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肇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徐肇基 | |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著名作曲家 |
知名作品 | 《虎門魂》 |
徐肇基男,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國家一級作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經中央軍委批准,晉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將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徐肇基
畢業院校:上海音樂學院
代表作品:《虎門魂》
性別:男
作曲家
1965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2],1984年畢業於上海音
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著名作曲家秦詠誠、劉念炬、桑桐等教授[3]。 先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歌舞團、浙江省歌舞團、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從事專業作曲40餘年[4]。
在40餘年的創作實踐中,創作領域廣闊,涉及面包括:大型舞劇、大型歌劇,大型交響樂,器樂(獨奏、重奏) 聲樂(獨唱、重唱、合唱)以及電影音樂、電視劇音樂、話劇音樂
和各種編配音樂。創作作品多次在全國、全軍及省內獲大獎。
代表作品
中型舞劇及同名大型舞劇《虎門魂》 ,大型歌劇《滄海》 ,歌曲《生命的星》 、《汗水澆出新生活》、《戰士心中有個家》 、《這一片神奇的土地》 、《釵頭鳳》、《念
奴嬌》、《赤壁懷古》 ,舞蹈音樂《戰旗的風采》 ,交響序曲《秋瑾》 ,交響組曲《西湖素描》等。
獲獎情況
曾榮獲 "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獎" 及地區的 "特殊貢獻獎"。
在廣州軍區及總政治部的各項晚會、比賽的創作中多次獲得大獎,成績突出,榮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二次。
同名革命烈士
徐肇基(1892-1948) 字梅生。廣饒縣段河村人。抗日時期軍火工業工程師。
幼年喪父,靠親戚接濟讀書。先後考入青州師範和山東公立礦業專門學校。
1920年後,任青島四方工廠工程司公務員、工程師等。1926年工廠所需銅料採購困難,徐肇基根據磁力吸鐵的原理,發明磁力銅鐵分析機,每天可從歷年廢棄的銅鐵屑末
堆中提取精銅近500公斤,所得精銅價值5萬餘元。在開灤辦礦的一日本礦主,欲以高薪聘徐肇基為工程師,被其拒絕。
1934年,徐肇基到華豐煤礦任職,經過艱苦努力,使洋人斷言"華人在此再也開不出煤"的礦井復活。
1943年8月, 徐肇基參加八路軍,在渤海兵工廠工作。由於日偽軍封鎖,製造彈藥用的硫酸奇缺,兵工廠領導讓徐肇基主持辦廠生產硫酸,再用硫酸製取硝酸。在製造硫酸過
程中,爐子冒出的化學氣體常把工人熏倒,他查出原因後,改造工藝設備,改送氣法為抽氣法,保證了工人的安全,提高了硫酸產量。由於缺少汽油,戰場上繳獲來的汽車無
法使用,徐肇基反覆實驗,用土法煉出了汽油。
1948年8月7日,徐肇基在渤海軍區兵工廠病逝,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參考資料
- ↑ 個人簡歷網
- ↑ 1965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搜狐, 2014-06-27
- ↑ 師從著名作曲家秦詠誠、劉念炬、桑桐等教授,搜狐, 2014-06- 27
- ↑ [http://2014.sina.com.cn/news/ 廣州軍區戰士歌舞 團從事專業作曲40餘年],搜狗百科-baike.sogou.com/v... - 20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