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裕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裕商

來自 揚子晚報網 的圖片

彭裕商,男,1949年9月出生,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四川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出生日期----1949年9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學 位 ---- 歷史博士

個人履歷

1978年--1981年 四川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導師:徐中舒(1982年5月獲歷史系碩士學位)

1981年--1985年 四川大學歷史系 講師

1985年--1988年 四川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導師:徐中舒(1988年10月獲歷史系博士學位)

1989年--1995年 四川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1995年--現在 四川大學歷史系 教授

1996年5月增列為博士生導師

論著著作

一、專著

1、《殷墟甲骨斷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5月。

2、《殷墟甲骨分期研究》(與李學勤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3、《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2月。

4、 《文子校注》,巴蜀書社,2006年7月。

《郭店楚簡老子集釋》,巴蜀書社,2011年出版。

二、工具書

1、《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本人參加編寫),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出版。

2、《殷周金文集錄》(徐中舒主編,本人參加編寫),四川辭書出版社,1984年出版。

3、《甲骨金文字典》(與常正光,方述鑫合作),巴蜀書社,1993年出版。

三、論文

1、《卜辭中的土、河、岳》,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年5月。 2、《釋小甲》,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年5月。

3、《也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1期。

4、《嘉鼎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編輯部編:《考古與文物叢刊》第二號《古文字論集》,1983年11月。

5、《小屯乙十一基址與M238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

6、《"非王卜辭"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

7、《殷墟甲骨斷代與殷墟考古》《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四十四輯,1989年。

8、《賓組卜辭的時代分析》,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0年6月。

9、《殷墟甲骨分期新論》(與李學勤合作),《中原文物》1990年3期。

10、《殷墟地層與甲骨分期》(與李學勤合作),《文博》1990年6期。

11、《徐中舒先生傳略》,《成都文物》1991年第1期。

12、《屯南2384甲骨與歷組卜辭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92年2期。

13、《 組卜辭分類研究及其他》,《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

14、《金文研究與古代典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年1期。

15、《宜侯夨簋與吳文化》,《炎黃文化研究》1995年第2輯。

16、《殷代卜法新探》,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編:《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8月。

17、《從"上甲廿示"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羅世烈主編:《先秦史與巴蜀文化論集》,歷史教學社,1995年10月。

18、《也談子犯編鐘的"五月初吉丁未"》 ,《中國文物報》1996年2月11日,第三版。

19、《司徒逼簋考釋及相關問題》,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於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20、《安陽小屯東南灰坑55H1的絕對年代》,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三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1、《徐中舒先生在古文字學上的貢獻》,《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3期。

22、《保卣新解》,《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4期。

23、《周公攝政考》,《文史》第45輯,中華書局,1998年9月。

24、《國學大師徐中舒先生》,《文史知識》1998年第10期。

25、《麥四器與周初的邢國》,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

26、《高山仰止》,《歷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7、《諡法探源》,《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8、《關於西周金文月相的一點意見》,《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夏之卷)。

29、《也論新出虎簋蓋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6期。

30、《指事說》,《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1、《殷代日界小議》,《殷都學刊》2000年第2期。

32、 《董家村裘衛四器年代新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

33、《新邑考》,《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

34、《西周銅簋年代研究》,《考古學報》2001年第1期。

35、《伯懋父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36、《歷組卜辭"日月有食""日、月有 "卜骨的時代位序》,《殷都學刊》2001年第2期。

37、《歷組卜辭補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38、《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

39、《晉侯蘇鍾年代淺議》,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7月。

40、《班簋補論》,文集編委會編:《追尋中華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41、《西周金文所見夷厲二王在位年數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2、《周初的殷代遺民》,《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43、《西周青銅器竊曲紋研究》,《考古學報》2002年第4期。

44、《西周金文中的"賈"》,《考古》2003年第2期。

45、《〈尚書〉研究的新成果》,《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2期。

46、《賓組卜辭五次月食的先後次序》,《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47、《讀楚簡隨記》,《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6期。

48、《讀〈戰國楚竹書﹙一﹚〉隨記三則》,謝維揚、朱淵清主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81–82頁。

49、《周伐獫狁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0、《六帝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51、《逨器的啟示》,陝西師範大學、寶雞青銅博物館主辦:《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52、《古文字材料在古書釋讀中的重要作用舉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53、《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件銅方鼎筆談》,《文物》2005年第10期。

54、《上博簡〈民之父母〉對讀〈禮記·孔子閒居〉》,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55、《三門峽虢季墓新考》,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編:《東方考古》第2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8-201頁。

56、《虢國東遷考》,《歷史研究》2006年第5期。

57、《上博竹書〈孔子詩論〉札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58、《東周青銅盆、盞、敦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2期。

59、《〈孔子詩論〉隨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

60、《〈郭店楚簡〉札記四則》,《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5期。

61、《覺公簋年代管見》,《考古》2008年第10期。

62、《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注釋札記》,《語文知識》2009年第2期。

63、《禪讓說源流及學派興衰--以竹書〈唐虞知道〉、〈子羔〉、〈容成氏〉為中心》,《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15頁。

獲獎經歷

1、《甲骨金文字典》1994年獲四川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殷墟甲骨斷代》1998年獲教育部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3、199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

4、1998年2月,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來源

  1. 彭裕商教授講座成功舉辦 ,西南大學, 2021-06-04
  2. 彭裕商 教授 ,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