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自忠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自忠故居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原西北軍系將領、第38師師長、原察哈爾省省主席與原天津市市長、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與北平市市長、第59軍軍長、第卅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張自忠在天津的故居,建於1936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倫敦道(London Road)(今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60號)。該建築目前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並作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介紹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生於光緒十七年(1891),宣統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學堂,1914年從軍,曾先後任西北軍團、旅、師長,開封軍官學校校長。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犯長城,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張氏率三十八師在喜峰口、羅文峪大敗日軍。七七事變後,張又化裝出走後方,任五十九軍軍長,在臨沂、台兒莊戰役中功勳卓著,後升為三十三集團軍司令,轉戰鄂西、豫南等地。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線截擊日軍主力,身陷重圍,壯烈犧牲。 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第五十九軍軍長、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

歷史

1936年8月,張自忠在任天津市市長期間,以「慶安堂」名義購得天津英租界倫敦道厚德堂川記一塊約4.356市畝的空地,此後開始建設一座三層的主樓和一座二層的後樓[2]。1936年至1937年期間他在這裡居住。這組建築現為天津市民政局辦公用房。 

建築風格

張自忠故居主要包括一座三層的主樓和一座二層的後樓,總計16間房,在院內另有14間平房,建築面積達1400餘平方米。其中,主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西式樓房(局部三層),樓前面用立柱支撐上下兩層內廊,樓兩側有對稱的外凸多邊形房間。房子外立面處理遵循現代簡約風格,採用天津地方材料,造型樸實無華。建築內部一樓設有會議室;二樓設有兩座平台;三樓設有屋頂平台;後樓一樓為餐廳,二樓為書房。大門右側的平房也設有會議室,左側平房為傭人住房及門房。

視頻

張自忠故居 相關視頻

張自忠故居介紹
民族英雄張自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