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鳴歧舊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鳴歧舊居
圖片來自hk.trip.com

張鳴歧舊居是原兩廣總督兼廣州將軍張鳴岐的住宅。建於1927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大北道(Derby Road)(今和平區貴州路90號)。

該建築於2005年8月31日公佈為屬於天津市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張鳴歧舊居於2013年01月05日公佈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該建築現為90魯菜館。 [1]

人物簡介

張鳴岐(1875~1945),字堅白,號韓齋,山東無棣人,前清舉人。

1898年師從當時有名的舉人岑春煊,頗得賞識。。

1900年後,隨岑在陝西、四川、兩廣先後任職兩廣學務、營務處,廣西太平思順道、廣西布政使、廣西巡撫。

1910年因賄賂慶親王奕劻而升任兩廣總督兼署廣州將軍,頑固擁護帝制,反對民主共和,大肆捕殺革命黨人。

1911年4月指揮鎮壓黃花崗起義。

1913年任廣西民政長,會辦廣西軍務。

1915年任廣東巡按使。1916年贊助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伯。袁世凱死後,張鳴岐逃往天津。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與白堅武狼狽為奸,勾結日本特務。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公開投靠日本,淪為漢奸,歷任漢奸要職。

1942年與王克敏、靳雲鵬等被聘為華北政務委員會咨議會議委員。日本投降後不久病死。

建築風格

張鳴岐舊居位於今和平區貴州路和西康路交口的三角地帶,為磚木混合結構二層樓房,帶地下室。紅瓦坡頂,混水牆面,外檐施棕灰色水泥飾面,側山辟並列方形小窗,頂部高低錯落。整體建築簡潔大方,錯落有致。

該建築造型別致,形體樸素大方。建築內部有樓房4間,平房3間,建築面積達539.59平方米,具有義大利建築風格的特徵,是研究北洋軍閥歷史和原租界時期建築文化的主要實物資料。

參考文獻

  1. 兩廣總督張鳴歧 unn.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