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徐宗澤(1886~1947年) 字潤農,洗名若瑟,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徐光啟十二世孫。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後就讀徐匯公學。19歲入修道院,兩年後入耶穌會。繼而被派往歐洲攻讀文哲學,3年後回國,在徐匯中學任教。民國6年(1917年)再度出國,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1年,在英國3年,攻讀神學,得哲學博士和神學博士。
民國9年晉升神父。民國11年回國,先在南匯縣傳教,兩年後調徐家匯,任《聖教雜誌》主編,兼任徐家匯藏書樓主任。先後曾任公教進行會監督、主教秘書等職。並在徐家匯修道院、徐匯中學任教,並致力於藏書樓圖書的收集整理工作。八一三事變後,《聖教雜誌》停刊,徐全力收集全國各地方志,達2000餘種。著有:《哲學史綱》、《心理學概述》、《社會學概論》、《徐文定公年譜》、《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宗教研究概論》、《教育之原理》、《社會問題》、《婦女問題》等;編纂:《增訂徐文定公集》、《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年紀念匯編》、《影印徐氏庖言》;未刊稿:《再增訂徐文定公集》、《徐文定公傳》、《一百年來耶穌會士譯著提要》等。
修道院
修道院其實是基督教早期禁欲主義的產物,那時有些信徒通常會在苦修士或其他聖人居住的房子邊結廬,時刻學習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但這種偏極端的方式並不是所有普通人,乃至信徒所理解,為了免去麻煩,這些苦修士逐漸遠離社區居住。
這些遠離社區的苦修士在一起居住、讀書、禱告,時間長了,這些離群的修士就有了自己的社區,這就是修道院的雛形[1]。很多修道院被擴展成建築群,裡面有圖書館、神學院、食堂、宿舍、醫務室,甚至還有對外開放的教堂、穀倉、鐵匠鋪等輔助設施。但無論怎麼變換,只要被叫做修道院,裡面必然有一個(或幾個)單獨的靜修區域,通常不會對外開放,但修道院的修士後來多數可以選擇出去擔任教堂神父[2]或者講學。
參考文獻
- ↑ 教堂和修道院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它們的關係比你想象中複雜,個人圖書館和,2021-04-14
- ↑ 牧師、神父有什麼區別?,豆丁網,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