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仁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徐仁鑄
出生 1863年
直隸宛平
逝世 1900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字研甫,號縵愔」
職業 官吏
知名作品 《涵齋遺稿》

徐仁鑄,(1863-1900)字研甫,號縵愔,直隸宛平人。清末官吏。生於清穆宗同治二年,卒於德宗光緒二十六年,年三十八歲。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進士。屢掌文衡,極主慎重。官至湖南學政。仁鑄工詩,著有《涵齋遺稿》,傳於世。中日甲午戰後,痛感國勢日衰,亟思變法。曾作《輶軒今語》,闡述維新變法之意,遭到湖南頑固派葉德輝王先謙等的攻擊。請其父徐致靖推薦康有為、梁啓超、張元濟、黃遵憲,譚嗣同光緒帝,以仲其志。戊戌政變前夕,見後黨勢盛,新政前途暗淡,又致函王先謙,為自己曾經贊同維新開脫。戊戌變政後被革職。[1]

簡介

徐仁鑄(1863-1900),清末官吏。字硯文,江蘇宜興人。光緒進士。中日甲午戰後,痛感國勢日衰,亟思變法。1897年以翰林院編修視學湖南,時遇梁啓超、譚嗣同在長沙鼓吹新學,遂與二人相識後結交甚深,其講學宗旨亦相同。並親手頒布條誡,分諭名類學校,提倡學習自然科學,培養實用人材,以備國家選用。並作《輶軒今語》,闡述維新變法之意,遭到湖南頑固派葉德輝、王先謙等的攻擊。請其父徐致靖推薦康有為、梁啓超、張元濟、黃遵憲,譚嗣同於光緒帝,以仲其志。戊戌政變前夕,見後黨勢盛,新政前途暗淡,又致函王先謙,為自己曾經贊同維新開脫。戊戌變政後被革職。著有《輶軒今語》等。

維新四公子

清代末期的譚嗣同、陳三立、徐仁鑄和陶葆廉(陶菊存),當時都是官宦子弟。譚嗣同之父譚繼詢為湖北巡撫,陳三立之父陳寶箴是湖北巡撫,徐仁鑄之父徐致靖為戶部侍郎,陶菊存也是世家子弟。

而 "四公子"也幾乎都是大清王朝的"臣子"。如譚嗣同是江蘇侯補知府、軍機章京,陳三立是戶部主事,徐仁鑄是湖南學政使。但他們卻無意於功名富貴,而醉心於維新變法。這"四公子"在當時與康、梁相呼應,銳意變法自強,很為時人所矚目。

戊戌變法失敗後,四公子中的譚嗣同決心以血激勵後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場大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含恨而死。陳三立、徐仁鑄皆以"招引奸邪"之罪被奪官職;他們的父輩陳寶箴、徐致靖也以保薦康、梁"奸黨"之罪,一個被摘去頂戴花翎"永不敘用",一個被永遠監禁。民國以後,徐仁鑄的叔伯兄弟徐凌霄徐一士在報上連載《凌霄一士隨筆》,專談清末民初掌故,對他們的那位"仁兄"每有唏噓之筆。"四公子"中唯一以詩文稱譽者為陳三立,他是清末詩文宗伯和"同光體"的領袖人物,列為"海內三陳"之一。後來清廷恢復他原職,他卻拒絕不就,晚年在北京拒絕日偽拉攏,以85歲高齡絕食而死,其愛國氣節頗為時人所欽佩。他的兩個兒子陳師曾、陳寅恪,一為大畫家,一為歷史學家,也是極有名氣的。[2]

視頻

護國大將軍蔡鍔和老師比試片段 上傳於 2011-09-25

參考來源

  1.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7079064.html 徐仁鑄(維新四公子)來自360搜索
  2. https://sou-yun.cn/Query.aspx?id=322131&type=poem1 述懷(清·徐仁鑄) 來自閱讀韻典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