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急性附件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急性附件炎
急性附件炎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婦科

多發群體 :生育年齡的婦女

常見病因 :混合感染引起

常見症狀 :發熱,腹痛

急性附件炎為輸卵管、卵巢兩者的感染性炎症。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在急性盆腔炎中輸卵管炎最為常見,卵巢毗鄰輸卵管,當輸卵管炎症繼續擴展,常引起卵巢炎。卵巢炎很少單獨發生,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對卵巢有特殊親和力,可經血行播散,使卵巢單獨感染。 [1]


病因

急性附件炎多為混合感染,主要病原體有淋球菌、沙眼衣原體、大腸埃希桿菌、克雷白桿菌、變形桿菌、需氧性鏈球菌、厭氧菌等。誘因為機體抵抗力低下、月經期或產褥期衛生不良、婦科手術、計劃生育手術、性傳播疾病或臨近器官炎症的蔓延等。 [2]


臨床表現

急性附件炎病因
原圖鏈接

發熱

發病時即出現高熱,39℃~40℃,可能有惡寒或寒戰,隨之體溫呈不規則的弛張熱。提示炎症蔓延擴展或產生化膿性病灶。

腹痛

局限於下腹痛,多為雙側性,少有嘔吐。與闌尾炎轉移性疼痛不同。此外大便時腹痛加重,有時並有尿痛,常有便秘、腹脹。大便帶黏液,是結腸壁受炎性刺激的結果。 [3]


檢查

急性附件炎
原圖鏈接

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總數升高,可達(20~25)×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可達0.8~0.85(80%~85%),核左移。

(2)紅細胞沉降率測定(血沉,血沉測定是一非特異性反應,急性盆腔炎血沉加快常>30~40mm/h。

後穹隆穿刺

急性附件炎
原圖鏈接

(1)常規檢查 如炎性病變尚處於局限階段,常可抽得稀薄的漿液性穿刺液,作白細胞計數及塗片,直接作Gram染色,檢查中性白細胞數及鑑別細菌類型,除有助於診斷外,還可作為選擇抗生素的依據。

(2)細菌培養 穿刺液作需氧及厭氧細菌培養。

(3)澱粉酶測定 抽吸子宮直腸窩滲液作同種澱粉酶(輸卵管黏膜產生的澱粉酶)測定,同時抽血測定血中酶值。當輸卵管黏膜有炎症浸潤時,此酶含量明顯降低(正常值300U/L)。降低程度與炎症嚴重度成正比,而患者血清中濃度仍可維持在140U/L,兩者比值如<1.5,則可診斷為急性輸卵管炎,如同時檢測抽出液的白細胞數增高則診斷急性輸卵管炎更為可靠。

其他輔助檢查

(1)B超及CT檢查 對嚴重腹肌緊張,拒按而盆腔檢查不滿意者,可通過B超或CT進行輔助診斷,附件炎性包塊的B超回聲性質可概括為3種類型:①實質型:可在子宮旁有不均質的實性腫塊,腫塊邊界不清。②囊腫型:腫塊有積膿時,則呈現輪廓不規則的非均質囊性腫塊。③半囊半實型:在急性或亞急性感染早期對診斷幫助不大,可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血管豐富,呈網狀或團塊狀。

(2)腹腔鏡檢查 可通過電視腹腔鏡明確診斷,並可了解急性盆腔炎的病變程度、範圍。 [4]


診斷

急性附件炎
原圖鏈接

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局部體徵實驗室檢查,對病程較晚病例不難診斷。重要的是早期給予明確診斷。有研究提示,於症狀出現2天之內即獲得治療者,日後子宮輸卵管造影顯示輸卵管均通暢;如在第7天或更長時間才開始治療者,僅有70%的輸卵管通暢。 [5]


治療

急性附件炎治療<br。原圖鏈接

全身治療

臥床休息,取頭高腳低位,以利於感染局限化。應補充液體,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

抗生素治療

宮頸分泌物細菌培養可靠性差,可經陰道後穹隆穿刺或腹腔鏡下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以指導抗生素的選擇。由於附件炎多為混合性感染,在培養報告出來前,選用有效抗生素聯合用藥,住院患者以靜脈給藥為主。

手術治療

(1)經藥物治療72小時,體溫持續不降,或有中毒症狀者,應考慮行剖腹探查手術。

(2)輸卵管卵巢膿腫,經藥物治療有效,膿腫局限後,也可行手術切除腫塊。

(3)膿腫破裂,應立即行剖腹探查術。 [6]


參考來源

  • 朱前進,鄭洪濤.   左側急性附件炎誤診異位妊娠1例分析. 《 醫學理論與實踐 》 , 2004  
  • 李娟,段興蘭.   流行性腮腺炎誤診為急性附件炎1例. 《 廣州醫藥 》 , 2008  
  • 成煥忠,葉海英,汪水君.   急性闌尾炎與附件炎的鑑別診斷治療. 《 大家健康(學術版) 》 , 2014  
  • 張海光,吳言斌,謝東錚.   急性闌尾炎誤診為附件炎1例. 《 臨床軍醫雜誌 》 , 2006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