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得其所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得其所哉》-(dé qí suǒ zāi)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或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稱心快意的情緒。

  • 【成語解釋】: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 【成語簡拼】:dqsz
  • 【成語字數】:4個字
  • 【感情色彩】:得其所哉是褒義詞
  • 【成語結構】:動賓式
  • 【成語年代】:古代
  • 【常用程度】:常用
  • 【成語示例】:他的庶務!掌柜的當庶務叫作「得其所哉」。老舍《老張的哲學》十四
  • 【成語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指得到所需要的[1]

近義詞

各得其所、求仁得仁

反義詞

亂點鴛鴦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小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譯義

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政治家,他從政二十多年,把鄭國治理得很有成績。關於子產,流傳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據說有一次,有人送了一條活魚給子產,子產便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養在池塘里。

那人表面答應後卻把魚煮來自己吃了,並回稟子產說:按照您的吩咐,我把魚放到了池塘。剛放進池塘里時,它還要死不活的;一會兒便搖擺着尾巴活動起來了;突然間,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於產說:「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

那人從子產那裡出來後說:「誰說子產聰明呢?我明明已經把魚煮來吃了,可他還說『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

擴展

孟子.萬章篇上》載: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春秋時,有人送給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63030鄭大夫子產幾尾活魚,子產叫主管池塘的人養在池塘里,那人把魚吃了,回來報告說:魚剛放進去時,不大舒展,過了一會,漸漸活躍起來,游來游去,最後悠然自得地鑽進深水去了。子產說:得其所哉!原意是魚得到了適合的場所,後用來表示事情安排得當,合乎人的心愿。

老舍《老張的哲學》一四他的庶務!掌柜的當庶務叫作得其所哉!述賓 得到滿意的境地。《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也形容正好恰當。張賢亮《小說中國》:只要他(她)能在這種環境中有路可走,他(她)也會感到褒義。用於描寫舒適合宜。各得其所 如魚得水懷才不遇 明珠暗投。[2]

視頻

得其所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