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壁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室壁瘤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心室壁瘤(心室壁瘤)一般指室壁瘤
冠心病患者大面積心肌梗死後,梗死區域出現室壁擴張、變薄、心肌全層壞死,壞死的心肌逐漸被纖維瘢痕組織所替代,病變區薄層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臟收縮時喪失活動能力或呈現反常運動,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常見於左心室。
病因
室壁瘤的病因90%以上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關,其他少見原因包括創傷性室壁瘤、Sarcoidosis病、先天性室壁瘤、Chagas病等。
分類
1.按病理解剖分類
(1)真性室壁瘤,急性心肌梗死時,梗死心肌組織壞死、室壁變薄、收縮力喪失,心肌在癒合過程中被結締組織替代,形成薄弱的瘢痕區,心臟收縮時此區呈反向運動,膨出呈袋狀、囊狀或不規則狀,腔內無肌小梁,與周圍正常心肌組織界限清楚。在心臟收縮與舒張期均見膨出,則稱解剖性真性室壁瘤;如梗死區心肌不是完全性壞死,癒合過程中僅局限性纖維化,與周圍正常心肌組織界限不清,腔內可見肌小梁結構,這種膨出只在收縮期出現,則稱功能性真性室壁瘤。
(2)假性室壁瘤,心肌梗死急性期,室壁破裂,破口周圍由血栓堵塞或粘連,瘤壁由心包膜組成,假性室壁瘤與真性室壁瘤的本質區別是心臟已破裂。
2.按病程分類
真性室壁瘤又分為急性和慢性。
(1)急性室壁瘤多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形成。常在心肌梗死發病後24小時內形成,易發生心臟破裂。
(2)慢性室壁瘤指在心肌梗死癒合過程中,梗死區逐漸被結締組織替代,形成纖維瘢痕組織。多數學者認為,心肌梗死發生15天後的室壁瘤為慢性室壁瘤,也有把真性室壁瘤分為急性室壁瘤和陳舊性室壁瘤,並認為後者是由於急性室壁瘤隨炎症的修復而瘢痕化形成的。
臨床表現
1.常見症狀: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氣促。
2.反覆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常為難治性的。
3.X線胸片室壁瘤處可見鈣化,心臟不同角度x線片,可見左心緣有局限性膨降,但瘤體較大呈瀰漫性膨出時,應與左室增大鑑別。
4.二維超聲心動圖或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發現左室節段性收縮期反常膨出。
在對患有室壁瘤患者進行心臟觸診時可以感覺到到雙重搏動,可以對室壁瘤進行輔助檢查。
治療
外科手術切除室壁瘤是最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但室壁瘤手術難度大、風險大、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高,對術者及其團隊水平要求高。
預後
室壁瘤嚴重影響心臟功能,不積極治療,患者最終會因心力衰竭等原因死亡。
參考文獻
- ↑ 【每日積累】漢字的概述?漢字的特點是什麼?,搜狐,2021-06-26
- ↑ 中國書法:一門古老的藝術!,搜狐,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