要方略都深思熟慮,提出許多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中央領導決策參考。
人物軼事
直言進諫
在國民黨任職期間總共四次直言進諫蔣介石。
第一次上萬言書是「皖南事變」爆發後的1941年3月2日。張治中向蔣介石痛陳對國共問題處理的失策,「父親認為這是招致兩黨破裂的開始,關係甚大。」張治中在萬言書中建議:「為保持抗戰之有利形勢,應派定人員與共黨會談,以讓步求得解決」,「若猶是聽其拖延,其結果將對我無利而有害。」對此,張治中之子張一純說:「可惜,蔣介石並沒有接受父親的建議。」
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國民黨當局正在為發動內戰做準備。張治中再寫萬言書,托人帶給蔣介石,力言對國共問題採取政治方式解決是獨一無二的途徑,反對重起內戰。他在萬言書中說:「我國經八年之長期抗戰……民窮財盡,無日不在水深火熱之中。……倘戰爭再度爆發,必益增人民之痛苦,違反人民之願望。」
第三次是在1948年5月5日,此前的5月1日蔣介石和李宗仁分別當選為總統、副總統。張治中給蔣介石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指出大局已經到了最嚴重的階段,提出補正之道是:執行親蘇政策、和共政策、農民政策、改革土地制度。蔣介石對這封信很重視。5月12日,張治中就收到了蔣介石的回電。蔣在電文中說:「來函與意見書今始詳閱,應再加研究後另行電告。」但是,此後再無下文。
第四次是在1949年。張一純說:「1949年參與北平和平談判時,父親還給蔣介石寫過長篇改革建議。」此前,張治中在溪口勸蔣出國未成,在北平更是感到蔣介石留在國內是對和平的最大障礙,所以在萬言書里痛陳利害。張治中後來回憶起這最後一封萬言書時說:「不知蔣介石看後反應如何,但事實已經說明他是不會接受的。」
人物評價
蔣經國在得知張治中決定留在北平時稱道:「他太天真了,將來死無葬身之地」。[1]
毛澤東稱「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2]
蔣介石稱其為「革命叛徒」,「文白無能喪權辱國」。
鄧穎超評價張治中:「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軍人」。
周恩來曾評價張治中說:「這個人很複雜,又很簡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因其一生均為中國和平奔波,故後人稱其為「和平將軍」。
張治中故居
張治中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組成。故居位於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村,桂翁堂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黃麓師範校園內。兩處房屋系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築物,磚木結構、小瓦屋面。張治中故居建於1928年,原有5間4進6廂共26間房屋。門首懸有趙朴初先生題寫的「張治中故居」花崗岩匾額。室內按當年的原樣陳列着張治中將軍的生活用品。離故居南約100米,是張治中先生創辦的黃麓師範。1988年6月,張治中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確定為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