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彩虹飛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彩虹鬣蜥
圖片來自xuite

彩虹鬣蜥Agama agama),又名彩虹飛蜥,是鬣蜥科的一種蜥蜴,主要分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1]

彩虹鬣蜥一般在正午時份出沒。雄性在繁殖期會展現其奪目的斑汶,頭部頸部及尾巴會轉為鮮橙色,身體會轉為深藍。繁殖期以外的雄性是淡褐色。雌性及幼蜥的斑汶一般都是隠藏的。彩虹鬣蜥可以攀牆及石,主要是吃昆蟲

形態特徵

彩虹飛蜥體長約30-40厘米,有2個亞種,有三角形的頭部、肥壯的身體以及長長的尾巴與四肢;頸背上有小脊突,耳孔周圍則有刺狀皮瓣。除此之外,這種蜥蜴身上少有其它裝飾。體側有由5-7對延長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發達的喉囊和三角形頸側囊。體長150毫米以下,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

這種蜥蜴的體色在夜晚時是不顯眼的灰色;不過等到一照到太陽體溫升高後,就會展現全然不同、更為亮眼的,且因此有「彩虹飛蜥」(Rainbow Agama)的美名。尤其是雄飛蜥的混合體色更是美麗;橙色或紅色的頭部、紫紅或藍色的四肢、體側有黃色斑點;雌飛蜥的體色則為黃綠色。

生活習性

日行性。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樹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在樹上爬行覓食時,翼膜象扇子一樣折向體側背方;在林間滑翔時,翼膜向外展開。滑翔可改變方向,但不能由低處飛向高處。飛蜥以昆蟲為食。卵生。在地洞或樹洞內產卵,每產2-5枚。

參考文獻

  1. 虹飛蜥,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