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臟日常養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進行心臟保衛戰,養護好自己的小心臟。

日常養護心臟的幾個小建議

警惕壓力過大,學會放鬆

當一個人壓力過大或長期侵擾身心時,心臟就會被「壓」出毛病。如坐立不安、容易流淚、對日常的瑣事力不從心、比平常更加猶豫不決、食慾大減、注意力難以集中、睡眠受到干擾等。學會放鬆技巧,平躺,雙臂輕鬆地置於兩側,深呼吸幾次。接着收緊腳趾頭部位的肌肉,數三下,然後放鬆,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不自尋煩惱,放鬆心情。

多吃複雜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複雜碳水化合物富含澱粉和纖維,到達體內後可以緩慢釋放能量。全麥食品、穀類食品、糙米、燕麥片、蕎麥和土豆都屬於複雜碳水化合物

警惕腹部的不適

當心肌疲勞、受損、心律失常等情況出現時,心臟無法獲取充足的血液。此時,一些人不會表現出胸悶、胸痛的典型症狀,僅出現腹痛、消化不良、腹脹,特別是年輕人,應當注意。

必須消除抑鬱情緒

抑鬱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是如果你的心臟不好,那就更要小心了。統計數字表明,1/4的病人在心臟病發作後會出現抑鬱情緒。所以患了抑鬱症,應儘快尋求心理幫助。

運動比減肥重要,心臟有問題也要適當鍛煉

經常鍛煉的人,心血管發病率較低。有心臟問題的患者絕對不是運動的「絕緣體」,心臟會從運動中獲益。你所要做的只是尋求專家建議,挑選適合的運動,循序漸進地進行。[1]

中西藥的用量控制

長期心悸、失眠或心絞痛,實屬心血不足、神不安之症。心藏神,主神明,應養血安神,而誤用鎮靜、擴張或盲目手術,必然造成依賴藥的局面。控制西藥的用量,考慮以副作用小的中成藥,諸如益安寧等中成藥;能極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定期檢查

如果你的年齡超過20歲,沒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則需要關注兩個重要的指標:血液中總膽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一般而言,總膽固醇水平低於5毫摩爾/升比較理想,5—6處於臨界狀態,存在一定風險。如果超過6,那麼你就要採取降脂措施了。

身體出現健康問題,大家最怕的無疑是患上腫瘤,但其實在慢性病中,心血管疾病才是位居首位,大約每5例中國居民疾病死亡中就有2例是因為心血管疾病,占總死因的比例超過四成,遠高於腫瘤或其它疾病。

更可怕的是

在我國據統計有2.9億人患有心血管病,他們隨時面臨卒中、心肌梗死、栓塞等致命風險。

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在早發的心血管疾病中有75%以上是可以預防的,甚至在心血管疾病發作之前,身體就已經出現很多「暗示」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及早識別出身體發出的「警報」,將風險降至最低。

這些情況下都可能是心血管問題

心血管疾病多為慢性疾病,也就意味着它從出現到發展成很嚴重的症狀,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發病歷程也比較緩慢,只要我們提早發現身體出現的一些「小毛病」,是完全可以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

胸悶、胸痛

這兩種症狀是心臟病最常見、最典型的早期症狀,多數心臟病患者表示,發作時胸悶可持續數分鐘而無法緩解,嚴重情況下會演變成劇烈的疼痛,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絞痛」,如果情況無法好轉,下一步極有可能就是心梗的發生。

心臟問題出現的疼痛往往是一種壓榨性的疼痛,常放射到左肩、左臂伸直輻射到左手的無名指,呈現陣發性,因此,莫名出現胸悶或胸痛一定要去醫院詳細排查心血管問題。

心律失常

如果發現心跳加快,可自測脈搏,如果脈搏跳動次數大於100次/分鐘,或者小於60次/分鐘,都屬於異常。

乏力

最近總容易感到疲勞無力,即便做一般的家務或者爬三層樓,就會明顯的感覺到心跳加快,或者胸悶、氣喘嚴重,這都是心臟功能儲備減弱的特徵。

出汗

莫名的出冷汗,或者即便坐着不動也會不停的出汗,這種情況是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缺血,或者是低血壓造成的,專家表示,這種出汗要與人體正常的代謝出汗相鑑別開來,比如運動完或者遇到興奮的事情,導致了出汗、心跳加快,這都是正常的。

這四種症狀都比較明顯指向於心血管問題,其實其它部位出現的疼痛或者不適,也有可能是因為心血管造成的,由於症狀容易混淆,常常被患者忽視或者漏診。

咳嗽

心血管問題導致的咳嗽一般晚上多見,平臥時比坐起時更加明顯,痰中一般帶有血絲或者粉紅色泡沫樣痰,或是由於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淤血,刺激氣道。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原因不一定是消化系統的問題,如果腹脹、噁心服用胃藥後無法好轉,最好查查心功能,有可能是因為右心功能衰竭引起。

下肢水腫

一般下肢水腫首先要懷疑腎臟,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心臟問題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到心臟,血腫中的水分滲透進身體的組織中,形成水腫,如果你在足背、腳踝、腳趾處用手指一壓都出現一個明顯的坑,要額外注意。

耳鳴、眩暈

我們內耳的微小血管對身體的變化最為敏感,因此當心血管異常時,可能全身還沒有症狀表現,耳朵內的微小血管最先開始產生變化,出現耳鳴、眩暈感。

紫紺

如果你發現口唇、鼻尖或者耳垂、指端的部位發紫,這是明顯的心肌缺血現象,一定要立即就醫。

少尿或性慾減退

男生如果出現少尿伴隨性慾減退,實際上並不是泌尿系統問題,可能是心臟功能受損間接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或靜脈壓力高,出現上述症狀表現。

愛護心血管,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起

專家表示,隨着我國每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防治形勢也一直不樂觀,且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很多90後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例子極為常見。「20多歲就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這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象。」錢孝賢教授說道。

主要是年輕人認為心血管疾病是一種老年疾病,和自己沒太大關係,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熬夜、三高食物、壓力大、肥胖……殊不知,這裡面每一個都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稍不注意,就會釀成大錯,提醒市民日常最好保持健康的飲食、正常的作息,規律的運動量,都能夠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在身上發病的幾率。[2]

心臟保養的日常小方法

髒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生命的一大「殺手」,所以,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是當務之急。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小方法就能保護心臟。

每天飲1杯綠茶對心臟大有裨益。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酸,可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和軟化血管。

心臟食物堅果 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每天吃3個核桃可使膽固醇下降,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蘋果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可及時清除體內代謝「垃圾」——氧自由基。

將鹽的攝入量減少1/3,可能會讓患心臟病的危險降低40%。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左右,但也要防止出現低鈉血症。

每天堅持午睡30分鐘,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30%。午睡可保護心臟健康,但不宜超過1小時,姿勢應採取頭高腳低位。

陽光可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可補充更多鈣質,陽光能幫助人們擺脫消極情緒,振奮精神,從而保護心臟。

每天堅持至少15分鐘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可使心臟肌肉強壯,心肺功能良好。

經常保持冷靜,不發火,會使體溫相對降低,使心臟搏動更穩定.

要有一份好的心情。笑一笑,百病消,別總是憂愁煩悶,對心臟不好。

心臟病人千萬不要過度勞累,心臟承受不來,就要鬧病了。輕體力勞動倒是可以做一些。休閒時,散散步,打打太極,挺好的。

請老中醫給開些養護心臟的中草藥,也可以食補,做點百合蓮子羹等,效果也很好。

要保證良好的睡眠,多休息,身體機能才能更好的恢復,千萬不要熬夜.

上衣口袋裡要常備有速效救心丸,並注意保質期,犯病時能及時服用,這點非常重要。

發病了,別拖着,心臟病一般起病都很急,心梗,心率過速等都可以導致昏迷,後果很嚴重。

人活在世界上,跳動的是一顆心臟。如果心臟出現疾病,那麼將會大大危害到人體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心臟病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要多加注意。多食用一些能夠養護心臟的東西。那麼都有哪些食物對心臟比較好呢?下面我們來講講心臟病患者吃什麼食物好。

中醫說心臟病患者吃什麼食物最好揭秘5種養護心臟的食物

紅棗

紅棗,我們都知道是可以補血的,它對心臟也有好處。紅棗,有有養胃健脾、益血壯身的功效。紅棗中含有環磷酸腺可以擴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能使血中含氧量迅速增強。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那麼供給心臟的陽氣也會增加,這就可以加速新陳代謝。紅棗有利於改善心肌營養,但是建議不要跟蔥、黃瓜、蘿蔔、動物肝臟等食物一起吃。

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可以維持血管壁的彈性。另外黑芝麻中還有豐富的α-亞麻酸,可以降低血壓、 防止血栓形成。黑芝麻的食用比較講究,其營養成分基本都藏在種子裡面,所以必須破殼吃才有效。

燕麥

燕麥富含亞油酸、B族維生素和水溶性纖維素,不僅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粥樣斑塊形成,還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因此,燕麥常被用來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黃豆及其製品

黃豆中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人體代謝體內的脂肪及膽固醇,保持心血管通暢。所以吃黃豆、豆漿、豆腐、豆豉等,都是可以保護心臟的。需要注意的是,黃豆和米飯一起吃的話,要煮久一點,以免烹煮時產生的多糖體引起腹脹。

魚類

通常都建議一周吃一到兩次魚類。比起大多數肉類,魚類中所含的脂肪和飽和脂肪酸比較低。魚類,特別是海魚中,富含ω-3脂肪酸,能夠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協助清除壞的膽固醇。吃海魚,還可以預防中風。

以上就是五種可以達到養護心臟作用的食物。心臟病患者需要注意有規律地進行飲食,切忌不能暴飲暴食,因為突然吃得太飽可能會誘發心臟病發作。最好每餐吃個七分飽或是八分飽就停下來,少吃多餐也可行。而且烹煮食物的時候,不要加太多鹽,以免發生水腫。

盤點最佳養護心臟的佳食物

燕麥

燕麥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並且含的糖分很低,從而能夠持續地給機體補充能量,並能夠使人產生長久的飽滿感,故現在已經成了一種減肥瘦身的流行食物。除此之外,它還能夠軟化血管,所以對於防治心臟病也是身手不凡。注意在食用燕麥時,好再同時吃一些葡萄乾、蘋果以及蜂蜜等食品,這樣既能夠增添一些風味,又能添加一些營養素,更增強了心臟的功能。

核桃

可能有人認為核桃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這對於健康會很不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核桃中所含的油脂絕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適當吃一些對於身體的健康有益無害。核桃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每天單獨吃1—2個,也可以放在粥內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食用。

豆腐

我們都知道,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能夠降低LDL(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飲食中如果有25克大豆蛋白,就能夠提供50——60毫克大豆異黃酮,這種黃酮類物質能夠顯著降低LDL水平,由此維護了心臟的健康。

菜豆

像眾多的豆類一樣,菜豆是一種低脂、高纖維的蛋白質來源,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並且糖的含量很低,也不含有膽固醇,所以是一種很適合心臟保健的食物。鷹嘴豆這種低脂、高蛋白豆類,也是一種補充營養的選擇,並且因為其味道甘美,可以與任何一種食物搭配食用。鷹嘴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鐵質以及維生素E等成分,對於保持心臟的健康與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麥

全粉大麥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與不可溶性纖維,對於防治大便乾燥十分有益。作為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大麥還能給我們提供大量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物質對於預防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發生,意義非同一般。

蘋果

蘋果是一種我們常吃的水果,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近美國的研究表明:經常吃蘋果或喝蘋果汁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得以明顯下降。這是因為蘋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這種物質能夠防治心臟的動脈硬化以及減少(壞)膽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從而降低了心臟發病的危險性。

香蕉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鉀鎂離子,其中鉀離子具有調節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利用蛋白質修復被破壞的組織,制約神經肌肉的興奮衝動以及保護血管、降低血壓和中風發生率等作用,鎂離子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有助於降壓及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並能防治各種心率失常。因而,凡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均應經常食用香蕉。

哪些食物是心臟雷區

對心臟好的食物我們平時要多食用,有一些對心臟有害的食物,我們也要了解

1、動物內臟,膽固醇太高,不利於心臟的健康。

2、海參,海參雖是補品的同時也是高膽固醇食物,只要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對心臟就沒有好處,為了我們的心臟健康,少吃或者不吃。

3、煙酒有害健康,自然對心臟也負擔重重,煙酒不光對心臟不好,對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有害無益。

4、咖啡也是心臟不喜歡的,咖啡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有害。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心臟停止,生命停息,生命可貴,我們需要好好珍惜,養護好我們的心臟,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有益健康的食物我們要經常攝入,對心臟有害的,我們要遠離。才能做到身心健康。

視頻

如何養護心臟的方法

3個養護心臟的動作,堅持下來的人,心臟都是最棒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