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徐悲鴻《八駿圖》


徐悲鴻《八駿圖》 《八駿圖》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駿為題材。據《拾遺記·週穆王》記載,「八駿圖」中的八匹馬傳為周穆王御駕坐騎,謂「王馭八龍之駿」。「八駿」的命名具體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命名方式,以馬的毛色命名和以速度命名。 以馬毛色命名的說法出自《穆天子傳》說「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

以速度命名的說法出自《拾遺記》說:「(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則以其行跡而名。

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在繪畫技法上,是極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產物。抗戰勝利後不久,徐悲鴻滿懷敬意,將《八駿圖》送給即將凱旋的陳納德將軍。那作。這幅畫後來伴隨著陳納德將軍回到美國,一直到他去世後,夫人陳香梅將這幅畫捐贈給了位於華盛頓的費爾博物館。  [1]

徐悲鴻筆下的馬,注重對馬的骨骼、肌肉部分的精雕精雕細琢,常言道「畫龍畫虎難畫骨」,這就是對於動物畫而言,如何傳神地表現出一種動物其所獨具的那種神情特點,對「骨」這種內在,無法用肉眼看到的東西的把握能力,是對畫家的功力考驗的重點及難點。

徐悲鴻的馬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廠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他創作的奔馬圖,做到聚精會神,起筆落筆一氣呵成,中途不斷,那奔馬,似腳蹄生煙,蹋於雲端,真的是生動萬分也。 [2]

目錄

畫家徐悲鴻生平

徐悲鴻(1895-1953),是兼採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幼年隨父學畫,後赴巴黎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並先後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觀摹學習,吸取了不少世界藝術精華。1927年歸國,歷任中大藝術教授、北京大學、桂林美術學院教授,

徐悲鴻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1933年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利時,意大利及蘇聯展覽。抗戰時期,將自己作品帶到南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展覽,並將全部收入捐獻給祖國難民。

1939年,徐悲鴻先生應邀至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舉行畫展。當時他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邀請,遊歷了喜馬拉雅山之大吉嶺,他經常騎著駿馬遠遊,進而了解馬的驃悍、勇猛、馴良、耐勞、忠實的性格,終於成了馬的知己。此後,他便更生動地畫出了馬的氣質和活力,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奔馬,達到了「盡妙」的境界、為世人稱道珍愛。

1952 年在病中,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獻國家。1953年病逝,享年59歲。國家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保存了他的一千餘件作品。 [3]

《八駿圖》賞析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在他個人的藝術成就中,也以畫馬的成就最為卓著。他一生致力於國畫的改革,而體現他國畫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國畫奔馬。他非常注重寫生,關於馬的寫生畫稿不下千幅,學過馬的解剖。對馬的骨骼、肌肉、組織瞭如指掌,同時,他還熟悉馬的性格脾氣。在技法上,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

諸多《八駿圖》尤以徐悲鴻的最為特別,因為它是極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產物。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他畫的馬既有西方繪畫中的造型,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融中西繪畫之長於一爐,筆墨酣暢,形神俱足。剛勁矯健、剽悍的駿馬,給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徵。[4]

著名油畫

《田橫五百士》(1928~193O年)

《溪我後》(1930~1933年)

著名國畫

《九方皋》 (1931年)

《愚公移山》(1940年)

《會師東京》

著作

《普呂動》

《初倫傑作》

《悲鴻素描集》

《悲鴻油畫集》

《悲鴻彩墨畫集》 [5]

收藏

《八駿圖》紙本設色,縱59.74厘米,橫159.89厘米,藏處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