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彈性係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彈性係數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彈性係數是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繫的兩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經濟變量的增長幅度對另一個經濟變量增長幅度的依存關係。

彈性,是一個經濟學名詞,由英國近代經濟學家、新古典學派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提出,是指一個變量相對於另一個變量發生的一定比例改變的屬性,也就是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反應程度。

彈性係數計算方法

假定有兩個變量X和Y,並且它們存在着一定的關係,那麼要知道變量Y對變量X變化的反應程度,當兩個變量的變動方向相反時,彈性係數為負數。當彈性係數的絕對值大於1時,說明富有彈性,反應程度較大;當彈性係數的絕對值小於1時,說明缺乏彈性,反應程度較小。當彈性係數的絕對值正好等於1時,說明兩個變量同比例變動,具有單位彈性。

彈性係數的應用

當研究一個變量如何影響另一個變量時,我們不僅要討論影響的方向,而且要知道影響的大小。彈性和彈性係數就能告訴我們影響的大小程度,因此,在經濟和統計分析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

最常見的應用是在微觀經濟學中,當衡量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時,就會用到需求價格彈性係數或供給價格彈性係數,即一個商品價格上漲或下降時會帶來的需求量或供給量的變化程度。另外,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彈性係數用於分析某個經濟指標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例如:消費彈性係數即指消費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消費總額相應增長多少個百分點;稅收彈性係數即指稅收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相應稅收總額增長多少個百分點;就業彈性係數即指就業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反映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業相應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目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彈性係數的指標主要有能源生產彈性係數、電力生產彈性係數、能源消費彈性係數和電力消費彈性係數等。下面通過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來看看彈性係數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能源消費彈性係數是反映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之間比例關係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能源消費彈性係數=能源消費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