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孢子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微孢子蟲微孢子門(Microsporidia或Microspora)的寄生蟲。主要寄生在昆蟲的消化道上皮細胞以及魚類的皮膚和肌肉中,也見於環節動物和某些其他無脊椎動物體內。感染的特點是病變組織腫大。

簡介

微孢子蟲(Microsporidium) 微孢子蟲具有微小的孢子(2~20公忽〔0.00008~0.0008吋〕),內含單一極絲以及具傳染性的孢原質。孢子被新寄主吞食後,蟲體進入腸道上皮並經由血液或體腔到達特定組織。在宿主細胞中生長發育並反覆進行無性分裂,每次產生兩個或更多的個體。最後,成熟的寄生蟲(營養體)經有性生殖產生合子,合子再產生新孢子。蠶微粒子蟲(Nosema bombycis)使蠶發生蠶孢子蟲病,蜜蜂微粒子蟲(N. apis)則在蜜蜂中造成微粒子病。 在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常發現感染微孢子蟲,也是引起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腹瀉的重要病原體。[1]

生理特點

其雖是真核生物,但與原核生物極為相似。 成熟孢子為卵圓形,其大小因蟲種而異,約為0.8~1×1.2~1.6μm,具折光性,革蘭氏染色呈陽性,姬氏或HE染色,着色均較淡,孢子壁光滑。電鏡下可見孢子壁由內外兩層構成,內壁裡面有一極薄的胞膜,細胞核位於中後部,圍繞細胞核有一螺旋形極管(或稱極絲)。孢子的前端有一固定盤(Anchoring disc)與極管相連,形成一突起,後端有一空泡。孢子母細胞呈香蕉形,一端較尖,一端鈍圓,大小為3~5×4~8μm,HE染色,細胞核位於蟲體中部呈深紫紅色,核與外膜之間有管狀物,着色較淡。

消化道微孢子蟲感染是由於成熟孢子被吞入後侵入腸壁細胞所致。其它部位的感染則是微孢子蟲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後,通過血循環而到達不同部位。當孢子受到刺激後,其極管伸出,刺入鄰近細胞,將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質注入新的宿主細胞而使其感染。隨着其在宿主細胞內生長、增殖,逐漸向周圍細胞擴散或經血循環播散至肝、腎、腦、肌肉等其它組織器官。

不同的微孢子蟲的發育周期雖有不同,但都由裂體增殖開始並擴散到其它細胞,然後是孢子增殖,且都在同一宿主體內進行。一般3~5天為一周期,無有性生殖期。有些微孢子蟲是在宿主細胞胞漿中的納蟲空泡內生長繁殖,有的則直接在宿主細胞胞漿中生長。[2]

生物學分類

微孢子蟲(Microsporidium)屬微孢子門微孢子目。迄今從人體中至少已發現有5個屬的微孢子蟲,它們是匹里蟲屬(Pleistophora)小孢子蟲屬(Nosema)腦炎微孢子蟲屬(Encephalitozoon)、腸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屬(Enterocytozoon)微孢子蟲屬(Microsporidium)。微孢子蟲分布很廣,以往已知是一種動物病原體,80年代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它具有感染人的能力,引起微孢子蟲病(microsporidiosi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