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梆

中文名稱;懷梆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25

申報地區;河南省沁陽市

懷梆(又名懷調,俗稱懷慶梆子、老懷梆、小梆戲、小班戲),河南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懷梆前身是由圍桌說唱祈雨演變而來的海神戲,形成於明洪武永樂年間。原河內縣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帶遷來,故海神戲保持着山西戲劇的表演形式,與河內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方言土語相結合,逐步形成了與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懷慶府一帶特色的聲腔劇種,劇目、唱腔、念白、音樂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2006年5月20日,懷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25。

郭全仁;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趙玉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淵源

起源

金天德年間(1149-1153),懷慶府一帶"竹馬"、"旱船"、"龍燈"等"社火故事"已很盛行,雜曲小調《剪剪花》、《挑花籃》、《風擺柳》等已在民間傳唱。可以說,"社火故事"和雜曲小調以及後來的"海神戲"為懷梆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礎。明代世子樂聖朱載堉汲取民間音樂的精華,用科學的方法闡明了十二平均律,更促進了民間音樂藝術的發展,當時流行的"響器班"、"金鼓會"就是朱載堉編創的,後來的民間藝人將這一帶的俗曲小調、傳奇故事逐漸搬上了戲曲舞台,並受弋陽腔、崑山腔及亂彈、梆子腔的影響,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逐步形成了板腔體系中一支梆子戲--懷梆。[1]

發展

懷梆,唱腔以梆定板,曲調質樸明朗、慷慨激昂、高亢清婉,表演粗獷奔放,行當齊全,念白、音樂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古懷慶府地區業餘懷梆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地迅猛發展。武陟縣1950年恢復了26個劇團,1958年發展到66個。1953年,當時的沁陽縣有32個劇團,沁陽縣政府於1955年初成立了縣懷梆劇團,1957發展到100多個。為了進一步扶植、發展懷梆,修武縣於1958年成立了縣懷梆劇團(後撤銷)。

1960年後,由於藝術的交流與影響,特別是豫劇的影響,懷梆在改革方面過多的吸收了其他劇種的藝術特點,失去了該劇種的特色,如懷梆的尖弦(大弦)被去掉等。

"文化大革命"後,懷梆劇種雖有復甦,但因斷代十幾年,業務人員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觀眾也較以前減少。除沁陽縣懷梆劇團時有演出外,農村業餘劇團只在年節時進行演出。

文化特徵

腳色行當

1.生行:"老生"白須為髯。"鬍子生"也叫"紅生",以青須黑三縷為準,"鬚生"雜髯者是其特徵,"小生"有"文小生""武小生""長靠武生""短打武生""娃娃生"即"童子生",懷梆的"窮生"一般由小生兼演。

2.旦行:"老旦"、"小旦"即"花旦"、"閨門旦"、"丫環旦"、"青衣"(正旦),"彩旦"(丑旦),"武旦"即"刀馬旦"。

3.淨行:"大花臉"包括"黑頭""紅淨""白臉","花臉"即"摔打花""武花臉"。

4.末行:指家郎院公、手、報子、轎夫、車夫、更夫、打手等。

5.醜行:有"文丑""武丑""官丑""腰包丑""神鬼丑"等,也叫"三花臉"。

唱腔念白

懷梆,唱腔以梆定板,曲調質樸明朗、慷慨激昂、高亢清婉,表演粗獷奔放,行當齊全,念白、音樂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懷梆戲的唱腔與其他劇種一樣,也分為慢板、快板等。學戲時,學慢板最難,必先學會唱十字韻,至今懷川民間仍流傳着"學懷梆,先學十字韻"的說法。十字韻,因懷梆唱詞,主要是由十個字組成,所以叫十字韻。顧名思義,就是老藝人把一到十編成唱詞,先順唱,後倒唱,直至熟練,韻味十足才能學戲。

演出中懷梆均按古懷慶府方言口語吐字,它的唱腔音樂和念白與懷慶方言口語的音韻與語調有密切的關係。若以懷慶話與普通話、中州語相比較,差異有三:A、從四聲上看。懷慶話的一、四聲與普通話相同,二聲卻是普通話的三聲,三聲卻是普通話的二聲。再與中州話比較,則又不同。懷慶話的一、二聲是中州語的二、一聲。三、四聲則是中州語的四、三聲。B、從音調上看懷慶話的調值最小(即一個字的發音,音首與音尾之間的音域較窄),因而懷慶話給人的感覺是硬、直、快。C、懷慶話的發音部位(121腔部位)較普通話和中州語靠前,尤其是z、c、s與zh、ch、sh不分。

樂器

懷梆的樂器最始只用梆子、板胡、鑼、鼓四種樂器就可以成戲,後隨着發展又融入笛子、笙、二胡、三弦、電子琴、嗩吶等樂器,增強了懷梆的藝術魅力。

表演

群藝交鋒、集體開拓,是懷梆武打形式之一。絕技跟頭不盡亂擋使用。更為驚人的是,以前撲,小翻體等在《沙家沃》中過城過頂,過三掀(先)、串毛等,同時在四股檔、八股檔中起着較好的作用。

所謂五股檔,指四兵捉一將而得名;九股檔顧名思意:自然是八兵應付一將或一將對付八兵。懷梆的這些集體性武打,已獲較好聲譽。

腳步位置

男女式:八字式、丁字式、騎馬式、弓箭式,盤臥式,別步式,其要領是:頭必正,眼要平,提神沉氣頸、肩定放鬆,不撅臀部,立腰收小肚。

幾種步法男女同用:正步、平步、快步、慢步,錯步、搓步、醉步、矮步、跪步,退步、八字步、弓寧步,跳步、滑步、丁宇步等。其要領是:不扭腰、步子要穩身子不顫動,頭正眼平,提神沉氣、頸宿放鬆、立腰收腹、不撅臀部。各種步法均可交替運用。

手勢指法

1.女式手勢:掌式、拳式、指式、讚美式、八字式。

2.男式手勢:掌式、拳式、指式、剪紙式、讚美式。

3.要求是:主要練習手碗的園美和靈活,使整個手部關節運用自如,指形美觀,做動作時要腿隨手走。

4.手勢手指的名稱:蘭花手指、菊花指、弧形指、抱拳手、山膀手、遮雨遮雲手、握手、背手等。

5.手勢手指的作用:整容手、整領手、整衣整風手、揮手、拱手、拉手、指天指地手、指口指人手等。

6.手膀的位置:山膀、提甲,拱手、端拳、順風、單推。

7.要領:頭正眼平、提神沉氣、頸肩放鬆、立腰收腹。

8.位置:兩膀伸展、將右手撐向左拉平,目送右手,扣腕子。

用眼

懷梆的老藝人歷來就非常注重演員的眼神利用,懷梆導演於有才在演出中總是手到眼到,靈活多變。

笑眼:眼險微小,剛有在意;怒曠:提氣把眼睜大;呆眼:目光向下,尋思就裡;情眼:眼睛略漂,回視胸前;死眼:瞪眼不動;盲眼:頭部稍頃。眼皮半閉斜視;狠眼:瞪眼斜視,陰險冷麵;回思眼:眼皮上下翻動,回憶往事;夜眼:兩眼死瞪,直射前方。

代表劇目

截止2015年統計,懷梆有三百多本傳統戲,且多無劇本,全以老藝人口授方式傳承。代表性劇目有《反西京》《古槐案》《張春醉酒》《老少換》《紅珠女》《趕秦三》《轅門斬子》《九頭案》《桃花庵》《鳳儀亭》《老征東》《五女拜壽》等。

分布地區

懷梆主要流行於河南沁陽、博愛、濟源、孟州、溫縣、武陟、修武、原陽、獲加、焦作、新鄉一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懷梆劇種在整個舊懷慶府(今沁陽市、濟源市、新鄉市、焦作市)轄區的戲曲藝術中占有絕對重要地位,是整個轄區傳統文藝形式的縮影。它是本地區最古老的優秀戲曲文化。在中國戲劇當今三百多個劇種中,懷梆劇種是其中較古老的劇種之一,該劇種的音樂唱腔已被收入《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它的藝術形式與特徵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對懷梆劇種的發掘、搶救和保護,有利於弘揚本地區文化。懷梆戲對河南梆子戲的生成體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它對豐富和完善中國及世界戲劇史,都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2]

懷梆的藝術形式獨特,因此加強懷梆劇種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工作,對弘揚民族文化,加強中國梆子聲腔劇種體系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中國戲劇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3]

傳承現狀

懷梆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出現演出市場低迷、演員跳槽等嚴重現象,整個劇種面臨着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需要從速採取措施加以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趙玉清,女,漢族,1940年10月生,河南沁陽人,河南省沁陽市懷梆協會戲師,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

郭全仁,男,漢族,1941年2月生,河南沁陽人,國家二級演奏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0年,沁陽市政府成立了朱載墒藝術學校。

郭全仁老師編著出版的(《懷梆唱腔選》1990年版)、(《懷梆藝術》1993年版)、(《懷梆論壇集錦》1994年版)等著作,為懷梆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基礎。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沁陽市懷梆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獲得"懷梆"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56年,沁陽縣懷梆劇團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1982年,新鄉地區文化局在沁陽縣召開"懷梆唱腔音樂座談會"。

2005、2006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陽市人民政府先後舉辦了三屆"神農杯"懷梆戲曲大賽。

榮譽表彰

1992年,沁陽市懷梆劇團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天下第一團"。

2004、2005年,沁陽市懷梆劇團獲"河南省民族民間藝術稀有劇種會演"七項金獎。

2006年,現代懷梆劇《王東明》入選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瀕危狀態

懷梆劇種及懷梆劇團雖然在沁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大量發掘、搶救、傳承和弘揚等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劇團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近年來由於受外來藝術及電視錄像普及的影響,演出市場出現嚴重萎縮。過去那種村村都有懷梆戲的場面不復存在。市里唯一的專業懷梆劇團現在也舉步為艱、生存困難。 (二)懷梆一些頗有造詣的名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懷梆特有的表演藝術和絕技難以得到傳承,而年輕的演員又不能在舞台上獨樹一幟,在觀眾中享有威望的不多,懷梆劇種面臨着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 (三)由於演出市場的長期低迷,演員跳槽現象嚴重。有的演員靠唱「隔夜響」(辦白事)為生,有的演員外出唱戲劇茶座。由於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劇團演出困難,直接影響了本劇種的傳承和弘揚。如果全國唯一的專業懷梆劇團逐步解散或消亡,那麼,懷梆這一傳承了三百多年的稀有劇種將會消聲絕跡。

相關視頻

懷梆《轅門斬子》選段

豫劇、懷梆(懷邦)、曲劇蒲劇聯唱《清風亭》

參考資料

  1. 沁陽懷梆首次亮相清華大學…… , 快資訊 2019-12-04
  2. 在京焦作人熱捧懷梆戲 網友:一曲鄉音解百般鄉愁 , 騰訊網 2017-11-22
  3. 沁陽懷梆文化 , 河南省委統戰部 200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