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問(二)(臨清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問(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心問(二)》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心問(二)

一直在想,心是什麼?

心是一個存在,是可以觀測自身和也可探究宇宙的存在;是由內可見自己,由外可看世界的第三隻眼;是可感受悲喜哀愁,又可救救贖自己離塵出世的明鏡……

心,若只見自己,未免狹隘淺陋,並且受制與情境流轉的支配;若,只見宇宙,又未免太游離出世,虛幻失真;一顆美好的心是能自由穿梭與內與外,得與失,悲與喜之間的!

最好的狀態是活好自身,又能超越自身;

如果說境遇是流動的風景,那麼心就是一面接受風景的鏡子。風景若無心可觸,只是空茫的存在,毫無意義;當相對了心的呼應迴轉,才有了真實的映照。

所以,這也註定世間一切,並不是由風景本身來決定,而是由映照它的心鏡來決定——心若微笑,那麼雨晦也會富有詩意;心若哭泣,那麼朗晴也會成芒刺……

而我深信,上蒼設計的一切流轉,決不是為了尋找收服的奴隸,而是為了磨礪出一顆心的智慧:由慢慢懂得,進而領悟,然後超越……

從出生到而立,我們不停的在看,在聽,在尋,然後我們終於看見了世界的一切真相:生與死,喜與樂,得與失,並立而存!

我們童年的歡喜漸漸冷卻,熱血漸漸平緩,一種寂靜的憂傷穿越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學會思考……

是從此及時行樂,抓住瞬息歡愉、得過且過呢?還是懂得珍惜,細細溫存、日日用心來過呢?還是能夠目光深邃的穿越一切存在,縱情豪放之時也能坦然應對一切的豁達呢?

這是三種選擇,也是三種生活的態度,決定他們的是心的深度。

第一種未免太膚淺潦草,永遠浮沉在歲月的泡沫之上;第二種未免太拘謹小心;第三種我覺得了一種收放自如的灑脫與大氣:享受該享受的,接受該接受的,無憂無懼!

這所有的境遇,造物主不就是為了讓我們能鍛煉出一顆出淤泥而不染蓮花之心嗎?

——身在命運之中,又不被命運所主宰:心境決定一切,而不是情境!

然後,心淨如水,映照一切自然悲歡:晨鼓暮鍾,流電驚雷,風霜雨雪……

而一切,落在心之明鏡中,一切皆風景,寂靜安然,泰然處之!

常想,這樣的心境又能從哪裡釀造而出呢?

其實還只是生活這河流吧,取之與水,用之與水!

不過這水的差異在於:從身邊的溝渠中取得,又讓之流淌歸回到浩瀚的大海而已。

每個人都會經受各種生活,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從這河流中讀到感受:有人看水,心中無感,熟視無睹,只是一種存在而已,一如空氣,活到麻木;有人看水,想溯游而下,盡情駕御這流水,活出夢想;有人看水,想做一片楓葉,優遊來去,活出詩意……

麻木的心,終將在命運中成為被支配的奴隸;夢想的心,終將挾一艘大船,穿梭在目標的征途,遺失過往的風景;詩意的心懂得記錄旅程的足跡,在險山的地方從容鎮定,在闊水的中央肆意暢遊,然後能一路享受這旅程的美好……

也一直在想,詩意是看出來的,還是被詩意的心意想出來的呢?

是生活本來就是美好如詩,還是因心映射而生?——是先有詩,後有意;還是先有意,然後才有詩?

想來想去,覺得是先有生活的流轉鍛造出意心,然後才能看到詩的吧?因為生活不可能都是美麗的,任何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那麼恰恰是經歷過殘酷和美好的糾纏之後,學會了取捨,學會了選擇:捨去殘酷,讓視線專注與美好,於是一切皆美!

一如悲觀者面對半瓶的牛奶,會說:還剩半瓶了;而樂觀者說:還有半瓶呢!

一樣的境遇,全然取決與怎樣的心!

你若有顆笑心,它就給你笑的模樣;你若是哭心,它就給你哭的模樣——境遇流轉,所遇非人,皆有不同的面目,看你的鏡子是白是黑,是陰是晴了:若是骯髒的鏡子,一切美景皆醜陋;若是陰沉的鏡子,一切都會蒙受陰霾;若是晴朗的鏡子,一切都將明淨如天……

那麼,境遇又怕什麼,看我用怎樣的心鏡去映射它才對;因為,不管怎樣的境遇,都將受控於我的心境之內。

而真正的自由是什麼,我想就是心的自由,可以不受制與外在的一切:垃圾在眼,心卻可以不見;磨難在前,心卻可以拋卻——一個人,若,隨時可以讓心抽離出眼前的一切,抽離出觸手可及的窘迫艱難,能優遊在虛渺空瀚的閒適中,那,不是擁有了最珍貴最高貴的自由嗎?

因為,心自由了,就是最終極的自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