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經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格印經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德格印經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於1729年,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000餘平方米,坐落在德格縣城(更慶鎮)文化街。
德格印經院,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009年作為傳統技藝的德格印經院雕版印刷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產業代表名錄[2]。
歷史淵源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德格,有座佛教薩迦派的寺廟更慶寺。更慶寺內有個印經院,名叫德格印經院一它的全名叫「西藏文化寶庫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寶庫印經院」,也稱「德格吉祥聚慧印經院」。據藏文《德格世德頌》記載,印經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卻吉·丹巴澤仁(1689~1750)創建。始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1729年,在八邦寺大喇嘛司徒·卻吉窮乃(1700~1774)的鼓勵下,卻吉·丹巴澤仁在他52歲時決定修建德格印經院,到他61歲去世時,印經院尚未建成。他死後,他的兒子彭措登巴·索朗貢布和洛珠加措3人繼承父志,繼續擴建印經院,經16年才告竣工,後經歷世土司擴建,終於達到後來的規模。
構造獨特
印經院構造獨特,紅牆高聳,綠樹婆娑,幽靜壯觀。靠大門一側為一樓一底,正房則為二樓、三樓,參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築風格。院內分藏版庫、紙庫、曬經樓、洗版平台、裁紙齊書室及佛殿、經堂等。藏版庫大小共6間,約占整個建築面積的一半,印書操作也在其中。藏版庫中排列着整齊的版架,書版分門別類地插滿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這是「德格巴爾康」的特色之一。
書版規格有許多種,最大的長110多厘米,寬70厘米,厚約5厘米;最小的長約33厘米,寬僅約6厘米。到18世紀80年代末,全院有書版21.75萬塊,每塊刻兩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個音節計算,其字數總計約2.6億字,規模宏大。
藏書豐富
德格印經院以藏書豐富,門類齊全。各教派兼容並蓄著稱於世。創始人丹巴澤仁雖信奉紅教,但他井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經典。這使德格印經院超過其他幾個印經院,形成特色。
最初搜集書稿時,在司徒·卻吉窮乃幫助下,派出大批有學問的人到西藏的桑耶、欽普、納塘、夏魯、薩迦、拉薩、阿里等地遍尋手抄本或木刻印本,然後延請著名學者曲格旺曲等人認真分類校勘定稿。定稿後,由精於藏文(楷體)書法的數十人繕寫書版,並由幾位學者核審;然後由數百名經過培訓、挑選出來的能工巧匠刻版,再由學者校對。經過4次反覆校對,確認無誤後,又經過對經版的複雜細緻的防腐、防裂等技術處理,一塊經版才算製作完畢。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規定十分細緻、嚴密,完成的經版字跡清晰準確,經久不變。
院內規定
由於氣候關係,每年印經時間只有半年,從藏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間,人們可到印經院朝拜書版,稱為「巴爾恰東」。
印經院規定:《大藏經》一律用朱墨(硃砂研細、攙膠,成紅墨)印刷,以示尊敬,其餘用黑墨。印刷時,一人來回奔走取送書版,另兩人相對而坐,書版署於兩人之間,一人用擦板蘸墨塗版,一人放紙,用磙筒一滾、揭下,一頁書當即印成。根據熟練程度和印書份數多寡,每天每組印700至1000多頁不等。印好的書頁晾曬在各組固定區域的繩子上,干後收起,交給巴仲,由巴本(印經院總管)等3人進行最後一次檢視校對,質量合格的,才能送齊書室理齊、磨平,四周塗上紅色,綑紮起來,即為成品。
印書用的紙,是專門採用一種叫「阿交如交」的草根皮製成的。這種紙韌性強,蟲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壞。造紙工藝基本沿用漢族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術。在舊社會,土司轄區內造紙戶有100多家。古澤、色格、聶曲、龔埡、卡松渡等地也有少量的造紙戶,年可造紙10萬多張(每張面幅大於機製紙的對開面),全部送交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成立260多年來,院藏書版基本完好。它不僅以兼容並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聞名於世,而且也以其收藏各類印版的數量豐富、內容完備,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說最多時藏有經版30多萬塊。清末,德格土司家多古森格兄弟爭奪王位。在混亂中,多吉森格之妾瑪趁機偷走一部2萬多塊書版的《寶庫》,賣給了噶舉派的八邦寺。這是唯一的一次較大損失。
視頻
德格印經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名單通知,文博在線
- ↑ 德格縣文旅商融合:發展民族文化產業 助推脫貧攻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