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海洋 | |
---|---|
出生 | 1955年5月 |
國籍 | 中國 |
知名於 | 民族學研究 |
知名作品 | 《中國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 |
張海洋,1955年5 月出生,天津武清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198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獲法學碩士學位;1996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1996-1997為美國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系富布賴特學者。 擔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會員,教育部社會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學術年鑑》編委。同時為全球環境基金理事會GEF項目專家,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董事。在多所高校擔任兼職教授。主要講授民族學通論、人類學名著選讀、體質人類學、東西方文化比較等課程。[1]
學習經歷
2002/5-7: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系統訪問學者 1996-1997:美國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系) 1988-1996: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在職博士生 1982-1985: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碩士生 1978-1982:吉林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生
工作簡歷
2012年以來,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導師 2008年以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2005-2008,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導,民族學社會學學院副院長 2003-2005,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碩導,民族學系主任 2000以來,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社會學學院教授、民族學教研室主任,碩導 1997-2000: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研究院副教授、碩導 1994-1997: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研究院副教授 1987-1994: 中央民族學院民族學系講師 1985-1987: 中央民族學院民族學系助教 1970-1978: 在鄉務農
社會兼職
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民族學會理事; 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理事; 中國人類學會會員; 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兼職教授; 涼山大學彝族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中央民族大學台灣少數民族研究常務副所長; 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至2011年); 中央民族大學西部開發研究中心主任(至2010); 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昆明)世界大會中國籌委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辦公室主任(2009); 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至2008); 中國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民委、教育部、世界銀行、福特基金會等單位評估專家和翻譯。
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民族學通論、人類學名著選讀、體質人類學、東西方文化比較等課程。
研究方向
民族學、體質人類學、東西方文化比較、應用人類學,弱勢群體及少數民族權益保護、中國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中國的多元文化與和諧社會等。 基礎研究領域為民族學人類學學科史、學科理論方法、東西方文化比較,中國的多元文化和中國人的認同 應用研究領域為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少數民族發展權益維護、中國民族事務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研究。
主要貢獻
主要著作 《中國的文化多樣與中國人的認同》、《東西方文化比較》、《民族學、人類學通用教程15講》、《體質人類學》,合著《中國民族學史》下卷,參編《民族學通論》,譯著甚多。 外訪講學 常年擔任美國TBC(中國學研究)在對外經貿大學的本科班課程:中國的民族文化教授: 2012-12-8:日本滋賀縣立大學開會發言,百年中國社會轉型與民族區域自治 2009年1月3-17日,美國羅林斯學院人類學系講課,少數民族與中國。 2008年12月4-9日,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中心,《西部開發與和諧社會》研討會。 2008年8月23-9月1日:瑞典,弗萊堡大學夏季講習班教學,聯邦制與民族文化保護 2006,12月3-12,南非,民族學人類學昆明世界大會中國籌委會秘書處、翻譯、顧問 2006. 11.10-21,墨西哥、加拿大,民族學人類學昆明世界大會中國籌委會、翻譯、顧問 2006.6,20-29:挪威奧斯陸,中國民族區域自治課題組成員兼翻譯 2006.2,18-25:匈牙利布達佩斯,亞歐少數民族人權會議中國學者兩代表之一 2005.12,18-25,伊朗德黑蘭,民族人類學中期會議(文化與朝聖) 2004,12,9-21:印度,加爾各答,民族學人類學中期會議: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 2004,6:瑞典,烏普薩拉,民族區域自治學術研討。 2004,5:東倫敦大學、貝爾法斯大學,校際合作訪問。 2002,12:台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依山依水民族發展研討。 2002,5-7:俄勒岡大學系統,中國民族與文化英文課程開發。 2000,10:斯洛文尼亞,國家民委訪問團翻譯 2000:4: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歷史文化學習之旅。 1996,9-1997,8:美國富布萊特學者:美國文化和美國人的認同研究。 1996,12:印度新德里:中國民族概念的多重含義。 1995:12:香港科技大學:東亞的種族和民族認同。 教育科研 主持和參加的主要研究課題 《少數民族地區水電移民補償補助和安置政策體系研究,中國水電集團,2008 馬工程《民族學教程》編寫,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民委2008至今 貴陽-廣州快速鐵路社會評估和少數民族發展計劃,鐵道部、世界銀行2007, 參與式研究型人才模式培養(主持),北京市,2004 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籌辦,國家民委,2003至2009 民族理論政策國際比較(主持),985項目,2006至今 體質人類學,教育部(主持),2000至今 代表性成果 1.專著 《中國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民族出版社2006. 2.教材 《社會人類學講義》,與王曄合編林耀華教授遺作,鷺江出版社,2003。 「體質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軌跡」,莊孔韶主編;《人類學通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949年以來的台灣的民族學/人類學研究」,載與王建民、胡鴻保合著《中國民族學史》下卷,雲南教育出版社,1999。 「體質人類學與民族學」、「語言學與民族學」,載宋蜀華主編《民族學理論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語言與民族文化」、「中國的經濟文化類型」,載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1997年修訂再版。 「進化學派」、「博厄斯學派」、「結構人類學派」諸條,載《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地理環境與民族教育」、 「民族地區的文化模式與民族教育」,孫若穹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概論》,中國勞動出版社,1990。 3.譯著 《中國文化經典名言》英譯,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張小明:《藏傳佛教》,中國畫報出版社,(漢英)2004 郝瑞:「人類學研究的種種困惑」,民族藝術,1-4/2004,連載。 黃樹民:「比較方法在人類學中的應用與濫用」《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第3期。 郝瑞:「人類學調查的種種困惑」,《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2003. 王庚武:「論海外華人的中國文化中心」,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高斯明:「論人類學科學的整體性」,中央民族大學學報5/2000。 高斯明:「人類學與美國」,《民族譯叢》1/1989。 李濟:《中國人的形成》,與胡鴻保等合譯,載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李光模編《李濟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論》,與王曼萍合譯,華夏出版社,1989。 4.學術論文 漢語民族一詞的語境中性與皮格馬利翁效應,《思想戰線》2011年第4期 中國文明結構:少數民族發展與國家安全社會和諧,《文明》2010第1期 漢族:不斷飄移的民族,《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第2期 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昆明宣言》起草,2009年7月31日通過。 「少數民族發展與中國社會和諧」,《中國民族報》,2009 「少數民族看奧運,多少祈盼在心中」,《中國民族報》,2008年8月9日第6版。 「第四代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和諧」,《文化產業》,2008年5月,創刊號。 「民族文化傳統與川北災區震後重建」,《中國民族》6/2008 「社會和諧與民族文化公平傳承」,《中國民族報》,2008,4月11日,第6版 「好想的摩洛哥與難說的拉比諾」,《摩洛哥田野作業代譯序》,商務印書館,2008 「中國社會轉型期的民間文化研究」,《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2期,第11-15頁。 「重建有神的社區」,《中國民族報》2007年3月23日第6-7版. 「簡論中國的多元文化與和諧社會」,《思想戰線》,2006年第2期。 Putting the Shattered World Together Again,China’s Ethnic Groups, Vol. 02, No.2, 2004. 「人類學視野下的東西方文化比較」,《民族藝術》,2003,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 「搭建跨文化理解的新平台」,《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2003年11月21日第12版。 「民族學的學科內涵與人才培養」,《光明日報》,2003年6月17日B4版。人大報刊複印轉。 「試論民族學的知識結構與應用領域」,《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3/6/第1-4頁。 「中國民族概念的確切含義」:Wrestling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Minzu」, in Gyanendra Pandey and Peter Gescheire ed.: The Forging of Nationood, Manohar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New Delhi,India, 2003 「弱勢群體的主體性與現代社會的互主性」,《中華讀書報》,2002/5/15第17版 「在開放中守護傳統:斯洛文尼亞的民族和民族工作」,《世界民族》2001第6期。 「『民族概念』與中國民族研究的可能範式」,載《人文世界》2001年第1卷,第204-19頁。 「涼山彝族婚改文獻的民族學解讀」,與胡英姿合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5; 另載《涼山民族研究》2001年年刊(內部)。 「我所理解和從事的人類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3/2001 「學界泰斗,人世楷模-林耀華教授祭文」,《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2001 「林耀華教授與少數民族和民族研究」,《中國民族》,1/2001。 「中國的西部開發與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亞洲報告2000》。 「涂爾幹及其學術遺產」,《社會學研究》,5/2000。 「林耀華教授的學術生涯」,《民族教育研究》,3/2000。 「馬林諾斯基與中國人類學」,《民族藝術》,3-4/1999(連載)。 「1949年以來的台灣民族學」,《廣西民族研究》,2、4/1999(連載)。 「中國的現代化與民族學的中國化」,《滿族研究》3/1995。 「關於中國多元文化的事實、理解與表述」,馬啟成等編:《民族學與民族文化研究-紀念林耀華教授從教5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經濟文化類型理論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與人合撰,《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1988。 「中國民族學的南北特色」,何龔等編《中國民族歷史與文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 「論中國的民族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寧夏社會科學》4/1985。 5.會議論文 「百年中國的社會轉型與民族區域自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12-5;日本滋賀縣立大學2012-12-8 「構建和諧社會與重建語言社區」,2007-11-11日,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講課。 「從窮則思變到富而好禮:和諧社會的人類學思考」, 2007,10月31日,水利部移民局黃山培訓班講課。 「構建和諧社會與重建有神的社區」,2006,12,18,北京師範大學 「傳統社區文化與少數民族公共衛生安全」,2006,7,10,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的『兩區』開發與少數民族權益保護」,2005,3,5,中央民族大學 「公民、居民、城鄉、貧富與族群:涼山農村流動人口問題的人類學分析」,2002年12月14-17花蓮,台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從社會發展史到文化生態學-中國民族學的研究範式轉換」,2002年7月恩施,中國民族學會年會 「概念、政治與歷史文化-也談『民族』一詞的用法與譯法」,1998年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討會。 「中國統一的維繫力量」,1997年6月13日美國Palo Alto高等中學國際活動日講座。 「中西民族概念比較」,1997年2月4日,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講座。 「民族-西方概念與中國事實」,1997年3月5日,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講座。 「重建後中國民族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1995年5月14日在青年民族學者座談會發言。 「中國民族概念的確切含義」,1995年2月6-9日新德里SEPHIS WORKSHOP論文。 「傳統中國的社會家族主義與文化天下主義」, 1994年11月25-27日香港科技大學東亞種族認同研討會論文。 6.承擔學術課題撰寫的研究報告 中國少數民族政策和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改革前沿探索,樂施會、國家民委(2012) 「自然資源開發與社會文化和諧」,中國-瑞士國際研討會,(已執行),2011. 「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口雙向流動和景觀、機制和政策管理需求研究」,民大,2010 「世界主要國家民族識別和民族政策資料收集和比較研究」,國家民委,2010 「人類學民族學國際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昆明宣言起草,國家民委,2009 「中國民族學導論」,中宣部、教育部馬工程、主要參與人 「中國少數民族水電移民補償安置體系研究」,中國水電集團,2008 「貴廣高速鐵路社會評估和少數民族發展計劃」,世界銀行、鐵道部2008 「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保護與發展」.2006,12月,國家民委文宣司,執筆人之一。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調查報告提綱」,2004.3,國家宗教局、執筆人之一。 「從社會發展史到文化生態學」,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內參2003刊登。 「民俗文化與時代精神」,2002 「論弱勢群體的主體性及其在當代語言中的缺失」,2002 「民族-西方概念與中國事實」, 1996 「與時俱進的中國民族概念及其含義」,1995 7.在編寫論著 《中國各民族百科全書》中方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與英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華民族文化》,黃河出版社集團,30萬字 《東西方文化比較》-教材20萬字 《民族學/人類學通用教程15講》-教材20萬字 《體質人類學》教育部部頒教材,20萬字 實地調查 2012暑假:中央紅軍長征路線和長征勝利與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關係 2009, 7.9-15, 重慶石柱縣、酉陽農村水路改進項目少數民族社會評估報告執筆,世界銀行 2009.2.1-15,羌族語言和非物質文化災後重建政策需求,加拿大國際開發署、國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項目協調人 2008-4-12,少數民族水電移民補償補助政策體系研究,中國水電集團 2007,12-2008,1:西寧城市水務局洪水管理項目少數民族發展計劃調查報告執筆,世界銀行 2007,7-8月,貴陽廣州高速鐵路建設社會評估與少數民族發展計劃調查報告執筆,世界銀行 2007年7月-2008年7月,第十六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籌備委員會秘書組文件組 2006,7-8月:中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調查(赫哲、鄂倫春、鄂溫克)。 2005,9:貴昆鐵路調整線社會評估和少數民族發展計劃,世行推薦專家,報告執筆 2005,7-8月,少數民族失學青少年涉及高危行為原因和對策調查,主持,中國CDC/UNICEF 2005,1-2,廣西林業綜合項目社會評估和少數民族發展計劃,世行推薦專家,合作執筆 2004,7-8:山西、四川、雲南民族宗教信仰現狀調查,國家民委項目,報告執筆人。 2003,3-5,甘肅張掖黑河電站少數民族社會評估和發展計劃,世行推薦專家,報告執筆 2003,7-8:廣西賀州黃姚鎮,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 2003,7,20-25: 內蒙古鄂托克旗沙漠治理中的民族文化參與 2002,8-10,涼山彝族流動人口問題及社會對策 2002/5-7,俄勒岡,美國學界對中國的少數民族研究和中國學者對本國多元文化的表述 2001,12-2003,5涼山彝族地區性病、艾滋病防治和關懷中的本土資源參與模式 2001/7-9,湖北高速路鄂西扶貧段少數民族社會評估和發展計劃,世行推薦專家 2000/9金沙江上游生態保護與少數民族脫貧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000/8鄂西水電項目中間河電站少數民族社會評估,世行推薦專家,報告見世行信息網站 1999/7-9:涼山彝族婚姻改革與社會政治的互動(研究生實習指導) 1998/-9:新疆、甘肅文化地理(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研究院項目) 1996/9-1997/8: 舊金山,美籍華人的族群性與美國人的認同(富布萊特項目) 1996/7-8:長江三峽淹沒區民俗及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項目) 1995/7-8:雲南華寧盤溪鄉賽登高食品加工項目研究(新西蘭大使館項目) 1995/11:安徽中部勞工流動的社會文化特點(農業部農研中心項目) 1995/9-11:國家科委「863」計劃社會經濟項目評估 (國家科委研究中心項目) 1994/7-8:四川廣元市穆斯林社區經濟發展(本科生實習指導) 1994/2-4:中國十大城市社會人類學、民族學發展現狀(福特基金會項目) 1992-1994:天津逸仙高科技工業園與當地政府和農村社區的互動(博士生實習) 1990-1991:廣州金同保健用品公司的企業文化(合資企業項目) 1987/7-8: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脫貧致富(國家民委調研項目) 1985/5-6:雲貴兩省民族教育情況(全國政協調研項目) 1984/4-6:涼山彝族、廣西壯族社區地理環境與生計方式調查(碩士生實習)
獲獎記錄
《民族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2005年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項目:參與式研究型教學模式,2006年北京市一等獎 2012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 2006年教育部「參與式研究型教學」成果二等獎
人物軼事
張海洋1955年5月出生於下朱莊五間房村的一個小學教師家庭,幼時家庭不富裕。張海洋曾經做過生產隊的飼養員,整日和牲口打交道,卻一直堅持在業餘時間苦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全國恢復高考後,張海洋順利考上了吉林大學。 由於中學課程都是自學,理科基礎薄弱,而英語專業不用考數學,於是他選擇了吉大外語系的英語專業。在吉林大學的幾年裡,張海洋逐漸對跨文化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和民族學搭上了界。本科畢業後,張海洋考上了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正式跨入民族學這一古老的學科領域裡。1982年入學時,張海洋意識到自身基礎的薄弱,於是聽從林耀華和金天明兩位教授的指導,廣泛涉獵相關領域的學術著作。紮實的外語功底為他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念研究生的第四學期,張海洋隨林、金兩位教授到四川涼山和廣西龍勝兩地實習,開始了經濟文化類型方面的研究。 研究生畢業時,張海洋留校開始了忙碌的教書生涯,成為中央民族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1988年,他考上在職博士生。接着,張海洋遠赴斯坦福大學做了一年的富布賴特學者,在國際講壇上傳遞中國人類學的聲音,從此聲名遠播海外。 作為國內人類學領域的第三代領軍人物之一,張海洋以其深厚的功底、嚴謹的態度和獨特的研究視角,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讚譽。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張海洋正是懷着這樣一種激情和耐心、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在民族大學圖書館裡,有一間張海洋的辦公室,他經常在那過夜,無論寒暑冬夏,一床破蓆子,往辦公桌下一鋪就是他的床。二十多年來,偏遠的麻風病村、艾滋病村、販毒村,他和他的學生們長久以來就是在跟這樣的人群接觸,從不畏難,也從無抱怨。他始終銘記着恩師教誨,承繼着學術的薪火,也支撐着民族大學人類學研究的學術大廈。翻開他的著作,通篇傳遞着人文的理念和身為學者對社會的憂思。他醉心於人類學、東西方文化比較和經濟文化類型理論諸領域,呼籲確立人類學的一級學科地位,並大膽地提出研究範式的轉變,即從社會發展史到文化生態學的新思路,在學術界內無異於引發了一場「地震」,令人耳目一新。 身為一名公眾學者,不僅要有足夠廣博的學術視野,更要有寬廣的胸襟,承擔起相應的一份社會責任。「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張海洋無愧於學者這一稱號。他深入窮鄉僻壤,扎紮實實地做田野調查,為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並積極地為弱勢群體奔走,在各種場合大力倡導多元文化與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