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清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清窯,東晉至南朝中國南方自成系統的民窯。該窯不見於記載,其來源可以上溯至東漢,成熟的燒制技術則始於東晉,在南朝衰落,僅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此後在周邊地區雖有延續,但品質每況愈下,至宋末徹底消失。德清窯分布很廣,核心窯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德清窯主要出產黑色陶瓷,兼燒青瓷,是已知的最早燒制黑瓷的窯場之一,在中國青瓷的發展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德清黑瓷釉色上佳者色如黑漆,釉面瑩潤[1]

陶瓷特色

  • 造型古樸,比例勻稱。
  • 德清黑瓷的燒製溫度已經很高,因此素胎的瓷化程度較高,已達到了現代工業要求的結晶標準。
  • 釉料製作精良,經過化驗含有8%的三氧化二鐵,,故而在燒成後,釉面色黑如漆,有細小開片。同時因為高溫熔融狀態下釉層垂流,釉面在底部有堆積現象。

簡介

德清窯在今浙江省德清縣,故名。窯址在德清縣境內已發現幾十處之多,是以黑瓷與青瓷兼燒,以青瓷為主而以黑瓷聞名的古窯場。是浙江地區最早發現黑瓷產地之一。燒造歷史較長,上溯商周,歷經漢、六朝直至唐宋才停燒,影響很大。

該窯 產品特徵:

品種:所燒黑瓷和青瓷,造型大體相同。產品有、碟、盤、耳杯、盤口壺、雞頭壺、唾壺、虎子、香爐、罐、盒、燈和盞托等,造型風格與婺州窯、越窯相似。特色產品有直筒形小 蓋罐、扁圓形蓋盒和茶盞、淺盤形盞托配套的新型茶具等。為其它同期瓷窯少見。造型風格與越窯相似。

胎土:黑瓷胎中含量較高,普遍呈磚紅、紫色或淺褐色。青瓷胎一般呈深淺不一的灰色或紫紅色。胎體外普遍施有化裝土。

釉質:黑瓷釉色精者色黑如漆、釉層較厚、釉面滋潤;粗者釉色呈黑褐或黃褐色。青瓷釉色有青綠、青黃、和豆青色,釉色較深,有較好的光澤。

裝飾:裝飾簡單,黑瓷僅在器物口沿或肩腹部劃幾道弦紋,青瓷一般只飾幾點褐彩[2]

視頻

德清窯 相關視頻

-德清窯雞首壺
德清窯:中國最早生產成熟黑瓷的窯口

參考文獻

  1. 德清窯陶瓷史上的「黑美人」,雅昌藝術網,2011-10-12
  2. 德清窯的黑花釉,新浪博客,200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