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恐龍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恐龍溝位於將軍戈壁凹陷低洼處。南北走向,長約5公里。溝谷兩邊的山丘時斷時續,溝中的沙石表層,有零零落落的土包,猶如隨意被人拋撒下的巨型饅頭。

在新疆奇台縣北部有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叫作恐龍溝,這裡紅褐巨岩的地質構造是中生代的產物。這裡,是恐龍的故鄉。恐龍溝長約5公里,位於準噶爾盆地腹地火燒山油田東北60公里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山溝,因出土過恐龍化石而得名。

歷史

1985年,由我國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組成的恐龍考察隊,先後在這裡發掘了4條恐龍化石,它們分別屬於腳類、蜥腳類、龜鱉類和鱷龜類,既有食草恐龍,也有食肉恐龍。其中發掘的條蜥腳類食草恐龍化石,經測量每節頸椎長約1.5米,頸肘長達4米。據此測算,這條恐龍總長33米。高10米,重60噸,略次於在美國發掘的34米的地震龍」。

1997年,在那裡又發現了一條恐龍化石,它露出地表約6.5米,最大的骨骼直徑約有20厘米,但未出土。

1999年開始,中加恐龍考察隊又用四年時間,用雷管和炸藥削去大十個山頭,終於將—條冠名為「卡拉麥里龍」的恐龍化石發掘來,它僅存部分頸椎和比較完整的頭骨。具十—節頸椎骨長1.6米,高1.2米,重300餘千克,最長的一條肋骨1.5米,為世界罕見,據測算,這條「卡拉麥里龍」身長超過34米,軀高10餘米,超過了美國發掘的「地震龍」,成為世界恐龍冠軍。

「卡拉麥里龍」發掘出來以後,分裝成數百隻木箱運到了北京。有專家指出:恐龍溝內還埋藏有許多恐龍遺骸,還會有更為震人的重大發現。這裡,已經成為中外眾多考古專家們的考察研究場地。

我國於2002年已把這一帶命名為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達492平方公里。這也是我國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 [1]

恐龍溝之謎

來到恐龍溝,遠遠望去,那紅色低緩的山岩卻猶如一條火龍匍匐在大漠之中。據說若遇天氣好,再加上海市蜃樓的出現,這條火龍就會騰空「飛」起,頗為壯觀。恐龍溝呈東西向長不到10公里,最寬的地方只有約2公里,最窄的地方不足200米,在這么小的範圍內能發現如此多的恐龍化石,恐怕要數世界之最了。

從發現的恐龍種類看,既有1億多年前生活在水中的恐龍,也有生活在陸地上的恐龍,還有水陸兩棲恐龍。這說明如今這極為乾旱的戈壁荒漠,在億萬年前應為大面積的海洋或湖泊,並有陸地與之接壤。從恐龍的食物分類看,既有食肉恐龍,也有食草恐龍,可以想象在億萬年前這裡曾是生命生長極其旺盛的地方,否則,如此多的龐然大物便無法生存。然而,數量如此繁多的各種恐龍為什麼會在同一時間消亡?它與這褐紅色山岩的誕生是否有着某種因果關係?這是一個難解的謎。

山下是一條沿山走向由雨水洗刷形成的寬闊的衝擊溝。衝擊溝內,橫七豎八地躺臥着許多巨大的古樹化石。據考證,它們是1億多年前的遺骸,與恐龍溝中發掘的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如今,我們透過這億萬年的生命歷史,可以想象當年這裡既有浩淼廣闊的水域,也有繁茂遼遠的原始森林,是遠古生命繁衍生息的極好場所。

這些參天古樹在某一時間,或許因同一原因遭到了滅頂之災。撿起—塊古樹化石,感覺冰涼堅硬、沉甸甸的。人們已考證出這些占樹化石的形成是由於在外力作用下,大量的古樹被埋入地下後,在富含硅酸地下水的長期浸泡下,發生了複雜的地球化學反應。樹中原先的含碳物質被二氧化硅置換取代,才形成了這堅硬的化石,所以,這種古樹化石又通常被稱作「硅化木」。

硅化木近在咫尺的恐龍為什麼沒有被硅化呢?抑或是物種的差異?應該說,當年恐龍在這一帶生存與原始森林的存在有着依賴性關係,但是,它們的消亡是否也有着某種聯繫?抑或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原因所致?考古專家試圖做出科學解釋,卻苦於難以找到確鑿證據。

恐龍溝的山雖不大,卻溝壑縱橫。據說當年中加考察隊曾在此發掘了了五個坑,一號坑最大,深10米,長寬各10餘米,出土時間長達4年。在這裡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其餘4個坑較一號坑要小些.4號坑在一個半山腰上,巨大的石頭被掀翻開來,露出灰色的山岩,據說,在此發現了一條食肉恐龍化石。

就在離4號坑不足5米遠的石岩中,另—條恐龍化石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其前爪、脊椎和健壯的胯骨都清晰可辨,它長約4米,高約1.5.米,牢牢地嵌於岩石之中,在風吹日曬中已經分化。

在這裡,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充滿着神奇,因為這裡保存的恐龍化石無論數量、質量,還是從種類上都令世界瞠目。把這裡稱為「恐龍博物館」或是「恐龍的故鄉」是絕不過分的。

腳踏這紅褐色的山坡溝地,稍加留神便會撿到已分化的恐龍化石碎片。不知道,如果仔細尋找,這些地方是否可能發現恐龍?

站在—個較高的山頂向東南極目遠望,那裡是—片無際的戈壁。據考,這褐色的荒漠只有數百年的歷史,與恐龍溝的山岩相差1億餘年,這種特殊的地質構造與當年眾多恐龍的存在消亡有無聯繫?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目前的發掘來看,這無際的戈壁同樣充滿着神奇:1930年秋,在袁復禮教授的率領—下,我國和瑞典科學家在距恐龍溝30公里的博爾騰戈壁發現了兩具恐龍化石,這在亞洲尚屬首次。後來它們被命名為「奇台天山龍」。此外,在這戈壁之中還先後發現了數百種海相和陸相地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與恐龍一樣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個古老的謎。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