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冰現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egelation。原圖鏈接

復冰現象(英語:Regelation),又稱膠凝,是在壓力下熔化並在壓力降低時重新凍結的現象。實驗通過在一根塊上纏繞一根細絲,並附上沉重的重量來證明膠凝。施加在冰上的壓力會使冰緩慢地局部融化,從而使金屬絲穿過整個塊體。壓力釋放後,導線的軌道將重新填充,因此即使導線完全通過,冰塊也將保持固體。

條件

復冰現象的實驗對於在-10°C或更低溫度下的冰來說是可能的,雖然本質上有效,但導線穿過冰的過程細節很複雜。[1] 這種現像對於高導熱率的材料(例如銅)最為有效,因為需要將熔化潛熱從頂側轉移到下側以提供熔化潛熱。

過程

簡而言之,將冰由於施加的壓力轉化為液體,然後在壓力消除後又重新轉化為冰的現象稱為膠凝Regelation,是由Michael Faraday所發現。它僅對具有冰性質的物質(例如冰)發生作用,因為這些物質的熔點會隨著外部壓力的增加而降低。熔點的冰落入由0.0072°施加下的壓力每個附加大氣壓。例如,冰在-4℃下融化需要500個大氣壓[2]

對於遠遠低於其熔點的普通結晶冰,表面附近的原子會有些鬆弛。對接近其熔點的冰的模擬表明,表層有明顯的熔化,而不是原子位置的對稱弛豫。核磁共振為冰表面上的液體層提供了證據。1998年,AstridDöppenschmidt和Hans-JürgenButt 使用原子力顯微鏡測量了冰上液狀層的厚度,在-1°C時約為32 nm,在-10°C時約為 11 nm。[3]

熔化原因

表面熔化可以解釋以下原因:

  • 溜冰者體驗到的冰低摩擦係數。
  • 易於壓實冰
  • 高冰面附著力

實例

甲冰川能夠發揮在其下表面的壓力足夠量,以降低它的冰的熔點。冰在冰川底部的融化使其可以從較高的高度移動到較低的高度。當空氣溫度高於的冰點時,液態水可能會從較低高度的冰川底部流出。

誤解

滑冰是膠凝的一個例子。但是,所需的壓力遠大於溜冰者的體重。另外,膠凝並不能說明人們如何在低於零(°C)的溫度下滑冰。雪球的壓實和製造是舊書中的另一個例子。同樣,所需壓力遠大於用手施加的壓力。一個相反的例子是,汽車在行駛時不會融化積雪。

最新進展

具有彈性,疏水性,熱穩定性的超固態皮膚可以覆蓋水和冰。和冰的表層的特徵在於相同的3450 cm ^ -1的HO拉伸聲子。在冰上既沒有液體形成的情況,也沒有冰層覆蓋水,但是超固態皮膚使冰滑滑並使水皮增韌[4]

壓縮下氫鍵(O:HO)鬆弛。壓縮可縮短和加強O:H非鍵,同時延長和軟化HO共價鍵,而負壓則相反 [5]

熔點與共價鍵的內聚能成正比。因此,壓縮會降低Tm。

相關文獻

  • 黃炎X.張X馬Z Z週W J.周和CQ孫氫鍵弛豫動力學:解決水冰的奧秘。配位化學評論2015. 285:109-165。
  • CQ Sun,化學鍵的鬆弛。化學物理中的Springer系列108。108.2014海德堡,807頁.ISBN 978-981-4585-20

視頻

Regelation of ice
冰的凝結
Regelation
復冰現象
Length of string sinks into ice due to regelation /Pressure/Physics
由於膠凝作用,繩子的長度沉入冰中/壓力/物理

參考資料

  1. 通過圓線加壓融化和冰化冰皇家學會會刊A:數學,物理和工程科學
  2. 氣象學詞彙:Regelation存檔 2006-02-25在 Wayback Machine,美國氣象學會,2000
  3. 用原子力顯微鏡測量冰表面液體狀層的厚度朗繆爾
  4. 覆蓋水和冰的普通超滑皮膚(PDF)物理化學/化學物理
  5. 孫長青,化學鍵的弛豫施普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