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加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加元(1897—1966),土壤肥料學家,中國現代土壤肥料科學的先驅。畢生從事農科大學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學研究。早在30年代中期就編寫出版我國大學教科書《肥料學》和《土壤學》,較長時期為多所大學使用。發表了一批有學術價值的研究報告。他主持籌建的四川省內江土壤研究室,對四川的水土保持事業起了推動作用。

人物簡歷

1897年7月16日 出生於四川省金堂縣。

1918年 畢業於北京農業專門學校。

1920—1921年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學習。

1921—1922年 在美國伊里諾斯大學學習,獲農學士學位。

1922—1923年 在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學習,獲農學碩士學位。

1923—1924年 在美國俄勒岡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1924—1925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1926—1928年 任福建廈門集美農林學校教員兼教務主任。

1928—1936年 任廣東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林化學系主任。

1937年 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

1938—1948年 歷任四川省稻麥改進所、四川省農業改進所技正兼農林化學系主任、農事試驗總場場長。

1939—1966年 歷任四川大學農學院教授兼院長、農業化學系主任、土壤耕作教研組主任。四川農學院教授兼土壤農化教研組主任。

1950—1966年 先後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第一、二屆理事,四川省土壤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1966年9月3日 含冤逝世於四川雅安。

主要論著

1 彭家元.土壤性質和農牧關係.科學,1923,8(2).

2 彭家元.調查中國土壤之芻議.農聲,1928(113).

3 彭家元.土壤細菌對於礦物成分之變化.農聲,1929(127).

4 彭家元.直接利用西沙群島海鳥糞之研究.農聲,1930(139).

5 彭家元.土壤分類及中國土壤調查問題.中華農學會報,1930(72).

6 彭家元,覃業輝.酸性土及石灰施用問題I,Ⅱ.中華農學會報,1932(100,113).

7 彭家元.中山縣土壤調查報告書.中山大學專刊,1933.

8 彭家元.廣東土壤肥沃度指數.中華農學會報,1933(116).

9 彭家元.土壤pH之測定及氫醌電極之使用.中華農學會報,1934.

10 彭家元,鍾福奇.石灰需要量與土壤細菌功用的關係.農聲,1935(185,189).

11 彭家元.肥料學(大學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12 彭家元,劉天樂,黎旭祥.曲江縣土壤調查報告書.中山大學農學院土壤調查所報告,1936.

13 彭家元.土壤中有效磷酸簡捷求法及其對廣東土壤之結果.中華農學會報,1936(146,147).

14 彭家元,廣東土壤肥沃度概述.中山大學農學院研究專刊,1936.

15 彭家元,鄧植儀.土壤學.廣州:中山大學農學院,1937.

16 彭家元,馮子章等.五年來廣東雨水之分析.土壤與肥料,1937(3).

17 彭家元,陳禹平.元平式速成堆肥法.農聲,1937(205,206).

18 彭家元,陳禹平.廣東土壤中氮素固氮菌之分離研究.土壤與肥料,1937,1(3).

19 彭家元,陳禹平.綿陽、內江、溫江三縣2X2X2小麥、油菜三要素肥效試驗.四川省農業改進所編印,1940.

20 彭家元,陳禹平,林伯勛.施用硫酸銨及有機肥料對於稻米品質產量及土壤性質的影響.土壤,1941,1(3).

21 彭家元.四川土壤肥料概述.科學,1947(9).

22 彭家元.四川盆地土地利用概述.全國土肥會議彙刊,1950.

23 彭家元,陳禹平,廖宗森.作物生長與土壤有效養分之研究.中國土壤學會會志,1950,1(1).

24 彭家元.土壤微生物學講義(油印本).成都:四川大學農學院,1951.

25 彭家元.土壤管理與改良講義(油印本).成都:四川大學農學院,1952.

26 彭家元.關於高溫堆肥的我見.農業學報,1955,6(4):437—438.

27 彭家元,肖際亨,李仲明等.廄肥、磷礦物、石灰質混合肥料對於水稻、小麥、油菜的效果試驗.四川農學院第一次科學討論會報告資料,1957.

28 彭家元,李仲明,張仁綏等.二郎山土壤分布及山地農業土壤調查.山地農業科學,1958.

29 彭家元.土壤學講義(油印本).雅安:四川農學院,1958.

30 彭家元.肥料學講義(油印本).雅安:四川農學院,1959.

31 彭家元.土壤與肥料.四川農業,1960(4).

32 彭家元等.中國肥料學概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

33 彭克明,彭家元.肥料.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34 孫羲,彭家元(主編).農業化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3.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彭加元 相關視頻

盤點:中國近現代偉大的科學家
土壤肥料學—第一章-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