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忘不了家鄉的味道(江繼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忘不了家鄉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忘不了家鄉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忘不了家鄉的味道

在歲月的長河中,總有一種味道,如同靈魂深處的烙印,即使時光如何流轉,都無法被抹去,那就是家鄉的味道。這種味道,既是家鄉的氣息,也是童年的記憶,更是時間的低語、情感的紐帶。它以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牽引着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讓我感受到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呼喚與深深的眷戀。

家鄉的味道,如同一幅幅細膩描繪四季更迭的畫卷,每一季都飽含着美好的記憶與心靈的慰藉。在春日的畫卷中,家鄉的味道是那晨曦微露時,田野間輕紗般的薄霧,與遠處山巒的輪廓交織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畫卷中瀰漫着泥土的芬芳,還有露珠在上面輕盈跳躍的清新,以及萬物甦醒、競相生長的勃勃生機。小草,在春風輕柔的呼喚下,悄悄地從沉睡了一冬的泥土中探出嫩綠的腦袋,宛如被被大地母親溫柔撫摸後,害羞的孩子終於鼓起勇氣,窺視着這個既熟悉又新奇的世界。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它們的身上,每一片葉子都閃爍着生命的光芒,那是對春天最熱烈的歡迎。

春天的三月,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時候。放眼望去,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好像是大自然慷慨饋贈的金色織錦,鋪展在廣袤的田野上。其耀眼的金黃,不僅點亮了春天的色彩,更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散發出陣陣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這香氣四處飄散,吸引着蜜蜂與蝴蝶紛至沓來,翩翩起舞,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和諧。行走在這片油菜花海中,腳下是鬆軟的土地,耳邊是蜜蜂嗡嗡的聲音,眼前是無盡的金黃,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美麗的景象所包圍。此刻,放慢腳步,沉浸在這片美景之中,能感受到身心得到了極大的放鬆與愉悅。

轉眼間,夏日的畫卷仿佛被烈日點燃,以它那無與倫比的熱情,轟轟烈烈地舒展在家鄉的每一寸土地上。午後的陽光如同熔金般熾熱而耀眼,穿透樹梢,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幔。蟬兒們似乎也被這熱情所感染,它們藏匿在鬱鬱蔥蔥的樹葉間,不知疲倦地吟唱着夏天的歌謠,高昂悠長的旋律在空中迴蕩,久久不散。在這熱浪滾滾的天氣下,老冰棍和大西瓜是我們最喜歡的解暑之物。每當聽到一陣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和賣冰棍的吆喝聲,我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圍攏過來,眼裡閃爍着期待與興奮的光芒,手裡緊握着幾枚被汗水浸濕的硬幣,小心翼翼地遞上,只為換取那一根冰爽清甜的老冰棍。每年七月中旬,是自家種的西瓜成熟採摘的時候。當手中的刀輕輕落下,只聽「咔嚓」一聲清脆的響動,鮮紅的瓜瓤映入眼帘,汁液四濺。一口咬下去,清冽甘甜的滋味瞬間在口中爆開,讓人從內到外感受到無比的暢快與釋放。

當夜幕降臨,夏日的天空換上了深邃的綢緞,點點繁星鑲嵌其上,螢火蟲在田野間悄然登場。它們輕盈地飛舞着,小小的身軀散發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就像是夜空中遺落的星辰,為這夏夜增添了幾分夢幻與浪漫。而此時的稻田、池塘里,青蛙們也開始了它們的合唱。那「呱呱」聲此起彼伏,時而高昂激越,時而低沉婉轉,宛如一首精心編排的交響樂,為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韻律與靈動。

秋天,家鄉的味道是一幅絢爛多彩的畫卷,以它獨有的溫婉與豐饒,訴說着季節更迭的美妙。秋風帶着涼爽將夏日的熾熱漸漸帶走,留下一片片金黃色的波浪在田野間翻滾。陽光灑落其上,金光閃閃,仿佛每一粒稻穀都蘊含着太陽的光輝,閃爍着豐收的希望與喜悅。山林間,大自然以其無與倫比的筆觸,繪就了一幅層林盡染、五彩斑斕的秋日盛景。楓葉,以它那如火般熾熱的紅,肆意燃燒在枝頭,仿佛是大自然最熱烈的情感宣洩,點燃了秋的激情與夢想。每一片楓葉都是一簇跳躍的火焰,它們交相輝映,將整片山林裝扮得濃烈而奔放。松樹,以其獨有的蒼翠,傲然挺立,成為了秋日畫卷中一抹不可多得的堅韌綠意。它們用那永恆的綠色,展示着生命的頑強與不屈,為這多彩的秋天增添了幾分沉穩與厚重。枝枝丫丫的樹上,鳥鳴聲此起彼落,清脆悅耳,那悠揚的歌聲為這美麗的畫卷添上了最動聽的音符。

每到早上,晨曦初破,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輕盈地灑落在錯落有致的屋檐上,將青磚黛瓦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村邊的小河,也在這個季節里變得格外清澈,潺潺流水似乎在低語,講述着遠方的故事。而到夜晚,村莊便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月光如水,輕輕地灑落在地上,給周圍的一切披上了一層柔和的銀紗。家家戶戶的燈火透過窗欞,與天上的星星遙相呼應,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又祥和的畫面。

家鄉的冬天味道,是一幅幅用寒冷與溫情交織而成的畫卷。雪,是冬日最純潔的使者,它悄無聲息地覆蓋了整個村莊,給家鄉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紗衣。東方破曉時,天邊渲染着藍紫色調。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的寒意,輕撫着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屋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腳下是柔軟的積雪,每一步都伴隨着清脆的「吱吱」聲,那是冬日特有的樂章。樹枝上、屋檐下,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在陽光下閃爍着耀眼而純淨的光芒。此時,家家戶戶的煙囪緩緩升起裊裊的炊煙,那是母親們忙碌的身影在廚房裡為家人準備早餐的信號。那炊煙里夾雜着淡淡的柴火煙味,瀰漫在空氣中,讓人心生暖意。

午後,陽光變得柔和而溫暖。老人們聚在一塊,曬着太陽,聊着家常,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們在雪地里嬉戲打鬧,堆雪人、打雪仗,為這寂靜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動的色彩。大人們則忙着鏟雪、清掃,偶爾抬頭望向遠方,眼中滿是對來年豐收的期許。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享用母親精心準備的菜餚,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都是童年的溫馨與甜蜜。夜深了,萬籟俱寂,只有偶爾傳來的狗吠聲。躺在溫暖洋洋的被窩裡,享受着冬夜的寧靜與安詳。如今,家鄉的雪越來越少了,即便是到了深冬,有時也往往只見細雨綿綿,難覓雪的蹤影。

記憶中的家鄉,每年秋季瀰漫着紅薯特有的馥郁香甜。每當想起,心中便泛起層層漣漪。那紫色的紅薯,是我童年免於飢餓的守護者。它以多變的姿態滋養了我的身體——無論是融入飯粥中的軟糯香甜,還是蒸烤後的外酥里嫩,乃至變身為酥脆的薯條和薯片,都是我童年不可多得的美味。飢餓時,我總會挑選那表面光滑的紅薯,輕輕洗淨,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感受那份脆甜在齒間跳躍,至今仍能在心田激起絲絲甘甜。

記得那時的家鄉,夏季紅薯藤蔓如綠色的綢帶,纏繞在邊邊角角的地頭,小路旁、空地間,無處不見它們的身影。到了秋天,那一顆顆飽滿的紅薯破土而出,滿載着豐收的喜悅。收穫之日,家家戶戶洋溢着歡笑。面對堆積如山的紅薯,為防變質,大人們則在屋後山坡開鑿地窖,將這份甜蜜深藏於地下,等待來年依舊保持香甜如初。然而如今,當我重返故里,只見到野草蔓生,難以尋覓到那熟悉的紅薯蹤跡,那份純粹的家鄉香甜也已多年未嘗。歲月流轉,但那記憶中的紅薯卻成了我永遠的惦念。

家鄉的味道,鐫刻在一壇壇醃製的時光里,那是味蕾上躍動的鹹菜。在那溫飽尚未完全解決、物資匱乏的六七十年代,家鄉的每一戶人家都深知自給自足的重要性。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在有限的自留地里種下了蘿蔔、白菜、辣椒、豆角等各種蔬菜,還有從水裡捕捉的新鮮魚兒。他們將這些食材巧妙地醃製成鹹菜,以此來改善家裡的生活。當冬日的寒風吹冷大地,時令蔬菜悄然退場,正是這壇壇鹹菜大放異彩之時。它們,如同時間的信使,帶着夏秋的熱情與家的溫暖,躍然於餐桌之上,為生活增添一抹獨特的滋味。

醃製鹹菜,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技能,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執着。人們小心翼翼地將這些食材清洗乾淨,然後撒上食鹽和各種調料。這些鹹菜在醃製的過程中,仿佛被注入了時間的味道,它們在罈子里靜靜地發酵,爾後或在陽光下曬乾,等待着被開啟的那一刻。這些鹹菜不僅容易保存,而且成為冬天蔬菜稀缺時的美味佳肴。每當飯點時分,一碗熱騰騰的米飯配上一份鹹菜,讓人吃得津津有味。如今,雖然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對那些鹹菜的喜愛卻依然如初。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提起鹹菜,我的口中仿佛充滿了它的咸鮮之美。它不僅是家鄉的味道,更是那段歲月的美好回憶。

在我心中,家鄉的豆腐早已超越了尋常菜餚的範疇,成為了歲月沉澱的臻品。其精細的製作工藝和獨特口味,不僅征服了我的味蕾,更在我心中留下了難以割捨的印記。它的美味,源自於其誕生過程中的每一份匠心獨運。從豆子的挑選、浸泡、淘洗、研磨,再到過濾、煮漿、點鹵、凝固和壓制,每一步都傾注了家人的心血與家的溫暖。與現代機械化生產不同,家鄉的豆腐是手工打磨與智慧的結晶。尤其在豆漿點滷的那一刻,需要憑藉豐富的經驗,準確把握時機與分寸。這一瞬間的微妙變化,決定了豆腐最終的口感與質地。成型的豆腐,如玉般潔白,如脂般細膩,輕觸之下,能感受到它的溫潤與柔軟。

豆漿點鹵後形成的豆腐腦,舀上一碗,加上糖,入口即化,那滑膩香甜的感覺,至今仍在我口中迴蕩,成為了我永遠忘不掉的家鄉味道。在烹飪上,豆腐更是美味無窮。無論是簡單的煎豆腐,煎得色澤金黃、外焦里嫩,爆上一些蔥姜蒜醬,那香氣滲透進豆腐的每一個細胞,激發出最純粹、最誘人的味道。再或是製作複雜的魚頭豆腐湯,湯色乳白,鮮美無比,都能將豆腐的美味展現得淋漓盡致。更有那經典的麻婆豆腐,色澤紅亮,麻辣鮮香,滑嫩可口,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享受。

家鄉的蒸米粑,那是一種刻在記憶里的味道,如同歲月的烙印,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蒸米粑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美食,形似餃子,但比餃子的兩倍還要大。它口感軟糯,味道層次豐富。每到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些。將大米浸泡撈取晾乾,然後用蒸籠蒸成七八分熟,冷卻後再磨成粉,接着加水揉成團、攤成薄薄的皮,包着各種餡料,包好後放入蒸籠蒸熟即可食用。我最喜歡的是蘿蔔絲餡,裡面放點肉和辣椒,聞起來香辣撲鼻。一口咬下去,餡兒的鮮香,粑皮的筋道,辣椒的給力,刺激着味覺,舌尖上縈繞着一絲絲順滑,令人享受不盡、回味無窮。

長大離開家鄉後,我在繁華的都市中,曾嘗遍無數美食,但心中始終留存着對家鄉蒸米粑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就像一道永恆的影子,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我領略過多少珍饈美味,它始終如影隨形地伴隨着我。這份情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它超越了味覺的享受,給我心靈上帶來了慰藉。每當我置身於都市的喧囂與嘈雜中,感到身心疲憊時,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份對家鄉蒸米粑的思念,這思念如同春雨般滋潤着我乾涸的心田。這份思念如此深刻,猶如一道橋樑,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將我與兒時的記憶、與親人的溫暖緊緊相連,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家鄉,那個充滿愛與溫情的地方。

在我的家鄉,還有一種味道始終縈繞在我心頭,那就是家鄉的豆粑。豆粑的製作過程,蘊含着深厚的傳統工藝與烹飪技術。將黃豆、綠豆和大米按一定比例加水浸泡數小時,然後經過石磨研磨,形成濃濃的豆粑漿。當大鍋被燒得熱氣騰騰時,用絲瓜蒲蘸上油,細心地擦洗鍋面,為的是讓豆粑漿更好地附在鍋上。接着,用木瓢舀出豆粑漿,沿鍋邊均勻地攤上薄薄的一層,再用河蚌殼輕輕推勻那些空缺的地方。幾分鐘後,一張金黃嬌嫩的豆粑就形成了,在豆粑上加入已備好的各種餡料,捲起來出鍋,那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讓人垂涎欲滴。它吃起來特別細膩、爽口,還有幾分韌性和嚼勁。

每當歲末年初,冬日裡寒風凜冽,家家戶戶製作豆粑的場景,總能勾起我對童年時光的無盡懷念。那熱氣騰騰的灶台旁,家人們忙碌的身影,鄰裡間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幅溫馨和諧的畫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那時候的我,總能第一時間嗅到那熟悉而又誘人的味道。那香氣,仿佛穿透了寒冷,瀰漫在整個村莊。如今,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對豆粑的那份懷念卻愈發強烈。每當節假日,或是偶然間在異鄉的小吃攤上看到類似的食物,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想要從中尋找一絲家鄉的味道,哪怕只是片刻的慰藉。然而,終究還是家鄉的豆粑最能觸動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因為它不僅僅滿足了我的味蕾,更連接着我對家鄉的無限眷戀和深深的愛,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懷。

家鄉的味道遠不止於我所描述的這些,它超脫了語言和文字的表述。它不僅僅是家鄉的氣息與味蕾上的記憶交織而成,更承載了對過去歲月的深深懷戀。它不僅滿足了我的視覺與口腹之慾,更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悄然滋潤着我的精神世界,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根與魂。無論我走到何方,即使是生命的盡頭,家鄉的味道都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深處。

[1]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