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有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徐有貞
出生 出生日期1407
國籍 中國(明)
別名 初名珵,徐有貞
知名於 奪門之變,誣告于謙
知名作品 《武功集》



徐有貞(1407~1472年),初名徐珵,字元玉,號天全,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祝允明外祖父。明朝中期宰臣。

宣德八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官至左都御史。因謀劃明英宗復位,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後誣告殺害于謙、王文等功臣,獨攬大權。因與石亨、曹吉祥交惡,出任廣東參政。後為石亨等誣陷,詔徙金齒(今雲南保山)為民。石亨敗亡,得以放歸。成化初年,復官無望,遂浪跡山水間。書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勁不凡,撰有《武功集》。成化八年去世,年六十五。

人物生平

徐有貞(1407年6月16日-1472年8月19日),漢族,生於明成祖永樂五年五月十一日(1407年6月16日),卒於憲宗成化八年七月十五日(1472年8月19日),年六十六歲。宣德八年(1433)登進士第,選庶吉士,授編修。他身材短小精悍,多智數,喜功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研究。英宗正統二年(1437)進為侍講。正統七年(1442)疏陳兵政五事(便是其著名的《武功集》),帝善之而不能用。

正統十四年(1449),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役"事件,郕王(即後來的代宗)面對也先的威脅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徐珵根據星象變化,別出心裁地建議將都城南遷,這一荒誕不稽的建議,遭到群臣的譏笑和反對。徐珵的名聲大壞,致使多年未得晉升。懊喪之餘,他轉而大肆奉承閣臣陳循,又通過收買于謙的門生,求于謙為他在代宗面前美言和推薦,意欲擔任國子監祭酒,代宗聽說是徐埕,便鄙夷地說:"就是那個建議南遷的徐珵嗎?此人心術不正,任國字監祭酒之職豈不敗壞了諸生的心術!"後來,徐珵在陳循的勸說下,將名字改為徐有貞。

景泰三年(1452),徐有貞升為右諭德。當時,黃河在沙灣一段決口已有7年,一直治理不好。群臣一致推薦徐有貞治河。於是,他被擢為左僉都御史,負責治河大計。經過對實地詳細的勘察,他提出了置水閘、開支 流、疏通運河三條措施,並積極組織大量民工,親自督率工程建設,終於消除了水患。徐有貞因治河有功,被進為左副都御史

天順元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將軍石亨張軏密謀迎英宗復辟,徐有貞好功名,參與石亨和張軏的活動,輔助英宗復辟。天順元年正月,授兵部尚書,三月,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宰相),掌文淵閣事。賜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錦衣衛指揮使。 在英宗復位前,徐有貞一直感覺自己屈居于謙之下,政治抱負不得而展,因此與于謙結怨。英宗復辟後,徐有貞等就立即把于謙,王文等下獄。當時政局左右於皇權的歸屬。徐有貞誣陷于謙意欲迎立襄王世子,唆使百官上奏。英宗本來還無意殺掉于謙,回覆說"謙實有功",確實,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挽救了大明王朝,是個大大的功臣。徐有貞又說"不殺于謙,此舉無名",指復辟師出無名。英宗無奈,只好下令收押。獄中,有人說于謙謀反,查無實據。徐有貞答覆說"雖無顯跡,意有之"正是這句話,殺了一代忠臣,也成就了徐有貞的千古罵名。徐有貞的這句名言被後人提煉成了更加精練的兩個字"意欲"成為足於秦檜殺岳飛的"莫須有"相提並論的冤案。

徐有貞獨掌大權後,與石亨、曹吉祥展開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明爭暗鬥,相互傾軋。最後,徐有貞在石、曹等人的一再誣告下,被英宗流放到金齒(今雲南保山),削職為民。 天順四年(1460),石亨罪發被殺,徐有貞才被允許回到家鄉閒居。他一心盼望再得英宗重用,天天觀察天象,自稱將星位於吳,常揮動鐵鞭起舞,等待佳音的到來。不久,聞得吳地將軍韓雍因出征兩廣而立功,徐有貞才頹喪地扔掉鐵鞭嘆道:"想不到天象應在這小子身上。"從此,他浪跡于山水之間,十餘年後病逝。著有《武功集》。[1]

徐有貞久仰宜興山水佳麗,尤其鍾愛善權勝景。晚年受到削職處分回到吳縣老家後,終於有暇,立即經三百里水路前來宜興遊覽。先後遊玩了善權洞景、善權寺廟及周圍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連夜創作了《游善權寺二首》,又在宜興會晤了老朋友,暢談修繕善權寺事宜,並欣然答應善權寺修復大功告成後,一定作文記述。後來,善權寺修葺一新後,徐有貞得知該喜訊,隨即撰寫了《善權寺碑》,碑文一直留傳至今。

徐有貞無子,有九女,有三甥最著,一為魏校,一為祝允明,一為蔣燾,燾夭歿,年僅十四。[2]

主要成就

徐有貞善書法,長於行草,小行書尤為精妙,下筆尖峭,捺筆重按,間露章草遺意,筆法瘦勁豪放,得力懷素、米芾神韻,力求變化,有自己的風貌。清顧複評其書云:"武功早年書學褚,有不勝綺羅之態。中年學王,出規入矩,古色蒼然。晚年豪放縱逸,謂之學懷素,又謂之學元章"。傳世作品有《別後帖》書札,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弟子吳寬、外孫祝允明均受其親自指教、提攜,成為"吳門書派"的中堅,在詩文書畫諸方面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主要作品

詩作 作品名稱 鷓鴣圖 游善權寺二首

詞作

作品名稱 中秋月 千秋歲引

史籍記載

《明史》列傳第五十九·徐有貞傳[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