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壓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臟壓塞是一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心臟壓塞是指心包腔內液體增長的速度過快或積液量過大時,壓迫心臟而限制心室舒張及血液充盈的現象。心臟壓塞常見的病因有腫瘤、心包炎、尿毒症、心肌梗死、心導管操作,胸部挫傷或鈍器傷也可引起心臟壓塞。典型的臨床表現為急性循環衰竭,動脈壓下降、脈壓變小甚至休克。慢性心臟壓塞症狀不典型,表現為體循環靜脈壓增高,如頸靜脈怒張、奇脈等。心臟壓塞的治療有心包穿刺抽液、心包開窗引流等。
病因
根據心包腔內液體量增長的速度快慢可分為急性心臟壓塞和慢性心臟壓塞。
1.急性心臟壓塞
可見於急性心包炎、心包積血(心肌梗死後、主動脈瘤或夾層動脈瘤破裂)、胸部創傷(穿透性)及腫瘤等。
2.慢性心臟壓塞
見於特發性心包積液、結核性心包積液、心臟和心包腫瘤、黏液性水腫、心肌梗死後綜合徵,心包切開術後綜合徵、結締組織病、胸部放射治療後等。
臨床表現
1.症狀
急性心臟壓塞主要表現為心排血量顯著減少,亞急性或慢性心臟壓塞主要表現為靜脈系統淤血,兩者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有所不同,臨床表現有較大的差別。急性心臟壓塞,患者突發胸悶,呼吸困難,全身冷汗,極度煩躁、面色蒼白或發紺、神志不清,呈現休克或休克前狀態。亞急性心臟壓塞,患者有胸部壓迫感或胸痛,呼吸困難,噁心、腹痛或腹脹。
2.體徵
急性心臟壓塞時典型徵象為Beck三聯征:動脈壓下降、靜脈壓上升和心音遙遠。在亞急性心臟壓塞時,則表現為另一三聯征:心包積液、奇脈與頸靜脈怒張。
(1)脈搏細弱可觸及奇脈;血壓極低者,可觸不到奇脈。亞急性心臟壓塞患者中奇脈發生率為77%。但應與梗阻性肺部疾病、縮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和肺栓塞鑑別。
(2)動脈壓下降尤其是收縮壓下降,是本病的主要表現或惟一的早期表現。脈壓小於30mmHg,動脈血壓持續下降可呈現休克表現。凡原因不明低血壓或休克患者均應考慮心臟壓塞的可能。
(3)體循環靜脈壓增高出現頸靜脈怒張,呈現Kussmaul徵象;肝臟腫大,肝-頸靜脈回流徵陽性,腹水及下肢水腫等。急性心臟壓塞尤其是伴低血容量者或肥胖患者,上述表現可不明顯,而易漏診。
(4)心臟聽診表現為心率增快心音弱而遙遠。少數患者早期可因出現迷走反射而表現為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
檢查
1.超聲心動圖
是診斷心臟壓塞的首選檢查方法。即使少量心包積液(50~100ml)時亦能作出診斷。主要特徵表現為:①心包膜髒、壁層之間出現無回聲區;②右心室顯著受壓,右心室流出道變窄;③吸氣時,右心室內徑增大,左心室內徑減少,室間隔向左心室偏移,呼氣時則相反;右心室前壁可出現舒張期塌陷,右心房壁可出現收縮期塌陷徵象。④主動脈瓣開放時間縮短,心臟每搏量減低;⑤二尖瓣、三尖瓣與肝靜脈多普勒血流頻譜亦有相應的改變。
2.X線檢查
在X線透視下發現心臟搏動普遍減弱是急性心臟壓塞最主要的X線表現。而X線攝片,只有心包積液量超過250ml時,方可見心影向兩側擴大;積液量超過1000ml時,心影普遍增大,正常輪廓消失,呈燒瓶樣,且心影隨體位而變化。X線攝片檢查不適宜用於早期診斷,但有助於病因的診斷。
3.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對心臟壓塞診斷缺乏特異性。77%的心臟壓塞患者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少數患者可有P波、QRS波和T波的電交替,此與心臟跳動時左、右心室充盈量發生交替有關。QRS波群電壓降低,以肢體導聯最為明顯,但亦可無低電壓。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做出診斷。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