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理平衡一詞可謂是中國人獨創的心理學術語。 在西方心理學與心理諮詢的詞彙當中,是沒有psychological balance這一術語的。[1]其實「心理平衡」就是指人們用升華、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來調節對某一事物得失的認識。[2]
中國人之所以用「心理平衡」一詞來形容這一心理調節過程,大概可以歸結到中國人思維中的陰陽對立、福禍轉換的「文化基因」上。千百年來,中國人在看待個人的榮辱得失時,深受老莊之道家思想的影響,故很講究內心的平衡之道。所以,中國人用"心理平衡"一詞形容自我的心理調節絕非偶然,也十分貼切。
簡介
「心理平衡」一詞可謂是中國人獨創的心理學術語。
來源
其實,心理學中常用的內向、外向的概念,就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讀了老子《道德經》之後創造的,其中即含有陰陽平衡之意。
影響及意義
心理,人的思維、內心活動。心理平衡:內心世界的和諧狀態。人的心理平衡與否,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聯合國衛生組織曾講,心理健康是人類21世紀最嚴重的問題。《黃帝內經》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所以醫病先醫「心」。現代醫學也發現,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壓抑有關。緊張、憤怒、敵意等不良情緒容易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易患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思維活動就是大腦思考,思考會使大腦分泌出荷爾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β-內啡肽等。如人氣惱發怒情緒緊張,大腦就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毒性荷爾蒙則易引發疾病。如把事情多往好處想、心情舒暢,人腦就會分泌出強身健體的益性荷爾蒙。已知引起人們快樂的益性荷爾蒙有20多種,最強烈的益性荷爾蒙是β-內啡肽,它的快感效力是毒品嗎啡的5—6倍。大腦能夠分泌如此快感的物質,是否意味着:心地善良做好事——產生益性荷爾蒙;貪婪縱慾做壞事——產生毒性荷爾蒙。
科學解讀
科學家認為:開心的「笑」可能是最好的平衡機制。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所有的「保健「措施。真正發自內心的「歡笑」能夠產生「益性」荷爾蒙。如果人是快樂的,大腦就分泌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益性」荷爾蒙;若人整天焦躁不安、怒氣攻心,大腦就會產生「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毒性」荷爾蒙。一個人如果做了有損他人、有損社會、招人怨恨的事情,雖因證據不足一時無法懲處,但他自己內心的「良知」就會自我譴責並矯正這種惡行——大腦分泌出「毒性」荷爾蒙,導引他吃睡不香,煩躁不安、走向瘋狂。一旦悔改,大腦就會立刻作出相應調節直至消除症狀。此時他人也就得到了自我解放。
研究表明,促成以上反應的也有電磁波與人體生物電的交流。我們的身體就象無線廣播或電視台有多個頻道,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頻道,意念對人體的調控,一是靠神經細胞內的生物電脈衝和神經細胞間的化學介質,通過神經纖維傳輸信息實現調節;二是靠腦電波、電磁場,以「無線電波」的方式對人體進行調控。現代科學對人類大腦的四種電波:b波(覺醒時),a波(閉目安靜時),q波(瞌睡時),δ波(深睡時)已有深入的研究。人腦接發b波(8—13赫茲)時,身心處於最佳平衡。
思考
明確目的
心理平衡目的是為了很好地生存。而生存的關鍵是時間。一般人一生的時間:
(1)如果人活100歲,理論時間為36500天,浪費5天/年。那自由支配時間為:28天×100歲 == 2800天。(2)一般過了70歲,健康狀況會有所下降,因此,人一生實際自由支配時間為:T = 2800天 — 28天×70歲 == 1960天 (3)如您已經愉快地度了n年,則剩餘自由支配時間為:28天×(70 - n)歲 == ?天
人的一生就這麼一點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何把握利用好這點時間是人生大智慧。那還有什麼閒情自尋煩惱。另:沒有人辦不了事,可人的一生又能與多少人交往?
全世界有60多億人,中國有13億人。如每人交往:1、能直呼其名者約 6000人。 2、有一次聚餐者 5000人。3、有三次以上相聚者 3000人。4、有公務來往者 1500人。 5、大觀點基本一致者 1000人。 6、有一次經濟來往 600人。7、能緊密合作 300人。8、熟悉其家人者 200人。9、天天一起上班見面者 100人。10、能如知己者 36人。11、 患難之交 24人。12、生死之交 8人。
一個人一生受時間、空間和精力所限,只能交往這麼多人。而有一次經濟來往的 600人才占世界人口的千萬分之一。是否應當好好珍惜?
踏實做人
保持「平常心」踏實做人。能夠在平常日子裡、平凡崗位上堅持做好每件小事的人難度更大。他們同樣是偉人!
精心做事
事情發生都是因果相隨、好來好走、悖來悖走。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免費的午餐。想發財、想當官、想出人頭地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卻不能走邪道。君子愛財、當取正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邪因必有惡果。
平常心
1、驚喜不會天天有,還是平常日子多。心血來潮一時易,成就大事源頭起。
2、人在平常心態下,腦電波在8—13赫茲之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
3、保持平常心,人就會心情舒暢,人腦就會分泌出增強體質的益性荷爾蒙——β-內啡肽。否則就會產生影響健康的毒性荷爾蒙。
4、能在平常日子裡、平凡崗位上堅持做好每件小事難度更大,他們同樣是偉人!
5、不能保持平常心往往會把事情辦糟。
方法
堅定信念
要堅信:正義一定勝邪惡!人要生存就必須信點什麼。首先應當相信父母、大自然的公平、公正。其次相信事物都是相對的。既然有不公平、不公正的人事,就一定也有公平、公正的人事!數量多少是另一碼事。第三要相信:因果相應。好人一定有好報。而且時間長短與償報多少成正比。如果沒有這個堅定信念,就很難做到心裡平衡。這也是各宗教、哲學、科學的共同特點——信任。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信,就會絕對化、就會精神崩潰走向滅亡。
克己服理
一事當前反求諸己。控制過度內欲、抵制不當外惑。尊重細節,小錯總也改不掉就是大錯。
堅定不移
鎖定目標、堅軔不拔、耐得寂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扎紮實實從小事做起。
總之,心理平衡與生理平衡同等重要,兩者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心理不平衡就會直接影響生理健康,生理不平衡也同樣影響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平衡」才是真正的健康。如果人們能夠達到心理平衡,就是把握了自體健康的金鑰匙。至於別人能否做到,則是不必多想自有因果相隨。但在原則問題上則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文難達意,書難盡意,言難逮意,行難表意,心難會意。——高長壽
主動權
所有健康長壽處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總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償功能才能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一切疾病都能減少。因此,誰掌握了心理平衡,誰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誰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動權。心理平衡並非心如古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種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華和心靈淨化後的崇高境界,是寬宏、遠見和睿智的結晶。
怎樣做到心理平衡呢?簡而言之就是三個「三」。
第一是三個正確 一是正確對待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難;二是正確對待他人,心中常有愛心;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常懷感激之情。這樣在社會交往和事業追求中才能給自己準確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觀準確,基本上處事就能夠比較得心應手,心理壓力就小。
第二是三個「既要」 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獻社會,又要盡情享受健康人生;二是既要懷殷殷報國志,在事業上力爭一流,又要有顆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於平淡;三是既要精益求精於專業知識,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閒愛好。這樣人的心境和情緒,認知和感覺才能有深度和廣度,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坦蕩蕩」而不「常戚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雲捲雲舒。忙裡有餘暇,登高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蔬食布衣琴書。
第三是三個快樂 一是順境時要助人為樂。助人是人生快樂之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在助人的過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華,心靈也得到了淨化;二是要知足長樂。俗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己有工作、有房子住、兒女也很好,沒必要和別人攀比,比是無止境的。因為幸福本無固定的標準,幸福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感受。一位哲學家說過:「生活像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樂,不能氣餒,有點阿Q精神。因為世上萬物,福禍相依,風水輪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都是正常的輪迴規律。逆境時意味着光明就在前面,正如巴爾扎克所說:「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覺保持永遠快樂的心境即是一門健康的科學,又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就看你是用「春風桃李花開日」的積極、樂觀利導思維看世界,還是用「秋雨梧桐葉落時」的消極、悲觀的弊端思維看世界了,同樣的事物結果可以完全不同,既可以「人閒桂花落」、「鳥鳴山更幽」,也可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既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也可以「無可奈何花落去」。心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主體的。
消除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總是難以避免的。如果不能處之泰然,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導致身體和精神上的疾病。心理醫生認為,要做到心理平衡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對自己過分苛求。古語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意會是每個人無法免卻的人生體驗,所謂世事論滄桑。如果萬事要求十全十美,那麼稍有瑕疵,必然要陷入自尋煩惱的泥坑。
二、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不能人人和你一樣,否則必須大失所望,心情壓抑、煩惱無窮。
三、疏導自己憤怒情緒。對一些挫折能瀟灑詼諧地一笑。這是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心境的最佳途徑。
四、偶然亦要屈服。在無損原則的前提下,對一些小事不要過分堅持,並作出讓步。
五、暫時迴避。
六、找人傾訴煩惱。
七、為別人做些好事。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不僅可以忘卻一些煩惱而且能獲得新的友誼。
八、不要處處與人競爭。人之相處和為貴,不要樹敵太多。
九、對人表示善意。
十、娛樂。這是消除心理壓力的最佳方法。
詳細信息
美國醫學專家研究發現,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緊張憤怒和敵意等不良情緒使人易患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而且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加速人體衰老過程。聯合國國際勞動組織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也認為,"心理壓抑 是20世紀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 現代生活中如何保持心理平衡,這是人們共同關心的問題。美國心理衛生學會提出了心理平衡的10條要訣,值得我們借鑑。
對自己不苛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目標定得太高,根本實現不了,於是終日抑鬱不歡,這實際上是自尋煩惱;有些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時近乎苛刻,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避免挫折感,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會自然舒暢。
不要處處與人爭鬥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與人爭鬥,使得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人際之間應和諧相處,只要你不敵視別人,別人也不會與你為敵。
對親人期望不要過高
妻子盼望丈夫飛黃騰達,父母希望兒女成龍成鳳,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當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時,便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別人迎合自己。
暫離困境
在現實中,受到挫折時,應該暫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打球讀書、欣賞等,待心境平和後,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思考解決的辦法。
適當讓步
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非原則問題方面無需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對人表示善意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為別人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誠摯地談談友情,伸出友誼之手,自然就會朋友多,隔閡少,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找人傾訴煩惱
生活中的煩惱是常事,把所有的煩惱都悶在心裡,只會令人抑鬱苦悶,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向知己好友傾訴,心情會頓感舒暢。
幫助別人做事
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不僅可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可以表現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和快樂。
積極娛樂
生活中適當娛樂,不但能調節情緒,舒緩壓力,還能增長新的知識和樂趣。
知足常樂
不論是榮與辱、升與降、得與失,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榮辱不驚,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極大的快樂。
離休人員
以良好的心態對待離退休
離、退休是一種自然規律,人到了離退休的年齡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真正放下工作抱負,讓年輕的人去接替自己的工作,使自己儘快溶於以消閒自在、鍛煉身體為主的的老年人群中去。
離退休人員心理平衡詩
離崗休閒何為貴,健身娛樂自陶醉。
不戀名利不嗜睡,不謀社會再分配。
無病無災少受罪,親人子女少拖累。
省卻社會保障費,利國利家最實惠。
參考文獻
- ↑ 宇宙自然社會人生都是平衡的個人圖書館
- ↑ 心理平衡應該怎麼保持呢快速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