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興鐵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港溪鐵橋 原圖來源

復興鐵橋 原名: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

源由

北港溪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樑,是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北港糖廠,由北港製糖會社於西元1909年開工興建北港至嘉義間北港線糖業鐵路,「西元1911年8月30日通車,一併啟用北港溪木造橋,全長220公尺」。

經濟命脈

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糖公司北港糖廠)經營,交通嘉義北港間,始於明治44年(民前一年),採收期間運搬原料甘蔗,平時運肥料與工廠副品,後來連接縱貫線負起拖運農產品、生活用品等任務,嘉北線隨著北港朝天公宮新港奉天宮的香火鼎盛,而成為糖鐵的黃金路線,也是沿線居民出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 民國五、六十年時為嘉北線的黃金時期,尤其是每年的農曆元月至三月的進香期,每班列車載著滿滿的香客,最興盛時期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一天最多三十二班次;期中固定班次為二十二班,其餘十班為加班車),每日載客約五、六千人之譜,從明治四十四年(民前一年)開始到七十一年止,載運乘客足有七十二年歷史。 因軌距只有國際線火車的一半,俗稱為「五分仔鐵道」的糖鐵,隨著糖業的發展催促著南陽平原的開發,糖業運輸鐵道也成了南部沿線鄉鎮的重要命脈。

日糖北港線事故

西元1943年(昭和18 年)北港至灣仔內間北港溪木橋遭到沖毀,當時有列車經過遂翻落溪中,造成數十人死傷,為糖業鐵路客運史上最慘重的事故。斷橋後,在溪南設立「假北港臨時乘降場」(位於東石郡六腳莊崙子)作為應急,戰後改稱「南北港車站」。[1]

走入歷史

沿途的驛站聚集了地方居民的生活也建構並豐富地方居民的集體記憶。在五分仔全盛的運輸時期,全台的運輸距離比縱貫線鐵路長六倍之多。以嘉北線為例,他成為沿線居民出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由於客運成本不符,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十七日,最後一班糖鐵客運「嘉北線」走入歷史後,沿線鐵道荒廢、雜草叢生,目前僅新港鄉中山路至登雲路111巷間,由社區居民參與綠美化為綠地,並嘗試復原枕木鐵道、分軌器、警示器,展示內燃機火車頭、台車、蓬車、守車等鐵道文化原貌,提名為「鐵路公園」。


歷史建築

北港溪鐵橋停用後,地方文史工作者力推保存,於是雲林縣政府公告「北港溪鐵橋」為歷史建築。同年,「嘉義縣政府也決議通過將北港溪鐵橋登錄為歷史建築,命名為「台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可惜後來鐵橋橋墩遭洪水沖毀,隨即封橋,後來政府單位出資修復,但好景不常,常在颱風季節遭受洪水侵襲,沖斷鐵橋後,已不再修建。

在舊鐵道停駛後,政府曾經在87年想將復興鐵橋拆除,最後在地方文史團體的奔走下而保存下來。其中的一部份目前保留於板頭社區內,並位於古笨港考古園區旁邊,站在堤防上可以看到田園景色,而北港溪鐵橋的夕陽更是迷人,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到此欣賞晚霞。

登錄:九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召開本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決議通過將北港溪五分仔鐵橋登錄為歷史建築,本縣於九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告登錄,九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獲文建會備查通過。

相關影片

【2013.10.28】雲林重建復興鐵橋 預計年底完工 -udn tv

註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