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怒溪鎮古稱"漏旗",隸屬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地處江口縣北部,東與桃映鎮相鄰,南與壩盤鎮相連,西與太平土家族苗族鄉毗鄰,北與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鎮、普覺鎮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9千米。總面積141.6平方千米。
元、明、清屬提溪長官司。1991年8月,撤區並鄉,地樓、怒溪2鄉合併為怒溪土家族苗族鄉。2012年,撤銷江口縣怒溪土家族苗族鄉,設置怒溪鎮。截至2018年末,怒溪鎮戶籍人口22719人。截至2020年6月,怒溪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怒溪街上。
2011年,怒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58元。截至2018年末,怒溪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1]
歷史沿革
元、明、清屬提溪長官司。
民國二年(1913年),漏旗屯設保,屬太平北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太平北區改名第七區,在漏溪場設漏溪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漏溪鎮改漏溪聯保,下設5個保,屬太平五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撤區,怒溪設為鄉。
1950年3月,江口縣成立後,仍為怒溪鄉,屬桃映五區。
1958年10月,怒溪鄉改為東方紅公社;同年12月,江口縣併入銅仁縣,撤銷東方紅公社,設立怒溪管理區,屬銅仁縣。
1960年,撤銷管理區,復設鄉。
1961年8月,恢復江口縣,怒溪鄉改公社,同時設大坪公社,屬桃映區。
1983年1月,大坪公社改名地樓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鄉。
1987年4月,怒溪鄉改怒溪土家族鄉。
1991年8月,撤區並鄉,地樓、怒溪2鄉合併為怒溪土家族苗族鄉。
2012年,撤銷江口縣怒溪土家族苗族鄉,設置怒溪鎮。[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怒溪鎮地處江口縣北部,東與桃映鎮相鄰,南與壩盤鎮相連,西與太平土家族苗族鄉毗鄰,北與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鎮、普覺鎮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9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千米, 總面積14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怒溪鎮地處雲貴高原向黔東、湘西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境內最高峰位於北部人頭山,海拔1005.8米;最低點位於地樓村大場,海拔385米。
氣候
怒溪鎮多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年平均288天。年平均降水量1369.6毫米。
水文
怒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城沅江水系。主要河道有四級河怒溪河,長14千米,流域面積136.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2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龍眉河、大灣河2條。
自然災害
怒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連陰雨、冰雹。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95年4月,直接經濟損失達158萬元。
自然資源
怒溪鎮境內礦藏資源有磷、硫鐵、硅、釩等。
2011年,怒溪鎮有耕地面積13755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580畝,林地面積19100畝。
人口
2011年末,怒溪鎮轄區總人口220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55人,城鎮化率5.6%。另有流動人口580人。總人口中,以土家族為主,達13000人,占58.9%;漢族6620人,占30%;苗、侗、仡佬等其他5個少數民族,共2444人,占11.1%。超過1萬人的少數民族為土家族,達1300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2.5人。
截至2018年末,怒溪鎮戶籍人口22719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怒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58元。2011年,怒溪鎮地方財政收入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4%。
截至2018年末,怒溪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2011年,怒溪鎮農業總產值0.8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怒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紅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439噸,其中水稻4356噸,玉米1240噸,其他雜糧284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200畝,產量520噸;蔬菜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205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青菜、蘿蔔。
怒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99萬頭,年末存欄0.45萬頭;牛飼養量0.24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0.45萬羽,上市家禽0.3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600噸,其中豬肉585噸,牛肉15噸;畜牧業總產值0.22億元。
截至2011年末,怒溪鎮累計造林10860畝,其中防護林9100畝,經濟林520畝,竹林124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1萬株,林木覆蓋率55.0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20畝,產量75噸。
2011年,怒溪鎮有農用車輛182輛。
商業
2011年,怒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2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金融
2011年末,怒溪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629萬元,比上年增長30%;人均儲蓄3458元;各項貸款餘額250萬元,比上年增長10%。[4]
交通運輸
2011年,怒溪鎮有縣級公路1條,境內長11千米。有村級公路4條,總長36千米。
2011年,怒溪鎮有客運站1個,日客運量255人次,年貨運吞吐量0.5萬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怒溪鎮有小學10所,在校生1803人,專任教師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初中1所,在校生933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怒溪中學。
2011年,怒溪鎮教育經費141.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0.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2%、3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8%,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50戶,均為數字電視用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怒溪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8張。專業衛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7510人次,住院手術45台次,出院病人120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怒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37人,支出11.4萬元,比上年增長4%,月人均256元,比上年增長12%;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17人次,支出0.51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59人,人數3855人,支出254.4萬元,比上年增長15.3%,月人均55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4人,支出29.52萬元,比上年增長10.56%;農村醫療救助63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88人次,共支出39400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1023人次,支出9.2萬元,比上年增長14%。
2011年,怒溪鎮有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400人,救災支出31.2萬元,比上年增長32%。社會福利費2.18萬元,比上年增長13%。[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怒溪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6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網點1個;電話用戶普及率40%,移動電話普及率4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史稱漏旗屯,民國初在境內設團制,漏旗改名漏溪。1942年江口"黔東事變"失敗,百姓憤怒,因取"漏"的諧音,改名為怒溪。
風景名勝
怒溪鎮有怒溪古鎮建築群,百年悠悠風雨橋、凱里溝大峽谷,黃岩仙人橋,沈家洞溶洞群等歷史、自然風景點。
地方特產
怒溪鎮名優特農產品有梵淨山翠牙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