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燕瑾 | |
---|---|
出生 |
1939年12月 中國河北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作家 |
知名作品 |
《西廂記》(校注) 《唐詩選析》 《中國戲劇史》 《中國俗文學史》 |
人物簡介
張燕瑾,1939年12月出生於河北辛集,漢族[1]。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尤長於戲曲研究。196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歷任高等教育部直屬北京函授學院中文系教師[3],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全國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
人生履歷
1964.07.-1972.10.原高教部直屬北京函授學院中文系教師
1972.10-1983.4.,首都師範大學(原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
1983.04-1988.06. 首都師範大學(原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1988.06起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03-1999.03.,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 講授《元代戲曲》等課程。
張燕瑾知識面比較廣,古代文學領域詩詞曲各文體都有過學術著作。中國戲曲史尤為所長,從古籍整理到理論發展,從作家作品專論到綜合論文,進行了多方位深入探討。
社會兼職
中國古代文學學會(籌)理事,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散曲學會理事,中國西廂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關漢卿研究會理事。
南京李香君故居陳列館名譽顧問,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學科規劃語言文學藝術組成員、顧問,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校職稱評委,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等,北京市寫作學會常務副會長、高級顧問。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顧問、校務委員會委員。
人物專著
《唐詩選析》、《西廂記》(校注)、《十五貫》(校注)、《唐宋詞選析》、《西廂記淺說》、《中國戲劇史》、《中國戲曲史論集》、《中國俗文學史》、《宋詞三百首》、《新選元曲三百首《元曲精粹解讀》等。
主編《中華國粹大辭典》、《中國歷代愛情文學系列賞析辭典》、《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十卷)、《中國古代小說專題》、《中國古代戲曲專題》等。
研究領域
在研課題
近代北京文學文獻全編,重點學科項目
科研成果
主要論文有:
牡丹亭畔何為情 2008-07-15 南京師大學報
從平民到英雄--元代水滸戲與明代小說《水滸傳》比較論析 2008-06-18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戲曲學報》新課標推薦課外讀物
《西廂記》相關資料 2007-08-08 語文建設
說《邯鄲記》 2006-06-29 2006中國遂昌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關漢卿雜劇選·序 2004-09-08 大中華文庫·英漢對照本·關漢卿雜劇選,外文出版社
戲曲的特性與版本研究 2004-06-01 書品
元曲拾趣(5篇)2004-01-01 《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版》
戲劇家的權利與職責 關於"歷史劇"問題的思考 2003-04-03 中國戲劇
觀奚中路表演藝術隨感 2002-06-20 中國戲劇
關漢卿與莎士比亞 2002-06-15 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版
五光十色的思緒和情愫--談元曲的趨俗性 2001-08-24 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版
"紅巾"與"黃巾"--與周汝昌先生商榷 2001-05-18 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版
《竇娥冤》的悲劇價值 2001-04-16 中學語文教學
更上一層樓 功夫在戲外 1996-07-10 中國京劇
歷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讀 1994-04-04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柳蔭記》雜侃 1992-07-06 中國京劇
《西廂記》的歷史意義 1990-06-06 河北學刊期刊論文
元劇三家風格論 1986-05-08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期刊論文 核心期刊
主要著作
《唐詩選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十五貫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唐宋詞選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國古代戲曲十九講》(合著)(北京出版社1986年)
《西廂記淺說》(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年)
《楊花夢》(校點)(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劉公案》(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中國歷代愛情文學系列賞析辭典》(主編)(哈爾濱出版社1991年)
《中國戲劇史》(台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
《西廂記》(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中國戲曲史論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中國俗文學史》(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
《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中華國粹大辭典》(主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歷代名詞千首》(主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宋詞三百首》(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10卷12冊(主編)(北京出版社2001年)
《中國古代小說專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國古代戲曲專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詞》(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網絡教材《燦爛的中國文明》之一種,2002年)
《新選元曲三百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元曲精粹解讀》(中華書局2005年)
《宋詞精品選釋》(合著)(研究出版社2005年)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主編)(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獲獎榮譽
他的《中國戲劇史》被台灣「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列為教材;
《中國文學年鑑1994》評價本書有縱橫結合、深刻科學、匡誤正疑三個顯著特點,全面系統,新見迭出,是研究戲劇史的重要貢獻。
《中國戲曲史論集》被《博覽群書》評為具有綜合藝術的大視角,敢於對戲曲界有爭議的問題發表深思熟慮的見解。
《西廂記淺說》被袁行霈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三卷列為參考書,香港《大公報》認為論述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是同類著作中少見的,論述的每項內容都引證豐富的材料加以說明;立論在平實穩妥中時有新穎精闢見解,新人耳目,令人嘆服。《博覽群書》認為本書見解新穎,是很有理論深度的專著。
他校注的《西廂記》(人民文學出版社)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小組辦公室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有專文評介。
《十五貫校注》被王季思主編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戲曲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下冊註明吸收其成果;作為副主編完成的《古本戲曲劇目提要》獲北京市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關於陸游事跡的考證,糾正了大學教材和著述中的錯誤,已為學術界接受。
張燕瑾的戲曲研究,不僅具有多方位性,而且逐漸走向綜合研究的道路,即以戲曲為核心,進行歷史、哲學、文學及其他藝術的多層次探索,將古代戲曲發展的真實面貌、深層規律,作出新的發現與描述,為民族文化的弘揚和新文化建設服務。
以張燕瑾為第一帶頭人,1998年申報下來博士點;由他承擔的北京市重點項目、12本約550萬字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2002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視頻
參考資料
- ↑ 張燕瑾,1939年12月出生於河北辛集,漢族,搜狐, www.baiven.com/h/69...- 2019-6-13
- ↑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尤長於戲曲研究。196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搜狐 - www.sohu.com/a...- 2020-3-15
- ↑ 歷任高等教育部直屬北京函授學院中文系教師,搜狐, 2014-06-27
- ↑ 全國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知網 - mall.cnki.net/m...- 2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