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念北方溫暖的冬日(張和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念北方溫暖的冬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懷念北方溫暖的冬日》中國當代作家張和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懷念北方溫暖的冬日

冬至前後,南國的冬日氣溫才很不情願地降到接近零度,風有些凜冽地吹在臉上,道路被颳得發白,還打算繼續與冬之肅殺抗衡的綠色生命晝夜之間元氣大傷,沒了生機,天地之間一派蕭條淒冷。一種久違了的故鄉的冬天的感覺瀰漫着我,這讓我更加念起北方溫暖的冬日了。

北方的冬日何以溫暖?

是啊,北國之冬,「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氣溫常在零下甚至零下十幾度,西北風又冷又硬,一刀一刀地吹。天寒地凍,到處都結冰:河面、地表,屋檐下、水缸里,甚至人們的頭髮、眉毛、鬍子上……,有時,迎着呼嘯的西北風趕路,你必須保持身子傾斜的姿勢才能前行,連呼吸都被風逼得困難。為了抵禦寒冷,人們便以棉襖、棉褲、棉帽、棉鞋、棉襪、棉手套、棉大衣等各種各樣最能保暖的棉裝,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充分地感受棉衣帶來的溫暖。

因為嚴寒,北方就有各種各樣的取暖設備:火爐、熱炕、地熱、暖氣、電褥子……即使屋外冷風吹徹,寒氣侵骨,屋裡往往熱氣喧騰,溫暖如春。外面愈是寒冷,屋內愈顯暖和。所以,在北方嚴寒的冬日,你實際上很容易有溫暖的感覺。

我是在大西北的農村長大的,對取暖的火爐情有獨鍾。小時候家裡窮,買不了多少炭,冬天只年邁的爺爺的屋裡添個火爐。我印象中,那時農家有兩種自製的小火爐:其一是土做的,短桶狀的爐身是由一塊大的土坷垃削制而成,中間掏出筒狀爐膛,生火架炭,爐壁用泥抹得溜光,白居易詩中「紅泥小火爐」大概就這個樣子吧。後來因為泥爐容易摔爛,人們又以舊鐵片卷製成爐子,那樣子活像我們現在見到的大點的纏線轆轤,只是在下頭裝三隻小腳可供其架空站立於炕頭上。不管是泥做的還是鐵製的小火爐,皆高只盈尺,中間贅好土後成小碗口粗的爐膛只四五塊碳即可填滿,故沒法裝排煙筒,所以每生爐子或添炭進去,便要大開了窯洞門排煙,取暖有點得不償失,但老人怕冷,冬天炕沿上置一小火爐便心理上覺得暖和多了。於是乎整個冬天,爺爺便留戀炕上爐邊坐臥,或喝茶看書,或笑看兒孫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外面幹活冷急了的時候,爺爺常喚我們到爐邊烤火,若是泥爐,可直接把雙手圍攏於爐壁上暖,一種綿實的溫熱感直入肌膚。鐵皮爐就隔空烤熱手臉繼續忙活。空閒的時候,我們就上炕和爺爺一起圍爐取暖,聽爺爺講故事,跟爺爺認幾個字、念幾句詩,其樂也融融。

後來日子漸漸好轉,院子裡蓋起了平房,也買來了國家標準生產的大鐵爐子,再後來又換成了「烤箱」爐,皆安放於屋子中央,有排煙筒接出屋外,在屋裡架煤爐取暖安全也乾淨衛生多了。外出歸來,但見屋檐下伸出的煙筒炭煙裊裊,空氣里似乎還飄着一種特殊的煤炭燃燒的香味,就知道屋內爐火正紅,還沒進屋心先暖了。待進得屋子,紅通通的大火爐和暖烘烘的熱炕頭讓室內滿溢溫暖,即使再陰冷的冬日,身心也立馬熱乎起來。只是屋裡烤火的爺爺久已不在。

在北方的窯洞或平房裡,冬日最愜意之事也是這圍爐了。圍爐之樂一般在飯後或大家都閒下來的時候,一家老小,或親朋好友,大夥以爐子為中心,團團而坐。爐台置一果盤、三五茶杯,爐火上坐一壺水,壺水不斷發出噝噝的響聲。爐火越燒越旺,把爐邊人暖和得滿臉通紅。大家嗑瓜子、喝茶,烤火、談天,東家人、西家事、光陰、日子、收成、莊稼、兒女……都是聊不完的話題,此時,窗外呼呼的北風聲,四野的牛羊雞犬聲,隱約在耳,屋裡卻滿是溫暖友愛和歡聲笑語,「天倫之樂」,即是如此吧。若是逢了窗外有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飛舞,圍爐閒話便更是一種快樂而溫馨的享受了。

圍爐讀書也妙不可言。北方的冬日裡,天凝地閉,很多事都不好做了,在我看來最是讀書的好時光。搬一躺椅於爐邊,或坐或臥其上,把一卷書,悠閒地看。當一頁頁飽含真情和機趣的文字融入心田時,你便會覺得那一行行字亦如身邊這燃燒的爐火,美麗的文字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火焰,它放射出來的光芒足以照徹靈魂的任何一個黑暗的角落,悄悄暖熱你寂寞疲憊的心。

北方城市裡的樓房都用暖氣,各屋都沿牆裝有暖氣片,供暖時節連片貫通的金屬管里整日熱流汩汩,不斷向外散熱,省去了生火爐的麻煩,也少了圍爐取暖的熱鬧,然冬日室內溫暖的感覺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方的冬天,帶給人溫暖的還有那燒得火熱的土炕。在北方農村,土炕是一個家最要緊最核心的部分,沒有熱炕就是沒有溫度的家。最早搭建和壘砌土炕的全部材料就是土(現在為求美觀,炕沿和炕牆用上了磚頭甚至瓷磚)。土和的泥,土夯的柱子,土打的炕面。一炕既成,在平展展的炕面下,在分分割割又連通一氣的炕洞中,就可以奔走和升騰煙火。有了火的加入和參與,便有了土炕的熱情和浪漫。土炕最原始也最科學,把火和土結合得那麼直接那麼巧妙又那麼自然。我很崇拜和感謝先民們這個簡單而偉大的創造,通過火炕使後人擁有了一片永遠溫暖的土地,擁有了睡夢穩固的支撐和撫慰。因了這土炕,才有了鄉間家家戶戶平凡而又浪漫的日日夜夜,才有了農家祖祖祖輩輩平靜而又熱烈的歲歲年年。寒冬里,老家人招呼客人最熱情的方式就是快炕上坐吧!上了炕,您冰冷的手腳會立馬熱和,血脈因之暢通,全身為之輕鬆。若您關節不適,熱炕上烙着最舒服了。夜闌人靜,朔風呼呼,火熱的土炕、厚實的棉被會讓你舒坦而幸福地酣然入夢。

[1]

作者簡介

張和亮,寧夏彭陽人,浙江德清三中(高中)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