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住一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憶住一師》 |
作品名稱: 《憶住一師》 創作年代: 晚唐著名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
《憶住一師》[2]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首聯點明詩題「憶」字。以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借指住一,既暗寫其不凡,又表達了仰慕之情。為了合乎格律,詩人將曉鍾加以倒裝,以「鍾曉」出之,此句寫詩人聽到京城的曉鍾後,聯想起住一所居山寺的鐘聲,想起久別的朋友。由於寺院的曉鍾對於塵世中凡夫俗子來說,既宣告着寧靜安詳的結束,又預示着喧囂熙攘的到來,往往最能打動人心,而感覺敏銳的詩人更能由此激起其內心的深層次體驗,回憶起過往的相關人事,因此,本詩的「鍾曉」意象也就能加入到對後世讀者影響深遠的唐詩鐘聲意象群落之中,成為唐代文學的一部分。尾聯從」憶」字着筆,寫兩人在前一年的冬季,聚首青燈古寺,品茗吟詩,圍爐夜話。以「爐煙」之「消盡」、「寒燈」之「晦」的物態變化來寫夜色深晚,從時間上久寫暢敘未眠之狀,表達兩人情誼之深。結句為一奇境宕出,寫兩人徹夜暢敘後清晨所見之雪景——饅天皆白,雪壓松枝,好一個銀色世界,好一個傲寫青松。這景色不僅表現環境清絕高潔,而且還富合着住一不染一塵的高潔出世形象。
此詩構思巧妙,其一表現為以東晉高僧慧遠作比,其二表現為景物烘托法運用得恰到好處,全詩除首句「別遠公」外,無一語言及住一,然而「爐煙」、「寒松」、「童子」、「雪松」及山寺曉鐘聲中無不有其人在。
詩詞正文
“ | <無事經年別遠公,
帝城鍾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 童子開門雪滿松。[3] > |
” |
— <《憶住一師》>,<古詩文網> |
譯文
我無端端離開「遠公」多年了,此刻長安城中清曉聞鍾令我回憶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來。住一師也許還在室中煮茗讀經,不覺煙爐中焚香已盡,寒燈也漸漸晦暗。外間童子見天色微明,便打開房門,不想夜來大雪,只見一片銀白,門前的松樹也披滿雪。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4]
李商隱通常被視作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李白、王維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但用典相對較多,有晦澀之嫌。讚賞李商隱詩歌和批評他的人,所針對的都是他鮮明的個人風格。
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會動盪不安,政治腐敗的晚唐前期。社會病態紛呈,矛盾重重。官宦竊柄,擾亂朝綱,牛李黨爭。勾心鬥角,人事紛紜,互相傾軋。
李商隱終生關心民生疾苦,在弘農縣尉任上,為活獄而不怕得罪上司孫簡,不怕丟官,足以顯示出他的熱血心腸和骨鯁氣節,此亦是政治品質之大節。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動讀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熱愛生活,關心現實與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創作出反映社會主流與本質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格調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
從李商隱的詩文中,我們便可以讀出他的人品來。[5]
視頻
參考資料
- ↑ 代李商隱《憶住一師》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搜狐網 [2019-08-26]
- ↑ 《憶住一師》賞析. 古詩文網
- ↑ 《憶住一師》詩詞正文. 古詩文網
- ↑ 李商隱簡介 古詩文網
- ↑ 李商隱簡介 . 中華英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