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歸雁二首》 | |
---|---|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
《歸雁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組五言律詩。這組詩是杜甫於大曆年間在湖北、湖南飄泊時所作。全詩歸是主題,雁是道具,詩人借雁抒發了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
據《新唐書》,大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帶着全家離開四川,四年正月到達潭州(今長沙市),春末赴衡州(今衡陽市)投奔衡州刺史韋之晉,得知已韋之晉改任後又折回潭州。五年(770年)四月,韋之晉已逝世而潭州一片混亂,杜甫被迫南下衡州。結合黃鶴《補註杜詩》,此詩當是杜甫於大曆五年(770年)離開潭州前所作,藉以抒發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歸雁二首[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歸雁二首》
其一 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
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
雲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
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其二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雲。
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
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詞句注釋
⑵又北歸:蔡伯世曰:"衡陽有回雁峰,雁至此不過,遇春而回"。
⑶瞻:向上看,仰視,含敬意。《詩經·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⑷一一:指雁飛時的隊形。江淹《橫吹賦》:"河中之雁,一一而學飛。"
⑸背人飛:人向南行,春雁北飛。所以說"背人飛"。背,反向。
⑹系書:雁足系書,傳說將書繫於大雁腿上,雁即能幫帶傳遞書信。《漢書·蘇武傳》:"匈奴詭言(蘇)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⑺元:通"玄",避唐玄宗諱而寫作"元",意為原來、開始。一作"無"。
⑻浪語:隨便亂說的話,指雁傳書信原為無稽之談。《隋書·五行志》:"大業中,童謠曰: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里。莫浪語,准道許。"
⑼愁寂故山薇:指企求回歸故里過隱居生活已無希望。寂,一作"絕"。故山薇,首陽山之薇,用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於首陽山採薇而食的典故,謝靈運《初發石首城》:"故山日已遠,風波豈還時。"
⑽欲雪違胡地:胡地欲下雪時便離開。胡地,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違,避開,《周易·乾卦》:"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季秋邊朔苦,旅雁違霜雪。"
⑾先花:於初春開花之前而行。
⑿清:清水,在河南。
⒀渭:指渭川,在陝西。
⒁影:雁影。
⒂日色薰:日光和煦。薰,一作"曛",《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日薰風。"
⒃傷弓:受過箭傷的鳥。《戰國策·楚策》:"更贏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贏以虛發而下之。"
作品鑑賞
其一 開頭說"又北歸",由此可知詩人入潭已經兩年。雁本自來自去,詩人卻說雁瞻客而上,背人而飛,好像有心而為。而雁同侶相呼,未曾獨宿,這樣看來,人的確不如雁。縛帛書於雁足以傳音信不過是無稽之談,而又室產俱盡,讓人愁寂不堪,若能回歸故里,定當像伯夷、叔齊那樣採薇而食。
其二 前四句相依,寫雁的冬來春去,得安其索。只是春陰已暮,仍在塞北;日色已曛,仍在江南,這是描寫雁中受過箭傷而流落的,其行已斷,聲音讓人不忍聽聞,大概是詩人自比於這樣的雁。
名家點評
宋·趙次公《杜詩先後並解》:雁書兩篇甚明,此篇"衡陽雁"實道所詠處雁耳……公亦以鄉書不至。不知故山薇蕨之信,特思鄉之語也。
明·王嗣奭《杜臆》:雁本自去自來,乃瞻客而上,背人而飛,若有心為之;且同侶相呼,未嘗獨宿,人固不如雁也。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又"字暗藏久客在內("今年"句下)。
清·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楚調悽然,深情無限。
清·楊倫《杜詩鏡銓》:詠物詩托興悽惋,並為絕調。
清·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杜公詠物詩,皆因所見以起興,與後人泛泛拈題者自別。是故己之性情出,而物之聲態物色亦出。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首章,見歸雁而切故鄉之思。衡雁又歸,在潭兩春矣。雁去既不能留,而系書又不可得,所以有故山之慨。次章,傷歸雁而興飄泊之感。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首章,見歸雁而傷兄弟之暌離……次章,見歸雁而嘆一身之流落。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