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繞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19年12月22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12月22日) |
張堯學 | |
---|---|
張堯學 | |
出生 |
1956年1月 湖南澧縣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獲學士學位; |
張堯學,男,漢族,1956年1月出生於湖南澧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信息化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電子學報》中英文版副主編、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總裝備部軍用計算機及軟件專業組成員專家,兼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學校長。
人物履歷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余家台水電站工作,測繪
員;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陝西(原陝西)電子工程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國研究生預備班學習;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培訓班學習;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東北大學碩士生、博士生並獲碩士、博士學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任教師、副教授、教授,教研組副主任;1994年6月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
1995年2月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作訪問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電子部計算機司副司長兼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公室副主任(掛職);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任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校長;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參加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奧組委掛職總體策劃部副部長;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
2011年11月至今,中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11年10月21日,經中共教育部黨組研究並與中共湖南省委商得一致,決定張堯學同志任中共中南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
2011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在中南大學召開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任命張堯學同志為中南大學校長。
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學校長。
現任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個人作品
論著
《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習題解答與實驗》,《UNIX操作系統》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教程》,《走進網絡世界》,《中西文操作系統》。
散文
《侘寂天涯》,《水隨天去》,《又見木蘭》,《另一個清華:一位清華教授的留學散記》
發明專利
共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9項,美國發明專利3項。已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4項。
論文
共發表論文180多篇。
研究方向
計算機網絡和透明計算/雲計算。1995年主持研製成功國內首台網絡路由器,並推動了這一事關國家安全和信息產業核心產品的產業化。率先在國際上開展主動服務和透明計算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在時空上擴展馮諾依曼結構、把信息存儲、運算和管理分開的透明計算理論與方法,並研究成功了基於該理論的內核分布式操作系統和無操作系統的透明計算終端,廣泛用於我國軍事、商務、教育和管理等領域,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被國外同行認為是「先於雲計算,並包含了雲計算」的原創性學術成果,並正向服務手機、雲手機等移動互聯網、家庭網等領域擴展。在網絡基礎理論方面提出了被美國同行稱為「Zhang’s method」的交互式協議綜合法,推動了網絡基礎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第一獲獎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獲IEEE AINA07最佳論文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IET教育基金會教育領先獎,以及亞洲開放大學聯合會功勳服務獎等獎項。撰寫中英文專著和教材8部,其中《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已銷售100餘萬冊,成為國內計算機領域的主要教材之一。
人物貢獻
張堯學張堯學 在教育管理方面,組織建設國家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推動了產學研結合與大學高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組織實施和推進全國37所示範性軟件學院改革與建設,提出了以兼職教師為主、以實用為主、以英語授課為主,面向需求,把軟件學院辦成匯集各種資源的「平台」思想,推進產業與教育的結合、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提出和起草了以「教授兩年不上講台就摘帽」、「向本科生開放科技實驗室」等為主的教高2001(4號)文件,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提出和領導實施了全國大學生英語教學改革,設計了四六級考試改革新思路,並把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大量用於英語教學軟件和平台,推進了以聽說為主的英語教學改革;提出和組織實施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本科生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組織建設了4000門大學網上精品課程、全國高校優質資源共享系統、推進了以自主實踐為主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提出和組織評選國家教學名師、建設生命科學中心和國家實驗示範中心等,推動了本科教學的科教結合、產教結合;提出和組織實施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示範性高職建設工程,提出了把高職學院建設成「一個匯集各種資源的開放平台、系統進行相關課程教學和系統進行專業實習實踐的二個系統、畢業後獲得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等兩個以上證書,以及一個不斷對在職人員進行新技術培訓的培訓基地」的「一二二一」模式;領導了新一輪學科目錄修訂,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領導下將藝術由一級學科提升為門類。領導實施了學科設置權、特別是二級學科設置權的下放,推進完成了二級學科的完全自主設置,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
推進了研究生院設置權的下放;面向國家需求,設計和推進了學位授權制度改革,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領導下將新的學位授權單位由全面授權改為按國家和地方特殊需求的某個學科的有限期授權,有效促進了學科結構調整和引導學校面向國家需求,準確定位,辦出特色;進一步推動了面向國家需求的專業學位建設以及工程博士試點工作,進行了39種專業碩士的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推進了985第3期工程、211第3期工程以及優勢學科平台的建設,大力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提高博士生生活費、設立博士生學術新人獎和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等。
主要榮譽
年份 獎項 2015年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7年
IEEE AINA 2007最佳論文獎 (第一獲獎人)
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6年
中國專利優秀獎 (第一獲獎人)
清華大學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效益獎一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5年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獲獎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4年
美國IET教育基金會教育領先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2年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1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0年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國家經貿委技術創新管理獎
1998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1997年
電子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
1996年
全國電子十大科技成果獎
1995年
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基金
1994年
霍英東基金
清華大學基礎研究獎
展開
相關信息
摺疊張堯學:價值觀扭曲侵蝕高校人才培養 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他認為,當前社會價值觀扭曲和價值缺失問題正嚴重侵蝕着高校的教師、學生以及管理層,現象令人堪憂。
張堯學說,中國在建一流大學的過程中有過很多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績,但還有很多問題。在擔任中南大學校長的同時,也在一線帶學生,張堯學認為,高校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價值觀的扭曲和價值觀的缺失問題。「金錢物慾的東西影響到了大學,而大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還是我們的管理層都受到一定的侵蝕,這種侵蝕我覺得還在加重,並沒有得到遏制。」他說。 張堯學 張堯學
張堯學對大學的這種風氣想當擔憂:「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它就不是創新能力足不足的問題,因為大家太重結果,太重功利性的東西,沒有建立一個好好做學問的價值觀。這就使得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甚至在為社會服務等方面出現問題。」
張堯學還舉例,教授不願意上講台,不願意帶學生,學生急功近利,想早一點畢業拿到文憑,對興趣、理想不那麼重視。管理層因為行政化對老師服務、對學生服務可能不到位。這幾種情況交織在一起,學校的發展和進步就會遇到比較大的問題。
怎麼才能解決當前的種種問題,張堯學認為必須通過改革才能解決。他以中南大學為例,學校建立制度化推進改革,首先解決教師目前所需要的,比如漲工資,基本生活問題解決之後再解決他們參與管理的問題。「生活條件解決了,說話的地方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建立一個安安心心做學問、幹事情的一套制度。」這樣把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建立起來。
摺疊張堯學:我只準備當一顆改革的鋪路石 記者:中南大學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場改革?所有的改革必須有危機感,有危機感才有變革的衝動,是哪些內外因素讓中南大學站到了需要改革的節點上?
張:中南大學合併已經12年了,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發展的步伐也非常快。但是,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講解決不了。有些問題是全國性的,也有些問題是發展快了積累下來的,這些問題是什麼呢?
一是缺少制度,中國的大學是人治大於制度治理,很多事情不講規則,每個人可以找書記校長批字,這是長期的非制度化造成的,由於沒有規則化的運行,大學治理存在嚴重問題。 張堯學 張堯學
二是規則意識不強,從小的方面來說,比如老師隨便因為什麼理由就可以調課,學生交作業過了截止日期還可以一拖再拖;而在美國的大學,也許超過一分鐘都會被判不及格,但我們這邊還可以求情,規則的不執行對大學的殺傷力非常大。
三是中國的高等教育過分強調創新,卻沒有強調對人的培養和塑造,培養出來的人在價值分析和價值判斷上存在嚴重問題,他們尤其缺乏批判精神,這說明中國高等教育提供的服務並不優質。
由於各方麵條件限制,中南大學當然也存在自身的問題,如頂尖人才匱乏、科研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順等,但中南大學的特點是務實,這是一所以工科和醫科為主的高校,風格是樂於吃苦、敢於奉獻,不浮躁,不複雜,擁有良好的改革環境,有利於推進改革。
記者:中南大學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張:從大學建設的角度來講,就是四個字:「特色、一流」;用八個字講,就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怎麼樣把中南大學的特色進一步發揮出來,使它成為一所高水平的大學。我們的一切改革,都是圍繞這個目標設計,圍繞這個目標前進的。
我們改革的目的,核心是要激發人的活力,要激勵師生們作出卓有成效的業績,讓他們覺得在中南大學學習工作雖然辛苦但很快樂。我們還要讓校外的人才嚮往我們學校的環境和氛圍,讓中南大學成為匯聚優秀人才的樂土。
如果通過我們的改革,學校的招生分數提上來了,優秀學生對中南大學充滿嚮往了,甚至在他們畢業後還覺得在母校讀書真好,那我們的改革就算成功了。
記:您的一些改革舉措並不新,比如要求教授上講台,2001年教育部就推進過了,為什麼這次成了改革的核心舉措之一?
張:教授上講台是我在教育部任職時推動的,但那時候教育部是從宏觀層面推行的,缺乏監督;大學是中觀層面,只要推進肯定有辦法。我們的策略是只要教授不上課,就不能被聘任,還要扣掉他所在學院津貼總額的1%。一個人的行為會造成整個學院受到影響,這樣他們就必須上講台了。
我昨天在校內走了半天,就是去檢查教授上講台的情況執行得怎麼樣,發現效果還是不錯的。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在制度上進行設計,保證教授不是勉強被迫走上講台,而是會真正用心去上好課。
記者:有聲音認為青年教師8年後「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轉」,在目前這種人才流動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顯得有些殘酷。
張:長達8年不考核,這還殘酷嗎?我不這麼看,我原想給大家3年時間,後來學校有關部門還是給了「2+6」共8年時間,這是很寬鬆的條件。「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轉」在美國的大學以及國內的很多高校都有類似的制度,目的在於激發創造性,讓青年教師把科研做上來。對於任何組織而言,激勵他們作出好成績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大學也不例外。
8年後,優秀的自然會脫穎而出,但我們所說的優秀,是像劉路(在大三就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的中南大學學生——編者注)那樣能攻克國際難題,給世界知識寶庫奉上一顆大鑽石;如果誰經過8年還只能捧出一顆大鵝卵石,我不認為他有資格說自己優秀。
記者:當前中國大學最受詬病的是行政化和官本位,包括我在採訪中也有不少教職工提出中南大學也存在這個問題,這場改革對此做出回應嗎?
張:我們的改革就是要去掉行政化,比如對教授委員會的賦權,就是為了減少行政化的問題,我們規定教授委員會兩年改選一次,委員任期不能超過4年,讓每個人都有參政的機會,輪流坐莊,決策就會比較民主公平。
當然,我們管理體制還不順,機關還有這麼多人,有些人也問我為什麼只改教師隊伍不改機關。我只能說我不能搞革命,凡是激進的改革都搞不成,我們要最大地凝聚共識,破除改革中的障礙。所以,我多次強調我們的改革不整人,而且要講情意,如果我們改革讓人飯都沒有得吃了,那寧願不改,因為我們改革的目的是要讓教職工生活得更幸福。
學校行政系統的改革肯定會進行,但涉及這麼多人的出路問題,會進展得非常非常慢,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記者:當前大學的浮躁之風也備受社會批判,很多高校都把引進了多少院士、長江學者作為業績,有些甚至只重引進,不重使用,更不重培養,對校內教職工則厚此薄彼,中南大學會作出改變嗎?
張:我提出過一個口號,中南大學絕不爭第一。現在很多大學都在爭第一,爭的是數據而不是實力,中南大學就不要爭那麼多第一。
對於人才引進,人家願意來,我當然樂意,但我絕不會因為需要數據好看而花天價去挖人。我對學校教職工說,我有責任有義務要讓兒子和女婿享受同樣的待遇,絕不會厚此薄彼。
其實,我這個校長就是一顆石子兒,在我的任期內,我只準備當一顆鋪路石,我也呼籲我們院長們也當鋪路石,能鋪就鋪點路,但我們要把中南大學持續發展進步的制度和環境建立起來。
摺疊編輯本段爭議事件 2013年9月27日,中南大學一名職工在校園內駕車,與橫穿馬路的新生軍訓隊伍相遇,隨後因通行問題與軍訓教官(國防生)發生矛盾衝突。中南大學經調查研究,近日對當事人作出責成其公開道歉、通報批評及扣發津貼等處罰。同時,該校黨委書記高文兵、校長張堯學自請扣發一個月的工資。
摺疊網絡爆料:女教師開車撞教官 9月27日中午,有中南大學網友在網絡上爆料:「今天軍訓過馬路時,有輛車揚言要從隊伍中穿過,連長忙去攔車,車主卻踩下油門撞向連長,連長連退多步車主才停下,此時隊伍已經彎曲。這時,車上下來一個人,氣勢洶洶地說憑什麼攔她的車。」
這件事情馬上在網絡引發熱議。有傳言稱車主為中南大學某學院領導。後有知情網友表示,車主實為該校網絡教育學院的蔡某。
記者經查詢該學院的相關網頁發現,蔡某負責的工作是資源管理,並非院領導。根據網友發布的圖片,蔡某當時駕駛的是一輛銀色豐田車。
摺疊情況通報:還原事情經過 9月30日晚上9時30分,中南大學官方微博@中南大學新聞網以長微博形式就此事發布情況通報。
通報稱,9月27日上午,網絡教育學院職工蔡某駕車經過新校區體育場東側馬路時,與正在橫穿此路段的2013級新生軍訓隊伍相遇。蔡某腳踏剎車,未關閉發動機,以待駛狀態停在學生隊伍側面。軍訓教官(國防生,下同)廖希平發現此情況後,為學生安全考慮,立即到隊側將車擋住,示意蔡讓學生隊伍通過後再走。蔡不聽勸告,反而要求讓車輛先行通過,此時車輛兩次向前微移,蹭到廖希平腿部。
這一行為引起廖希平及其他在場教官胡志宏等人的不滿,將車擋住並拍打引擎蓋要求其停下。蔡某下車後情緒激動,兩次拉扯廖希平,不讓其離開,並說了一些與其身份很不相稱的話,引起更多教官不滿並紛紛加入爭吵,使矛盾進一步升級。
摺疊學校處罰:書記校長先自罰 通報稱,蔡某的不當行為在軍訓學生和教官中引起強烈不滿,師生紛紛譴責其不當行為,並經網絡傳播,給學校聲譽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鑑於以上事實,為嚴肅校紀校風,依據《中南大學教師、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職業道德規範》、《中南大學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條例》等管理文件,校黨委書記高文兵、校長張堯學因負有領導和教育責任,自請扣發一個月的工資。
同時,經學校研究,網絡教育學院院長曹中一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疏於對職工的日常教育管理,事發後未能及時妥善處置,扣發一個月的績效津貼;責成當事人蔡某當面向學生和軍訓教官公開道歉,對其不當行為在全校範圍內通報批評,扣發其一個月的績效津貼。
此外,通報指出,「機動車禮讓或避讓行人是一般性交通安全常識……但禮讓是互相的,(軍訓隊伍)應儘可能快速跑步通過;如隊伍過長,則指揮者應適度掌握,分段截停隊伍,讓已停車輛過去,不使積壓太多。」
獲獎爭議
2015年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源代碼。2015年2月,張堯學回應,被質疑抄襲項目不是獲獎項目,透明桌面項目使用部分開源代碼是「合法」、「合理」使用。
參考資料
1. 張堯學個人簡歷 2. 張堯學透明計算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2015-2-5] 3.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我只準備當一顆改革的鋪路石 4. 中南大學職工與國防生衝突 校長自請扣1月工資 5. 中南大學校長否認「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抄襲」 . [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