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魯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德魯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研究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分析了管理的環境,明確了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必須首先解決的認識問題。最終告訴大家:有效性是必須學會的,也是可以學會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管理者?誰是管理者?管理者工作中面臨的有哪些現實問題?有效性是可以學會的嗎?」等等。德魯克以其卓越的睿智告訴人們: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效率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高級管理人員才是管理者,所有的負責行動和決策而又是有助於提高機構的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象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管理者面臨的現實問題

1、管理者的時間一般容易「屬於別人」;而非自己。他的時間經常被別人占用,而他的計劃也經常被公司重要的客戶、政府高級官員或自己的上司的電話所打斷。

2、管理者除非採取積極行動去改變他們所生活和工作的現實,否則他們只好繼續這樣「工作」下去。

3、只有當別人利用管理者的貢獻出來的東西時,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通常,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最密切相關的並不是他直接控制的人,而是在其他領域中工作的人。

4、管理者在組織之內,但是他如果要有效工作,還必須努力認識組織以外的情況。但是他身處組織內部,很難得到組織外部情況的原始資料。

德魯克說:「這四個現實問題,是管理者所無法改變的。它們是管理者存在的必要條件。但是,管理者因此必須要設想到,如果他不經特殊努力學會有效性,他將成為無效的管理者。」

組織對管理成效的要求

一般組織對管理成效的要求通常表現在三個方面:

(1)直接成果。

(2)樹立新的價值觀以及對已確定的價值觀不斷確認。

(3)培養與發掘組織未來所需的人才。

如果在這三方面中缺少任何一方面,組織就會面臨沒落甚至垮台破產。因此,管理者若想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成效,對組織有所貢獻,就必須從這三個方面着手。通常,組織的直接成果總是很容易看出的。對於企業或公司來說,直接成果就是銷售額、利潤等經濟成果,而直接成果在這三方面中是最重要的。

一個組織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內部管理就會發生混亂甚至發生癱瘓解體,因此管理者需要樹立組織明確的價值觀並對它予以反覆確認。在企業中,管理者為組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時是通過加強技術指導,有時是通過確定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有時也是通過幫助客戶購買到性價比最好的產品及服務來實現。

一個管理者要想實現對組織的貢獻,自然也少不了第三個方面,即培養與發掘必要人才。如果一個管理者不能經常更新其人才資源,導致組織未能不斷充實人才儲備量,管理者的貢獻必然會大打折扣,組織也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一個管理者要衡量自己對組織的貢獻大小,要實現對組織有所貢獻的目標也必須首先從以上三方面着手。

有效的管理者必須養成五種思想習慣

德魯克通過自己的研究和觀察,提出了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所需要的條件,他認為要成為有效的管理者必須養成五種思想習慣:

1、正確地統籌時間

知道把時間用在什麼地方。管理者應該清楚,自己掌握支配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他們必須要利用這點有限時間進行系統的工作。

關於利用時間,他提供了簡便易行的辦法:記錄時間、安排時間和集中時間。把管理者對時間的分配情況記錄下來,然後問一下這樣的問題:「這件事如果根本不做,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如果沒什麼,就不去做。「哪些事是可以讓別人辦,效果也一樣好的?」如果有,就安排給別人。「我是否浪費了別人的時間而無助於發揮人家的有效性?」如果有,減掉這樣的事。

而減少時間浪費,就是要找出

(1)由於缺乏制度或遠見而造成的時間浪費;

(2)人浮於事造成的時間浪費;

(3)組織不健全帶來的時間浪費(表現為會議太多);

(4)信息失靈造成的時間浪費。

對於利用時間更為重要的,是要善於集中利用可供支配的「自由時間」。

2、把力量用在獲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

有效的管理者要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獲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在開始一項工作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問題的:「人們要求我取得什麼成果?」,而不是像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管理者那樣,從要做的工作開始着手。

3、 工作建立在優勢上

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優勢上——他們自己的優勢,他們的上級、同事和下級的優勢,以及形勢的優勢,也就是建立在他們能做什麼的基礎上。他們不把工作建立在弱點上。配備人員,要用人所長,看他是否具備完成這項任務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看他是否讓自己喜歡。當然,還要運用上級的長處,來為提高自己的有效性服務。他們不着手進行他們不能做的事。

4、把精力集中於少數主要領域

有效的管理者把精力集中於少數主要領域。在這些領域裡,優異的工作將產生傑出的成果。他們給自己定出優先考慮的重點,並堅持重點優先的原則。他們知道,他們只有將首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不做,別無選擇。否則,將一事無成。

集中精力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重要秘訣之一。管理者必須善於集中精力,堅持把最重要的事情優先完成。其實管理者如果真能定期地對計劃和各種活動進行審查,把那些不再有效益的陳舊任務加以刪除,那麼即使是最頑固不化的官僚機構,也能極大地激發創造性,實現有益於企業的創新。

5、做有效的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做有效的決策。有效管理者知道,這首先是個有關系統的問題——按適當的順序採取適當步驟的問題。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常常是根據「不一致的意見」作出的判斷,而不是建立在「統一的看法」基礎上的。他們也知道,快速作出的許多決策都是錯誤的決策。所需要的決策,為數不多,但卻是根本性的決策,所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管理者必須明白,管理者工作的最終產品是決策和行動,而不是知識和洞察力,其中最關鍵的是決策。作出有效決策的三個步驟:

(1)掌握事實。有效管理者應當識別市場機會和產品的真實成本、各個職位的潛在貢獻以及具有經濟意義的成本中心。

(2)有目的配置資源。在這一步里,有效管理者將根據他對業務目標的預期來配置資源。為此,他要知道目前公司的資源是如何配置的,是怎樣分配到產品線、崗位設置、員工支援活動和各個成本中心裡去的;而將來應該怎樣配置以支持能夠創造業務機會的經營活動,以及應該採取一些什麼樣的步驟將資源從現在的配置轉向應該的配置。

(3)優先決策。有效管理者在決策時,必須遵循優先決策的原則,即首先要保證最有可能贏得機會和業績的業務領域獲得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是最充分的資源。在這一要求得到滿足之前,不要考慮其他業務。

德魯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研究,在很多組織中被廣為宣傳和推廣,在實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