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形態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形態屬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有些化石只是生物的某一組分,如葉化石、魚鱗等,往往難以確定它們的自然分類位置,只好僅根據其形態特點而建立形態屬,儘管其成員有可能分屬不同的科。

生物特徵

在古生物學中,由於一些屬帶有很大的人為性,或其親緣關係隨着化石材料不斷聚集而逐漸明確起來,從而提出形態屬。

命名

古代植物名稱,有時是根據分散保存的植物體化石碎片建立的,因此,據此新建的屬名,往往只代表古代植物體的某一部分,而非整株植物。 由於這個緣故,一個植物體的不同部位必須分開命名,以免張冠李戴。1935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召開的第六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曾倡導採用器官屬(organo-genus)和形態屬(forma-genus)兩名稱。

形態屬是把不同生物的相同部分,按照它們形態的相似性歸入同一屬,給予同一屬名。形態屬一般不能歸入某一科,但仍可和某一更高的分類單位,如目、綱等相聯繫。

形態屬和器官屬和聯合屬

無論形態屬或器官屬,以植物外表形態相似性為依據的,因而兩者並沒有截然分明的界線。在1978年出版的國際法規中,已把器官屬納入形態屬的範疇中去。

《植物命名法規》還建議,當命名一個性質不明或親緣關係不清的古代植物形態屬時,應避免採用假定與某一現代植物有一定親緣聯繫的名稱。

形態屬雖然分類位置不易確立,但隨着科學研究不斷深入,也可和按自然分類所建立起來的屬名(自然屬),共同構成聯合屬(genus combinationi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