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征婦怨 - 張籍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征婦怨 - 張籍詩作

來自網絡的圖片

《征婦怨》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全詩以漢喻唐,描寫戰爭的殘酷及其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用詞簡練,情思婉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征婦怨

作者; 張籍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原文

征婦怨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①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②。

婦人依倚③子與夫,同居④貧賤心亦舒。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⑤。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沒:覆沒、被消滅。

②招魂葬:民間為死於他鄉的親人舉行的招魂儀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③依倚:依賴、依靠。

④同居: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⑤晝燭:白天的蠟燭,意為黯淡無光,沒用處。

白話譯文 在秋風蕭瑟的淒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擾邊塞,屠殺邊地將領。漢軍傷亡慘重,全部喪生在遼水邊境。由於萬里之外白骨無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們。征婦曾經設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即使貧賤卻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戰場上,今後誰才是她的依靠?肚子裡的遺孤生下來怎樣哺育?雖然還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蠟燭那樣暗淡無光,生活毫無希望。[1]

作品鑑賞

在古典詩詞中,良人從軍、征婦哀怨是一大習見題材。張籍《征婦怨》卻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嘔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譽後世。「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遼水,即今東北遼河,於遼寧營口東南入海。詩歌開門見山,點明徵婦怨毒所由。詩中「全沒」二字,力過千鈞,從戰況慘烈,傷亡慘重中突出事件的典型性,從而生髮出征婦哀苦情感。「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招魂葬,舊時風俗,由於無法收屍入殮,生怕親人靈魂不知所歸,於是高聲呼喚親人姓名,招引魂兮歸來,並以死者衣冠葬入棺木。詩題是《征婦怨》,詩人卻視野開闊,勾勒出一幅場面浩大的「城下群哭圖」,由面及點,迂迴入題。「白骨」二字,讀來觸目驚心。骨骼支離,拋荒野,如在目前,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讀此句可聯及王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七哀詩》),杜甫「古來白骨無人收」(《兵車行》),一併玩索。「家家」二字,看似尋常,卻是暗承「全沒」,以哀哭號呼的普遍性,強化了悲劇氣氛,為下文征婦之哀作好陪襯。

然後轉入正題,引出主人公「征婦」。「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本應承上,直抒哀痛,詩人卻橫挽逆插,宕開一步,設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有此鋪墊,波瀾頓生。平凡生活,竟成奢望。面對現實,嚮往破滅,於是逼出下文「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夫死何以依靠?子生何以哺育?欲死則遺腹有子,求生則衣食無着。在家家痛哭之中,詩人擇取這一特定家庭,主人公生既不願,死亦不得的悲慘境遇,在眾多不幸家庭中酷烈尤甚,體現出事件的典型性。如是「夫死戰場子在腹」,則悲劇氣氛,相差何止千里。結語以「晝燭」自喻,不僅以白晝燭光之多餘見出痛不欲生情感,更以燭光之暗淡無光、搖曳不定展現出主人公的慘澹心境,動盪生計。設喻新穎貼切,內涵豐富。清人劉熙載《藝概》曰:「白香山樂府與張文昌王仲初同為自出新意,其不同者在此平曠而彼峭窄耳。」「峭窄」二字,正見此詩特點。所謂「峭」,即情感激烈,指斥分明,不作溫柔敦厚之狀,但盡鋒芒畢露之致。詩歌以小見大,以征婦的哀哭無告,嚴厲抨擊了唐室不恤民情,戰爭頻仍。反戰情緒之奔流騰踴、仁政思想之深厚誠摯,洋溢於篇章之中。所謂「窄」,即篇章精短,不加發揮。將豐富的內容凝聚壓縮於短小的篇幅之中。為此,事件必須典型突出、結構不得枝蔓衍生,造語務求精警凝鍊。這一切都在此詩中得到充分體現。

此詩雖是小詩,但謀篇布局轉折多變。由群哭場面轉至獨哀鏡頭,以大襯小。又以嚮往轉至現實,以樂襯哀。大小相形、哀樂相輔、正襯反襯、盤旋作勢。結構之針線綿密、起伏曲折,對哀情的表達起了烘托渲染作用。[1][2]

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1]

參考文獻

  1. 陌頭,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