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羅·葛祿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彼得羅·葛祿利(Pietro Grulli, 1831-1898)跟隨弗朗切斯科.吉西(Francesco Ghisi)製作鋼琴。
生平簡介
1859年左右,因為戰爭而導致鋼琴需求量減少;吉西便建議葛魯利轉向小提琴製作,去發展個人事業。1862年,葛魯利賣出了自製的第一把小提琴。1870年,還居住在克里蒙納(Cremona)的製琴家,只剩下葛魯利和恩里柯.契魯蒂(Enrico Ceruti, 1806-1883)等人;當時,加埃塔諾·安東尼亞齊(Gaetano Antoniazzi, 1825-1897)已經遷居米蘭(Milan)。 在1866-1872年的戰亂期間,文獻上對葛魯利的製琴記錄完全闕如;直到1876年左右,葛魯利的作品才重現世間,登錄文獻,大部分是「幾乎不用任何輔助工具」的純手工樂器。
作品簡介
葛魯利製作的小提琴面板和邊角非常厚實,弧形完美流線順暢。未經加工的翻邊較為粗厚。或紅棕或褐色的琴漆,泛出沉穩溫暖的光澤。[1]。
在小提琴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葛魯利有些優秀作品,承襲了晚期克里蒙納製琴大師羅連佐.斯托里奧尼(Lorenzo Storioni, 1744-1816)的迷魅特質,呈現出無拘無束、自由、輕快的風格。 葛魯利所製的提琴極富潛力,偶爾有幾把琴並不一貫,略欠優雅,甚至一兩個鑑賞家把他排除在克里蒙納學派外;但他仍為晚期克里蒙納製琴學派的代表之一,卻是眾所公認。
彼得羅•葛魯利-1888年製的小提琴
這把提琴有部分細節帶有恩里柯.契魯蒂(Enrico Ceruti, 1800-1883)的特色,外觀卻顯得相當豪邁壯碩,琴頭十分工整。經由研究的推斷,葛魯利應該是在德國購買琴頭,回到克里蒙納裝配在這把琴身上,最後再塗漆完成。這種做法,顯現了克里蒙納晚期的商業風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