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洪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洪沅
出生 1902年
國籍 中國
籍貫 四川華陽縣
母校 清華留美預備學校
職業 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

張洪沅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字佛寧,1902年出生於四川華陽縣(今成都市)。他對接觸法制硫酸的反應速率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他參與或主持創辦了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和重慶大學的3個應用化學研究所,取得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國化學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重慶大學第四任校長,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化工原理》教材,培養了幾代學子。他畢生熱心學會工作,是中國化工學會和中國化學會的創辦者之一。

人物概況

1902年出生於四川華陽縣(今成都市)。童年時,父母早逝,家境清貧,由伯母撫養。

1916年,張洪沅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在校期間,對化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常同時做兩項實驗,全學期的實驗不到一半時間就做完了。由於他學習成績優良,而家庭經濟困難,學校安排他為學習較差的同學補課,可得少量報酬。三個暑假他都參加了社會實踐工作。一次與同學一道到河北唐縣做農村調查;一次到天津農業試驗場學習;一次在北京市內為一公司翻譯科技資料。參加這些活動,使他知道了不少天下大事。他痛恨帝國主義國家仗其科學技術優勢侵略我國,感到要強國雪恥,必須普及教育,發展科學,興辦實業,走「教育救國」、「工業救國」的道路。

1924年8月畢業後,張洪沅到美國留學,入加州理工學院化工系三年級學習。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刺痛了他的心:在他們參加冬令會時,有一同學去理髮,但理髮店不給理,說他是有色人種。張洪沅與同學們對此非常氣憤,一起提出抗議。他感到國家落後,受人歧視,民族沒有地位,人民抬不起頭,這是莫大的恥辱。他立下誓言:「刻苦學習,振興中華乃我輩己任。」從此,他學習更加勤奮,還利用暑假去加州大學選讀「企業管理」等3門課程。

1926年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後即去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為了抓緊時間學習,他在去麻省的途中,還進威斯康辛大學暑期學校,選學了「微分方程」和「有機製備」兩門課。

1928年1月,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後,即去俄亥俄紙廠任化學工程師,後任麻省理工學院應用化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1930年,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升為副研究員,並繼續在那裡做研究工作。當時美國中部一州立大學擬聘他任助理教授,但要求加入美國籍,他拒絕了這一聘請。他只有一個心愿:「我是中國人,學成後為祖國的富強效力。」1931年張洪沅回國後,有人請他去化工廠,希望他成為化工企業家,但他選擇了「教育救國」的道路。他認為一個國家要強大,就要有自己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於是他應聘到南京中央大學化工系任教授。

1932年張洪沅到南開大學化工系任教授,講授「化工原理」、「化工計算」等課,編寫教科書,並進行科研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到四川大學任教授兼化學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創辦了四川大學應用化學研究室,並於1939年在化學系增設化驗專修科。

1942年,張洪沅出任重慶大學校長,他十分重視充實師資力量和提高教學質量,為該校的發展做了許多工作,取得很大成績。重慶大學改行校務委員制,他為校務委員之一,繼續執教。

1952年和1956年張洪沅先後調任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及成都工學院教授。由於他在化工科學上的高深造詣,被聘為當時我國化學工程一級教授。高校恢復研究生制度後,他在進行教學和編著教學用書的同時,擔任研究生導師,相繼招收了6屆研究生,指導完成了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化學工程論文10餘篇。

1978年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技大學,他仍繼續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後為化工系名譽系主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張洪沅雖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煥發,從事指導研究生?編審教材?審改教學論著等工作,還積極出席各種學術會議,參加各類社會活動,筆耕不輟。

1992年因病於成都逝世。

創辦雜誌

1929年初,張洪沅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現該校圖書館內陳列有各國化工期刊,唯獨沒有中國的期刊。他深受觸動,決心要成立一個學會,創辦具有一定水平的化工期刊,使中國躋身於國際學術之林。於是他和顧毓珍等一些中國留學生髮起成立學會,很快得到我國化工界的熱烈支持和贊助。1930年2月「中國化學工程學會」在美國正式成立,理事會由5人組成,他成為第一屆理事,並擔任會刊委員和名詞委員會主席。學會成立後,張洪沅為創辦中國《化學工程》雜誌,歷盡艱辛。1931年回國後繼續努力奮鬥,幾經周折,《化學工程》創刊號終於1934年8月在天津出版。年僅29歲的張洪沅作為刊物的經理?編輯,總是以極大的熱情為擴大《化學工程》的影響,為提高中國化工學術的地位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為了便於國際學術交流,擴大刊物的影響,自1935年起《化學工程》用英文刊登文章,開始向國外發行。他的辛勤勞動換來了豐碩成果,刊物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心、支持,不僅國內稿件豐富,而且法國?德國的一些同行也寄來論文,希望能在中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紐約市一家經營期刊的書店,曾來函要求給予在國外獨家經營的權利,並寄來為介紹《化學工程》所印刷的宣傳品。以後國外交換及訂閱者日益增多,《化學工程》在國際上產生了引人注目的影響,中國在國際化工界的學術地位也得到了承認和提高。

抗日戰爭爆發後,刊物由京津移至成都、重慶堅持出版,直到抗戰後期,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被迫停刊。國家非常重視這一刊物,不僅重印了從創刊號到停刊時的各期刊物,而且還將刊名改為《化工學報》繼續出版。張洪沅先後擔任主編編委。《化工學報》仍是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學術刊物之一。

化工科研道路上的開拓者

自中國化學工程學會成立以來,張洪沅歷任學會理事,並多次擔任理事長、會長。張洪沅還是1932年成立的中國化學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並擔任過該會理事長。他積極參與四川省化工學會的組建工作,歷任該會理事、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及成都市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洪沅幾十年如一日,熱心學會工作,為中國化工學會的發展壯大?交流化工科學技術、發展我國化學工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洪沅善於組織科技力量,發揮人才專長,不斷開拓。他積極創建與化工生產相結合的化工研究機構,進行開拓性的科學實驗研究工作。早在南開大學任教期間,他就和張克忠教授一起共同主持南開應用化學研究所的工作,併兼任副所長;在四川大學理學院時,他主持創辦了四川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在重慶大學時又創辦了應用化學研究室,均由他兼任主任。他先後主持的3個研究機構,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實行「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方針,面向社會,為工礦企業服務,為企業分析原料,化驗成品,以及對與生產相關的問題進行研究、設計等,對我國橡膠、製鹽、製藥、製糖、釀造等行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這期間,他研究發表了《由棉籽廢油裂解制汽油》、《溫度對流體阻力的影響》、《蘆葦紙漿》、《大豆乾酪素之提取》等論文,並發表了一些具有指導性的綜述性文章,如《相似論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化學反應工程學的發展近況》等。

張氏公式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張洪沅早在20年代對接觸法制硫酸的反應速率所進行的開拓性研究,這是他學術上的一項出色成就。早期的硫酸工業都採用硝化法,設備生產強度低,產品濃度只有60%~70%。1913年發明釩催化劑,開拓了接觸法硫酸的新天地,但還很不完善。張洪沅的博士論文《接觸法硫酸反應速率的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礎上導出了更有工業實用價值的硫酸反應動力學方程式,為接觸法制硫酸的工業化和設備設計合理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從而促進了接觸法硫酸生產的迅速發展。他的研究成果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重視。羅吉爾(Rogers)在他所著《工業化學手冊》(Manual of industry chemistry)一書中對張洪沅的研究成果做了轉載,並稱所得的公式為「張氏公式」。

恢復、發展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因反對重慶國民政府關於並校的決定於1941年9月初被勒令解散後,是年底,張洪沅受命擔任重慶大學整理委員會主任,恢復了重慶大學。1942年2月他正式出任重慶大學校長。他到任後,首先組織行政會議和校務會議,加強對學校的領導,並在教授、副教授中按101的比例由教授會選出代表參加校務會議,使一般教授都能發表意見,直接參加學校管理。為了擴充教師隊伍,加強各級領導,提高教學質量,他特別注意聘用海內外具有真才實學的專家學者,如文理學院院長段子夔、工學院院長馮簡、商學院院長陳豹隱、醫學院院長陳志潛、法學院院長羅志如,還聘請了一批有名的教授,如物理系謝立惠、化學系謝秉仁、教育系羅容梓、政治系潘大逵等。與此同時,他對學校校風、紀律進行了整頓,發現學風不正、舞弊現象,堅決加以糾正,明令禁止考試舞弊,對無視校紀者予以開除處分,有後台的學生也不例外,從而扭轉了重慶大學校風,開始穩步發展、有步驟地開展科研和教學活動。張洪沅依靠社會,面向生產,從1942年起,先後建立了應用化學研究室和公路工程實驗室。應用化學研究室由化學系、化工系共同舉辦,張洪沅親兼主任,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它的宗旨是:「接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於化工之一切諮詢、設計及代為化驗等業務,並應社會需要從事生產調查及研究。」為了服務工業生產,該室還為四川自流井富榮試驗鹽工改進操作,由張洪沅、金錫如、杜長明合作設計製造了真空製鹽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公路工程實驗室則和四川省公路局合作進行材料試驗和公路設計。同時為重慶運輸統制局開展公路研究,統制局則向該室提供經費,互相協作。

為了改善重慶大學辦學的經濟條件,提高教學質量,這期間張洪沅和全校師生一道為將重慶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們多次上書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據理力爭。1942年秋,張洪沅親自去成都會見當時的四川省政府兼主席張群,進一步闡明改重慶大學為國立的理由,促省政府致函教育部。最後於1943年1月3日獲准將重慶大學改為國立,實現了重慶大學師生多年來的願望,使重慶大學步入了全國高等學府行列,並不斷進步發展。

在張洪沅任重慶大學校長期間,學校的規模有很大的發展,由原來的3個學院12個系及2個專修科發展為6個學院20個系,3個研究所和1個專修科,成為西南地區院系比較齊全的有名望的高等學府。張洪沅工作繁忙,但他從不脫離教學?科研工作,一直擔任本科學生的教學工作,併兼任化工系主任,還擔任研究生導師,培養了一批化學工程研究生。

人物簡歷

  • 1902年農曆4月初8,出生於四川省華陽縣
  • 1916考入清華留美預備班
  • 1924年畢業後赴美留學,在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
  • 192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
  • 193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並晉升為副研究員
  • 1931年回國,先後在南京中央大學、南開大學任教
  • 1939年受聘為四川大學中英庚款董事會講座教授,兼任化學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
  • 1941年-1952年任重慶大學校長、重大校務委員兼化學工程系主任
  • 1952年-1956年任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教授(瀘州)
  • 1956年-1992年任成都工學院、成都科技大學教授,並擔任教研室主任、名譽系主任。
  • 1959年,評定為我國化學工程學科唯一的一位一級教授。
  • 1992年12月28日去逝,享年九十歲

主要論著

  • 1 張洪沅,接觸硫酸法反應速率的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論文摘要集,1930
  • 2 張洪沅,王舜緒.氧化茶籽油的研究.化工工程,1934,1
  • 3 張洪沅,張克忠,張德惠.從廢棉籽油製造汽油的研究.化學工程,1935,2
  • 4 張洪沅,謝明山.化學工程機械.商務印書館,1935
  • 5 張洪沅,張德惠.蘆葦製造紙漿.化學工程,1936,3
  • 6 張洪沅,張德惠.釩催化接觸硫酸法反應速率的研究.化學工程,1936,3
  • 7 張洪沅,張德惠.大豆乾酪素的研究.化學工程,1937,4
  • 8 張洪沅,Decolorization of Massecuife solution by Animal charcoal.化學工程,1937,6
  • 9 張洪沅,勾福長.四川土法製鹽的研究.化學工程,1939,6
  • 10 張洪沅,化工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 11 丁緒淮,張洪沅等編著.化工操作原理與設備.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1955
  • 12 張洪沅,丁緒淮,顧毓珍編著.化學工業過程及設備(上下冊).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57
  • 13 張洪沅,等編著,化工過程教學指導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 14 張洪沅.相似論在化工中的應用.河南省化學化工學會年會上的報告,1963
  • 15 陳文靖,張洪沅.填料萃取塔中引入空氣對液儲影響的研究.成都工學院學報,1964(3)
  • 16 洪大章,張洪沅.多管塔流體力學性能的研究.成都工學院學報,1964(4)
  • 17 張洪沅,等.化學工程.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0
  • 18 張洪沅,化學反應工程學的發展近況.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