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當欲游南山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當欲游南山行》

作品名稱: 《當欲游南山行》

創作年代: 三國時期

文學體裁:詩

作者:曹植

《當欲游南山行》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植作品。[1]

這首詩前八句為一段,中六句為一段,最後二句為樂府習用套語,以頌禱之辭作結。前八句主旨在"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二句,而前面連用三個比喻加以證明。中六句主旨在"嘉善而矜愚[3],大聖亦同然",而前面"大匠"四句為喻。此詩雖以說理為主,卻儘量通過形象思維加以描述,這正是漢樂府藝術傳統的遺響。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東海浩瀚且深不可測,因謙卑接受千百條河。儘管那五嶽個個巍峨,還是不拒絕微塵細末。

好樹不長到十圍粗細,大枝大杈便無所依賴,長輩若能夠寬懷博愛,天下才有人將身寄託。

出色木工不浪費材料,用長短木塊製成船車。錐子和刀子用處各異,誰也難獨撐全部角色。鼓勵良善,限制不慧,大德的聖人全這樣做。仁慈者個個壽延命長,在座的都有百歲可活。

作品賞析

前八句三個比喻,作者都是有所本的。黃節注引《管子》:"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史記.李斯傳》引《諫逐客書》:"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孔子家語.金人銘》:"江海長百川,以其卑也。"就是這三個比喻的出處。可見這三個比喻在秦漢時期已家喻戶曉。不過作者在詩中分用三個比喻,仍各有側重。第一喻說東海既廣而深,乃是由於它地處低卑,因而百川都自高而下流入其中。

這就隱喻在高位的應該謙卑下士,不宜妄自尊大。第二喻說五嶽雖高大,卻不"逆"塵垢,隱喻用人不宜吹毛求疵,而應捨短取長。第三喻說大樹本身如果不是十圍之木,就無法使粗壯的枝條依附於它。這隱喻本身必須具備足夠的條件,堪為表率,反正無法服眾。然後說到"長者",點明本旨,實亦語含雙關。"長者"即既指最高統治者,也指仁厚君子。唯有有德的統治者有博愛精神,天下所有的人士才願意在他的庇蔭下寄託其身。果能如此,天下太平也就有希望了。

中六句主要是說希望世無棄材,大材派大用場,小材派小用場,不應重賢而輕愚。作者說,真正偉大的工匠是不會輕易棄材的,只要把材料派了合理用場,就能各得其所;因為船有船的用途,車有車的用途,作用是不一樣的。然後接着說,錐有尖鋒,刀有利刃,其能各異,而作為"匠人",卻不應對錐和刀的態度有輕有重。"卻",退,指摒棄不用;"前",進,指簡選提拔。"卻前"猶進退,意謂何能有軒輊。"嘉善"句典出《論語.子張篇》,所謂"嘉善而矜不能"。善者固然應受嘉獎、重用,不能者則應對之持同情、愛惜的態度,而不應採取棄置不理的做法。所以作者說,這種"嘉善而矜愚"的態度,凡是偉大的聲線者都會這樣做的。言外指如果統治者想把國家治理好,也一定這樣做才行。如此,全詩的主旨已闡述得十分明白了。

最後二句,雖屬習慣套語,但作為此詩結尾,也並非毫無含意。作者蓋謂仁者自然得到長壽的結局,他的同座人也會健康長壽的,因為他們既已做了一位"長者"、一位"大匠"和聖人所應做的事,當然會"善有善報"的、可見作者並非單純歌功頌德,而是寄希望與聖帝明王之出現,其用心是光明正大而極為深遠的。因此,假設曹植能夠執政,那麼魏晉之間的歷史,或者會重新寫過也說不定。

作者簡介

曹植[2](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3]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

黃初三年(222年)四月,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也就是在這次被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在《洛神賦》中,詩人描摹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寄託了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傾心仰慕和熱愛;又虛構了向洛神求愛的故事,象徵了自己對美好理想夢寐不輟的熱烈追求;最後通過戀愛失敗的描寫,以此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歸於破滅。[4]

視頻

骨氣雅怨說曹植

曹植七步成詩,曹丕為什麼一定要殺了曹植,看完你就知道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