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鈺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鈺哲
縮略圖
原圖鏈接
中國天文學家
出生 1902年2月16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天文學家
知名於 「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知名作品 《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第一張日全食》

張鈺哲(Zhang Yu Zhe, 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中國天文學家,小行星發現者。

人物生平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十六日,張鈺哲出生在福建閩侯縣城一個職員的家庭,兩歲喪父,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成為學校裡品學兼優的學生,小學和中學畢業考試都是全校第一名的成績。

民國二年(1913年),張鈺哲在北京入中學。

民國八年(191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校。

民國十二年(1923年),赴美國就讀於康奈爾大學建築系。

民國十四年(1925年),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天文系。

民國十五年(1926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在該校葉凱士天文臺做緯度測定工作。

民國十六年(1927年),獲碩士學位。隨後在葉凱士天文臺著名教授G范比博(VanBiesbroeck)的指導下,用60釐米反射望遠鏡從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研究工作。

民國十七年(192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張鈺哲通過觀測發現了第1125號小行星,使他在天文學上嶄露頭角。他把這顆小行星定名為「中華」(China)。

民國十八年(1929年)夏,以論文《關於雙星軌道極軸指向在空間的分佈》獲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秋,張鈺哲返回祖國,應聘為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講授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和天體力學等課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九月,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服務的張鈺哲,受台長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將安放在古觀象臺上的四架古天文儀器搶運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人之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中國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建成,張鈺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為特約研究員。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蘇聯西伯利亞觀測日全食,使用的儀器中有些就是張鈺哲研製的。儘管天陰觀測未成功,但為後來的日全食觀測積累了經驗。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初,張鈺哲就成功預測出了4年後將在中國出現的一次日全食,日食帶將經過甘肅、陝西、湖北,最後從福建北部入海。不久,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也證實了張的預測,這次日全食,是當時罕見的天文奇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四月,中國日食觀測隊成立,張鈺哲任隊長。9月21日,在戰時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組織了中國境內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學觀測,拍攝了中國境內第一張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張鈺哲前往美國、加拿大等國考察。憑藉他在世界天文學領域中的影響,在國內外朋友的幫助下,他先後訪問和考察了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基特峰天文臺、阿雷西博天文臺、橡樹嶺天文臺以及加拿大維多利亞天文臺。同年他參加了美國天文學會第76屆年會,在會上宣讀《新發現的食變星BD-6°2376的速度曲線》(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論文,隨後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報》(AstrophysicalJournal)。他對於食雙星的光譜觀測和研究也寫成論文發表在該期刊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中央研究院有些機構撤往臺灣,張鈺哲與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員暫遷上海迎接解放。

1949年9月,他返回南京,積極參與紫金山天文臺的重建工作。

1950年,張鈺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台長,一直在紫金山天文臺工作到1984年。歷任研究員、台長、名譽台長。在這35年期間,紫金山天文臺為中國的天文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世界知名的天文臺。這裡邊凝聚著張鈺哲的辛勞與奉獻。

1953年,春節的日偏食,張鈺哲也帶頭進行了全國性的廣播演講,是新中國第一次的全國性科普活動。

1954年,他開展了小行星軌道測定、攝動計算和改進軌道方向的計算研究工作,當時在國內都具開創性。

1957年,發表中國第一篇論述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開創並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並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65年,他率領有關人員參加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軌道設計和方案論證工作,為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做出了貢獻。

1978年,《國際小行星通報》宣佈:為紀念張鈺哲在天文學上的傑出貢獻,哈佛大學天文臺將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張」,編號為第2051號。

1980年,春節日全食是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日食的觀測與科普活動,張鈺哲雖已高齡,但也積極參加。至於多次的彗星出現,張鈺哲也參加科普宣傳。他編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識出版)一書既是科學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馳名中外,在國外也常見到這本書的書影。[1]

1980年,年近八旬的張鈺哲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侖山口,為中國後來建立在格爾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觀測台選址。3年後,他又前往根據他的建議於1958年設立的烏魯木齊人造衛星觀測站視察。

從1928年張鈺哲發現「中華星」起,到1986年張鈺哲病逝,在半個多世紀中,他又陸續發現了「中國星」、「紫金山一號」、「紫金山二號」等400多顆在星曆表上沒有記載的新星,在它們當中,有81顆得到了國際行星中心的編號命名。張鈺哲一生著作甚多,發表論文101篇,出版專著、譯作10本。國際天文學界為了紀念他,將美國哈佛大學天文臺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新星命名為「張鈺哲星」。

1984年,他以82歲高齡再度應邀訪問美國,在哈佛天體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國天文臺》的學術報告。

1986年7月21日,張鈺哲逝世享年84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張鈺哲的科學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恆星天文、航天和中國天文學史等方面,先後發表論文、報告、專著90多篇,為發展中國現代天文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對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特殊天體的研究和探索,能夠提供揭示天體物質運動規律和太陽系起源演化問題的重要線索,豐富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認識,特別是一些近地小行星更有探索研究和開發利用的廣闊前景。經過近40年的觀測研究,張鈺哲開創的對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和他領導的紫金山天文臺行星室共拍攝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張,獲得有價值的精確位置數據9300多個,發現了1000餘顆新小行星,並計算了它們的軌道。其中有100多顆小行星和3顆紫金山彗星獲得了國際永久編號和命名權。這些觀測和研究,不僅在實際觀測和軌道計算的精度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發表了一批有價值的論文,建立了太陽系天體攝動運動的動力學數值模型,編制了小行星、彗星軌道(含精確攝動)連續計算軟件,提出了研究天體軌道長期演變的方法,計算研究了300餘顆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軌道和40餘顆小行星、彗星的長期(百萬年)軌道。

張鈺哲開創並領導了多個領域天文學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他領導的這項太陽系天體的基礎研究,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對中國天體力學和方位天文學的發展,起了開拓性的作用,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張鈺哲在中國天文學史的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出色的是他晚年關於哈雷彗星歷史的研究。1978年,他在《天文學報》上發表論文《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1982年又在他的著作《哈雷彗星今昔》一書中加以闡述。通過對中國歷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記錄進行分析考證,他認為,假若武王伐紂之年所出現的彗星為哈雷彗星,則是年為公元前1057—前1056年。他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古代史中迄今仍未解決的年代學懸案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關注,英國的《考古天文學》(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英國《自然》(Nature)雜誌1979年10月11日的一期、美國《天空和望遠鏡》(SkyandTelescope)1979年9月號等雜誌分別登專文進行介紹和討論。日本著名天文學家長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話》(ハし—彗星の物語,1984)一書中也多次引用張鈺哲的研究成果。

張鈺哲為紫金山天文臺的建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領導下,該台已成為一座有14個研究室、組和300餘名科研人員,以天體物理和天體力學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綜合性天文臺,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他還為上海、北京、雲南、陝西等地的天文臺和南京天文儀器廠的建設盡心竭力,並積極支持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的教學,20世紀50年代還親自去南京大學天文系講課。1980年,年近八旬的張鈺哲不辭勞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侖山口,為中國後來建立在格爾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觀測台選址。3年後,他又前往根據他的建議於1958年設立的烏魯木齊人造衛星觀測站視察。1984年,他以82歲高齡再度應邀訪問美國,在哈佛天體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國天文臺》的學術報告。

張鈺哲在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推進技術交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積極倡導和支持天文普及事業。1929年回國不久,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長文介紹蔡斯天象儀和天文館。他是最早最詳盡地介紹天文館事業的人,在他的關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館的籌建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並於1957年建成開館。《天文學論叢》(1934)是張鈺哲的重要科普文集之一,就是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也不失為一部優秀的科普著作。

視頻

近代天文學奠基人——張鈺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