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慶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看徐悲鴻與兒子徐慶平的馬誰更勝一籌

徐慶平,男,1946年9月生於中國北京,祖籍江蘇宜興[1][2]國畫大師徐悲鴻兒子。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慶平教育部全國高校藝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1981年赴歐洲研究美術,巴黎大學美術學博士,也是中國獲取留法藝術史專業博士第一人。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著有《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詞典》《光榮屬於希臘》等。

徐慶平童年時與父親的合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徐慶平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6年9月

職業:畫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院校:巴黎大學

職務: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主席

代表作品:《奔騰尺幅間》,《世界十大博物館》

籍貫:江蘇宜興

人物經歷

少年時代的徐慶平就進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學習法文,青年時代的徐慶平在父親的直接指導下,深研過中國書畫藝術,對中國傳統書畫有很深的造詣。20世紀80年代,徐慶平先生又赴歐留學多年,後獲得法國巴黎大學美術史博士。他也是中國惟一一位獲取留法藝術史專業的博士。

教育經歷

徐慶平和母親廖靜文

在徐悲鴻先生的4個子女中,徐慶平教授是惟一繼承父業的。1946年徐慶平先生出生時,國畫大師齊白石老人為他特意鐫刻了一枚印章,準備徐慶平將來長大以後,繪畫時使用。不過,按照徐慶平父親徐悲鴻先生的意願,他認為學美術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並不想讓他的孩子學習繪畫。當徐慶平一出生時,悲鴻先生仍然持這一觀點,並對妻子廖靜文女士說:「對這個孩子溺愛一點,學理也好,學文也好,不要學習美術。」然而,徐慶平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

大概是徐慶平生下來時,就從父親那裡接受了繪畫的細胞,使他自幼就喜歡繪畫。那時還不會拿筆的他,就喜歡圍繞着父親的畫桌轉悠。3歲時,徐慶平就跟着父親學繪畫,而且特別喜歡畫馬。

1958年,12歲的徐慶平剛剛在念初中時,他畫的馬就獲得國際少年獎。「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徐慶平正好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這場「革命」終結了他的學業,他被下放到一個非常窮的農村去接受再教育, 又住在這個村里最窮的一戶人家。這家人連自己都沒有房子住,哪有房子給徐慶平住?無奈之際,徐慶平只好住在馬棚里,天天與馬為伴。

在這裡,徐慶平生活確實非常艱苦,乾的活又很重,傍晚收工回來後,渾身幾乎一點勁也沒有。不過,當徐慶平一看到馬棚中的馬時,勁就來了,也不覺得累,藉此機會徐慶平多方面全方位既細緻又系統地觀察了馬的生活習性,懂得了馬的感情,熟悉了馬的喜怒哀樂時的各種表現及神態,為他重新創作馬的形象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這裡,徐慶平畫了馬的許多速寫。這一時期的徐慶平幾乎成了一個「馬痴」。

文革嶄事

「文革」期間,徐慶平開始臨摹父親畫的馬,他畫的馬真有以假亂真的工夫。一天,徐悲鴻先生生前的一個學生到徐悲鴻家來看望廖靜文師母,發現牆上掛着幾幅關於「馬」的作品,這位學生看了看牆上畫的馬,然後對廖師母說:「徐先生的這幅畫怎麼沒有簽名,真是太可惜了。」

廖靜文女士笑了笑,告訴這位學生說:「這都是慶平畫的。」對此,這位學生大為震驚,並連聲稱讚道:「這畫大有先生之風,真乃虎父無犬子。」

不過,徐慶平在藝術的道路上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藝術是創造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如果只能成功地模仿父親的馬,那至多是一個畫匠,不能算一個真正的畫家。

為此,他常常還深入到內蒙古了解那廣袤的大草原上的馬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在那裡,他觀看了多場馬賽的壯觀景象,那些雄駿高大的馬群,真使他激動不已。回來後,徐慶平先生將父親畫的馬與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觀察的馬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比較,發現父親畫的馬多為孤馬。之所以如此,全然是受到他所處時代的局限,表達的是自己在那個時代的無比悲憤而又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而自己所處的時代與父親所處的時代迥然有別,於是徐慶平筆下的馬一改父親的畫風。從表現形式上看,他改變了父親的只畫孤馬為多畫群馬。從而形成自己的筆墨瀟灑,生動傳神的馬。

因此,徐慶平3筆下的馬既有父親筆下的影子,又有自己筆下的獨到之處。有業內行家對徐悲鴻和他的兒子徐慶平畫的馬做過這樣的比較後說:「徐悲鴻先生畫的馬,是奔騰、奮起、憤怒的馬;徐慶平教授生活在國家安定環境之中,他畫的馬是一派祥和安寧氣象。」

藝術見解

徐慶平認為,對於社會及教育的發展來說,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藝術,三者同樣重要。大到民族、國家,小到個人素質,三者缺一不可。過去,中國的高等教育對藝術教育的地位、意義認識不足,而國外的藝術教育非常普及,接受藝術教育、學習藝術史是起碼的素質教育。

主要著作

徐慶平 《八駿圖》

視頻

名畫中的秘密——徐慶平解讀拉斐爾名作《雅典學院》2018年1月23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