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立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立勇
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張立勇,男,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

人物簡歷

  • 2019.04 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   2017.08 – 2019.03: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   2015.11 – 2017.07: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15.03 – 2017.03: 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博士後
  •   2013.08 – 2015.03: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2013.08 – 2015.03: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理學博士
  •   2004.09 – 2008.07: 河北科技大學,應用物理學,理學學士

科研項目

  •  1.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課題),2016YFA0400503,天體環境中關鍵核過程研究,2016/06-2021/06,800萬元,在研,參加
  •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1575257, 不穩定核中深束縛價核子敲出機制研究, 2016/01-2019/12,62萬元,在研, 參加
  •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1490562,直接測量AGB星中關鍵核反應19F(a,p)16O 在伽莫夫能區的反應截面,2015/01-2019/12,300萬元,在研,參加
  •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1405228,AGB星慢中子俘獲s過程中子源反應13C(a,n)16O 的直接測量,2015/01-2017/12, 25萬元,已結題,主持
  •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135005,恆星中氫、氦燃燒過程中的關鍵核反應及rp路徑上原子核性質的研究,2012/01-2016/12,300萬,已結題,參加

研究方向

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核天體的實驗研究,主要方向為天體演化過程中關鍵核反應的測量。

科研成果

(1)重新評估了np過程中關鍵天體反應 10B(a,p)13C 的已有實驗數據,得到了新的更可靠的反應率數據,大大降低了天體網絡計算的不確定度,對A=80~100區間的核合成做出了嚴格限制。利用新的反應率數據計算得出的A>90區間的p核豐度比以往結果大3倍。同時,計算豐度與觀測豐度也有很大差異,表明現有天體網絡模型還需改進。實驗結果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2)完成了AGB星中關鍵天體反應19F(a,p)16O 的地面測試實驗。該反應是AGB星中19F重要的消耗渠道,預計將於2020年在JUNA深地實驗室進行首次直接測量。在此次測試實驗中我們製作了包括19F注入靶,CaF2和、LiF蒸鍍靶以及CaF2多晶厚靶等多種靶材,確定了高穩定性靶材的技術路線。實驗結果發表在Nucl. Instr. Meth. B上

(3)在RIKEN的CRIB終端負責完成了「關鍵天體反應 18Ne(a,p)21Na 的間接測量」實驗。該反應是X射線暴過程從HCNO突破到rp過程的關鍵反應。本實驗確定了複合核19Mg 位於閾以上10條能級的共振參數(ER,Jπ,Gp等),其中大部分的Jπ參數均為首次測量。本實驗大大降低了 反應率的不確定性,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C Rapid Communications和Physical Review C上。

(4)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青年基金項目「AGB星慢中子俘獲s過程中子源反應 13C(a,n)16O的直接測量」。 s過程(慢中子俘獲過程,s-process)合成了超過一半的超鐵元素,該反應對s過程的核合成有決定性影響。本項目完成了探測器蒙卡模擬和地面原型機測試等工作,確定了關鍵技術路線,為後期地下低本底測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5)在愛丁堡大學工作期間對7Be(p,γ)8B,13C(a,n)16O 以及12C(12C,p)23Na 等天體反應進行了Geant4模擬。確定了7Be(p,γ)8實驗中探測器與降能器的最佳排列方式,並為 13C(a,n)16O實驗設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中子探測器,理論效率最高可達90%。期間合作指導碩士研究生一名。[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