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理過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理過程
原圖鏈接

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是指在客觀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發展的過程。

  • 通常包括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三個方面。
    • 認知過程指人以感知記憶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聯繫的過程;情緒情感過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某種態度的體驗;意志過程是人有意識地克服各種困難以達到一定目標的過程。
  • 三者有各自發生發展的過程,但並非完全獨立,而是統一心理過程中的不同方面。
  • 心理過程是指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也就是人腦對現實的反映過程。
    • 以知覺過程為例我們看到一個物體,先要用眼睛來接受來自物體的光刺激,然後經過神經系統的加工,把光刺激轉化為神經衝動,從而察覺到物體;接著要將看到的物體,從它的環境或背景中區分開來,最後要確認這個物體,並叫出它的名稱。
  • 心理過程指人的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
    • 具體地說,是指在客觀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時間內大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
  • 心理過程是心理活動的主要方面,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與意志過程三個方面,簡稱知、情、意。情緒、情感過程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反映。
    • 認識過程是基本的心理過程,情感與意志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
    • 當人以感知、記憶與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性質、聯系及其對人的意義時,是認識過程;由認識而引起人對客觀事物的某種態度的體驗,是情感過程;由認識的支持與情感的推動,使人有意識地克服內心的障礙與外部的困難而堅持實現目的的過程,則是意志過程。
    • 因其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故稱之為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是人與人之間思維差距的關鍵== 

  • 1、負面思維相比正面思維更容易實現---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總是處於負面思維時,負面結果更容易出現,而正面思維卻難以體現。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應當培養一種凡事朝正的思維慣性。
  • 2、目標廣而告之更不容易實現--心理過程來說,人的意志力絕不是他人監督得來的,與其廣而告之徒增壓力,不如灌入內心得以堅持。
  • 3、缺乏鍛鍊導致大腦遲鈍--心理學家發現,經常運動的人,他們的思維處理速度更快,簡單的運動也能強身健腦。
  • 4、偏見思維阻礙人生發展--當一個人把偏見當作事實時,就是在給自己的心理上了一把枷鎖。凡事全面多了解一些。
  • 5、別認為錢就是一切--心理學角度來看,金錢與幸福的關聯度其實很弱。給自己一個適當的目標更有意義。
  • 6、情緒決定了你的身體健康--一個容易發怒的人,心臟病的幾率更高,而一個不懂得溝通的人,則更容易出現脊椎問題。
  • 7、幻想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心理學家發現,約有80%的人認為幻想美好未來可以增強自己的行動力,實際上是一個反比。更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發生。
  • 8、你認為自己牛逼嗎?--真正有能力的人比較謙虛,而缺乏能力的人卻總是牛逼, 保持一顆學習的心遠比自負更加有益。
  • 9、早睡早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晚睡又不得不早起的狀態其實嚴重影響了情緒的穩定性以及負面思維的消除。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響,想要得到更加順心的生活,可能得從做基礎的睡覺做起。
  • 10、得到幸福感的渠道--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其實對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更加重視,因為凡事都是積累而來的,對幸福的感悟才是人生的真諦。[1]

患者得到腫瘤的五個心理過程

  • 大多數腫瘤患者在意識到自己罹患癌症時,往往會出現下述五個心理過程:1,否認隔絕、2,憤怒、3,交涉、4,抑鬱、5接受.
    • 1.否 認 隔 絕 --否認是個體一種常見的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不是病態的,他們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患者通過對現實的視而不見來逃避恐懼。否認可以説明患者應對急性狀態下的壓力、焦慮以保護自己,防止自我被壓垮。

    • 面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報告,在瞬間的大腦空白期之後,大部分患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不,不是我,一定是搞錯了。」
    • 他們拒絕接受惡性腫瘤的診斷,企圖以此來壓抑自己對身患惡性腫瘤的強烈恐懼與不安。
    • 2.憤 怒--面對無法改變的診斷,有些患者會出現怒不可遏、蠻橫無理等情緒反應。
    • 患者家屬、同室病友家屬、醫護人員特別是護士等與患者接觸機會比較多的人們均自然而然充當了患者發難的物件、被當作負面情緒的宣洩口。
    • 患者家屬在遇到此類狀況時,一般都能做到忍辱負重好言相對;但也有部分家屬會控制不住與患者發生矛盾與爭執,極個別家屬或會採取逃避面對的方式。
    • 非但不能幫助到患者,甚至會使他們倍加憤怒。
    • 3.交 涉--交涉,顧名思義「討價還價」。
    • 腫瘤患者在經歷了否認、憤怒等心理情緒掙扎後,往往會出現具有交涉心理特徵的階段;
    • 但這個階段的行為表現並不明顯,需要我們留意觀察深入溝通才有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交涉需要物件。
    • 患者首選的物件往往是老天爺(無神論者),上帝、真主、菩薩等(信教者)。
    • 4.抑 鬱--臨床上幾乎所有腫瘤患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有時甚至會採取極端的消極行為。
    • 5.接 受--腫瘤患者在經歷了否認、憤怒、交涉、抑鬱後基本都能進入到接受階段(以上五階段發生順序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不是固定不變的;
    • 有時也會出現兩種以上同時存在的現象)。[2]

參考來源

  1. 心理學了個啥. 這10個典型心理過程是人與人之間思維差距的關鍵. 每日頭條. 2017-09-19 [2020-07-15] (中文). 
  2. 蔡敏珊. 腫瘤患者的五個心理過程. 中山市中醫院. 2019-05-05 [2020-07-1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