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大千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居「摩耶精舍」照片來自

張大千紀念館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原稱『摩耶精舍』,『摩耶』源自佛教典故,意謂釋迦牟尼佛之母摩耶夫人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因而以此為名。張大千紀念館建於1976年,原是張大千先生自美返國後的居所-摩耶精舍,於1983年完成其一生最後一幅巨卷『廬山圖』後在同年4月病逝;張大千先生病逝後,遺骨火化安葬於摩耶精舍後院梅丘立石下,其後代子孫將摩耶精舍與其繪畫收藏品等全部捐出,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規劃成立張大千紀念館並管理之。


源起

張大千先生,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生於民國前13年(1899),卒於民國72年(1983),享年85歲。畫風自成一格,成為近代繪畫史上一大家。一生充滿傳奇,如曾赴日學染織,又入寺為僧,並在戰火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等。雖四處遊歷,對居所卻十分考究,不論四川「梅邨」、巴西「八德園」、美國「可以居」和「環蓽盦」到台北「摩耶精舍」,均極富園林之勝。


摩耶精舍建於民國65年,67年8月完工,佔地578坪,建坪為222坪。位於外雙溪溪水雙分之處,由先生親自設計興造雙層四合院建築,並搭配以中國式庭園。
「摩耶」一名出自佛教典故,為釋迦牟尼之母,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故「摩耶精舍」即「大千精舍」。先生逝世百日後,家屬遵其遺願捐出精舍成立紀念館,交由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俾使參訪者至此故居中,不但了解其居家生活狀況,也緬懷先生一生的歷練、繪藝與風采。[1]


張大千紀念館展覽內容

張大千紀念館以保留故居、重現張大千先生的生活起居環境為主,並且展示照片及各種奇石盆栽等;而牆上所掛的畫作則是複製品,因為張大千紀念館位於外雙溪地區溼氣極重,畫作要有專業的環境來作珍藏,因此將張大千先生畫作作品原件皆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張大千紀念館館內介紹

張大千紀念館整體建築為張大千先生親自設計,一樓客廳的牆上掛著一幅民國45年先生在巴黎與西方繪畫大師畢卡索會面的合影,藝術界人士比喻為東西藝術的高峰會議;畫室位於一樓的客廳旁,牆上掛著先生在敦煌石窟的留影以及太夫人曾友貞女士在1918年春天所作的《耄耋圖》,畫室中還置有張大千先生蠟像,書桌上陳列著畫具,桌子及柱子掛著許多畫筆。


張大千先生蠟像旁邊還有猿猴標本,由於先生有黑猿轉世之說,生前常以戲猿為樂並且經常以猿猴為題材入畫;一樓還備有小會客室,是張夫人接待女賓之用;餐廳位於一樓的南面,張大千先生亦是知名的美食家,牆上掛著「賓筵食帖」是西元1959年宴請張岳軍先生等的菜單,現在這幅畫作由林百里先生珍藏;張大千紀念館後院的翼然亭、分含亭、考亭也是令人賞心悅目之地。[2]


台北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座落在外雙溪畔,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

外雙溪除了有台北故宮博物院,不遠處還有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設在張大千先生的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張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張大千生於1899年,原名張正權,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張大千出生於四川內江,50歲之前生活在大陸。


50歲後的張大千,離開了中國大陸,雲遊世界,到過北美、南美,歐洲日本、朝鮮、東南亞。先後客居香港印度阿根廷美國巴西。張大千晚年定居台北,直到離世。原稱「摩耶精舍」,「摩耶」之名出於佛典,按張大千先生的設計,建造於1976年,至1978年9月完工。張大千先生於1983年,完成了一生中最後的一幅作品《盧山圖》後,同年4月病逝。


故居「摩耶精舍」
摩耶的腹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之意。《世說新語·棲逸》說:"去郭數十里立精舍,旁連嶺,帶長川,芳林列於軒庭,清流激於堂宇。"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摩耶精舍與《世說》所描述的景狀幾無二致。「摩耶精舍」在台北市的正北面,毗鄰台北故宮博物院,面朝著一條從山林深處潺潺而來的溪水。一邊是儒雅的人文,一邊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1978年),自美國返台定居,在島上買下了這塊土地。此前,這裡是廢棄的養鹿場。摩耶精舍」座落在台北至善路。張大千在1983年以84高齡過世之後,親屬捐出「摩耶精舍」,作為今天的張大千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歸台北故宮博物院管理,參觀者必需提前七天在網上 辦理申請手續。所謂雙溪,顧名思義就是由兩條溪水匯聚而成。張大千先生的紀念館,就座落在外雙溪畔。 外雙溪那一帶,傍著青山,溪水奔流而下,如同仙境。外雙溪,也是豪華別墅地區,許多富賈達官在此隱居。


摩耶精舍一角
這是一幢前有精緻的花園、水池,中間是兩層樓房的「洋」四合院,後有規模很大的後花園。前院的水池裡,養著或紅或白、悠然自得的金魚。池邊是一棵高大的「迎客松」。走進四合院,底樓是客廳、畫室、小會客室與餐廳。二樓則是臥室、裱畫室和小畫室。這裡一直保持張大千生前的布置原狀。張大千有大、小兩個會客室,大會客室供張大千會客,小會客室則是夫人會客之所。


作為畫家,張大千先生對於自己的居所,總要求充滿藝術氣氛,雖然他幾經遷徙,但是每到一地,都要按照自己的構想建造居所,他把居所當做是一件園林藝術品進行雕琢。不論是他在四川建造的「梅邨」,美國的「可以居」、「環蓽庵」,還是巴西的「八德園」,各具特色,美侖美奐。尤其是巴西的「八德園」,張大千在1953年,購得巴西聖保羅東北慕義鎮郊外農場800畝土地,花費了很大精力打造出精美的東方園林。在四合院的南側,是張宅餐廳,安放一張大源桌,共12把椅子。張大千不僅好客,而且還是個美食家。張大千在此設宴款待客人,常常高朋滿座。 高興的時候,張大千還會下廚「露一手」。餐廳的牆上,貼著張大千在1981年宴請張群時的菜單:乾貝鴨掌、干燒鰉翅、蔥燒烏參、粉蒸牛肉、紹酒焅筍……張家後院還有泡菜罈、烤爐,足見張大千對美食的喜愛。張宅後院,依山臨溪,梅樹滿園,張大千稱之為「梅丘」。張大千喜愛梅花的高潔。張大千離世之後,便安葬於此。張群為之題字:「大千先生靈厝」。


梅丘兩個字是張大千親刻,也是張大千長眠之處。
在後院,還養著青鸞、猿猴、仙鶴、畫眉,張大千揣摩於胸,下筆於紙,故栩栩如生。後花園最大,依山臨溪,放眼望去,花木扶疏,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園中的池水,是大千先生心靈徜徉之地。 在園林的營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好似他的潑墨山水。園內的地面依從天然高低,開闢小徑蜿蜒其間;草木全憑野生野長,只選取少許怪木奇花栽種其中;水池則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引山泉注入其內。大千先生的母親曾囑咐他,不要抬頭望月,大千先生便常借這水池中的月影來觀月賞月,故取名影娥池。娥,乃姣好的嫦娥。


影娥池
藝術家的故居園林,也像其作品一樣的吸引人,人們不僅看出他的趣味、審美、修養和性情,還體悟他的自然觀,生命觀與精神至上。這裡是他精神的巢和心靈的床, 居所環境,是張大千先生的美學實踐,一切的財富都化為了美。[3]


大師的最後一站

旅居海外30多年後,大千居士來到了台北的外雙溪。1977年,他定居於親手闢建的摩耶精舍。這裡,他度過了人生最後幾年。1983年,他病逝了!政府不僅明令褒獎,還以國旗覆棺。大千遺體火化後,便安葬在摩耶精舍的梅丘之下。他留下的遺囑表示,要把摩耶精舍和他所收藏的古代書畫都捐給國家。他病逝前一年的四月,蔣經國總統頒給他國家至高榮譽之「中正勳章」表彰他的文化貢獻。


可貴的是,大千居士在摩耶精舍的歲月裡,完成了他一生的輝煌巨作「廬山圖」。他生平遊遍千山,畫遍千山,獨獨未曾見過廬山,卻選擇繪製廬山圖,為他的藝術生涯劃上句點!這幅畫,融入了他一生的功力,大千居士奮力攀上藝術生涯的最高峰。隨後,故宮博物院在摩耶精舍成立張大千紀念館,保留大千先生當時家居的原貌,這些大千生前的擺設,處處都是大師的藝術心血,參觀者無不感受大千居士的巧思與巨構。從這一方園林造景來看,張大千無愧是當代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藝術大師。


摩耶精舍佔地約578坪,兩層四合院的居屋佔222坪。這裡一草一木、一景一石都是大千居士親自經營的。如果說,摩耶精舍是大千居士的立體畫作,應該也不為過。大千紀念館內一方池塘,襲來悠雅的古風。蔣經國先生題字「亮節高風」下,一石橋跨池之上。獨自過橋,只覺心曠神怡;花木相間中,錦鯉悠遊。這典雅的園林造景,俗慮盡消。感受到恬淡的生活之美。張大千和古代的騷人墨客一樣,偏愛園林之美。1932年,他和兄長張善子,居住在蘇州的網師園。


大千先生一生與自然為伍,所以大千居士的居所,庭園之陳設皆重於屋室本身。從四川的「梅都」、巴西的「八德園」、美國的「可以居」、「環畢盦」到外雙溪的「摩耶精舍」,張大千用心於庭園經營,舉凡盆景、雅石或造園都是在大師的親自監督下完成。進入摩耶精舍,彷彿進入了大千的生活世界。客廳的陳設簡單大方,几上擺置了各式奇石,更是一般人家裏不會有的陳設。緊鄰客廳的是畫室,那一座大千先生揮毫作畫的蠟像,讓我們想見當年。傳說大千先生是黑猿轉世,生前常以戲猿為樂,因此館方也做了猿猴的蠟像,讓它們隨侍在側。小會客室聽說是張夫人接待女賓的地方。裡面有一幅小孫女送給大千爺爺的畫,筆觸天真自然,聽說大千先生十分得意呢!這幅作品依舊掛於此處,可想大千先生是多麼的喜愛了!


如眾所知,大千先生是嚴格的美食家,據說有弟子因為不懂吃,被大千居士斥為「那還學甚麼藝術」而拒於師門的。杜先生說,大千居士興緻來時,也會親自下廚烹調。許多文人雅士都曾是座上客,餐廳牆上掛著的「賓筵食帖」就是宴請國之大老-張群先生的菜單。大千居士的庭園內,不僅有奇花與奇石,還有長臂猿和鶴。正因為這些生靈,摩耶精舍更顯其鮮活之生氣。於是,這一方台北的角落,遺世而獨立,竟是藝術家最後的桃花源!


梅丘生死夢摩耶張大千先生逝世已經二十餘年了!大千居士生前走遍千山萬水,最後休止於台北郊外的梅丘。還記得,他旅居美國加州時,他在居所「環畢盦」建一「筆塚」,用以葬其畫筆。台北的梅丘之下,卻葬著這位中華文化的大師。摩耶一詞是佛教的典故,釋迦牟尼的母親就叫做摩耶夫人啊!她的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大千居士最後用摩耶為居所命名,真有深意啊!他當過百日的和尚;唸過天主教辦的小學;被迫當過強盜的師爺;去日本學過染織;到過敦煌臨摹;開過無數畫展;住遍世界各地。細數其一生,大千居士並未辜負「大千」一名。唯獨,自從他離開中國大陸之後,終生不得回歸故土。親屬、門生、故舊,從此永別矣![4]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2巷2號


營業(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上午09:00至中午11:00,下午02:00至04:00; 紀念館參觀需先向故宮博物院申請
張大千紀念館/洽詢電話 02-28812021轉683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濱江交流道下,左轉大直橋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續行即可到達張大千紀念館。
2、國道一號:由內湖交流道下,左轉快速道路至內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續行即可到達張大千紀念館。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213、255、255(區間車)、小18、小19至衛理女中站即可到達張大千紀念館。
2、捷運:搭乘淡水線捷運至士林站,轉乘255、小19至衛理女中站即可到達張大千紀念館。[5]



視頻

[士林區] 張大千紀念館 (景點)


名人故居 張大千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