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簡稱息縣一高系信陽市14所省級示範性高中之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56年建成完全中學,1978年更名為息縣高中,1983年更名為息縣第一高級中學,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示範性高中[1]

辦學條件

學校優勢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坐落在縣城中心區域,縣委、縣政府西側260米處,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其前身可追溯到清代的「正學書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既有百年古校的辦學風範,又有以人為本的創新理念。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永遠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辦學宗旨。為了實現這一宗旨,學校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淨化、美化育人環境。教學大樓寬敞明亮,學生公寓封閉管理、舒適方便;校園內綠樹成陰,地面整潔;體育設施一應俱全,塑膠跑道全縣唯一。在全市14所省級示範性學校中,唯有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每位一線教師配有筆記本電腦,教學現代化水平高居全市首位。

硬件設施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占地近100畝,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學校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學樓,裝備一流的實驗樓,設施齊備的學生公寓樓,裝備一流的學生食堂,現代化網絡教育系統,技術先進的衛星地面接收系統,還有語音室,電腦室,計算機管理系統,德育展室,燈光球場等。同時,還與縣新華書店聯合創辦了「息縣第一高級中學讀者俱樂部」,使學校圖書館藏書量達150000冊,全市高中藏書第一,並有360餘種現刊雜誌,圖書館閱覽室全天候向師生開放。2006年,學校又撥出巨款,為每位任課教師配備了聯想手提電腦。學校還為每位帶課教師購買了網絡卡,並配備有先進的教師備課電腦室。全校52個教室全部配置有整套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光纖寬帶接入,以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

師資力量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有52個教學班,近4000名學生。教職工221人,其中任課教師190人,特級教師3人,高、中級教師118人,全國、省、市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共69人,研究生6人。息縣第一高級中學,是擁有一大批優秀教師的高品位學校。這些教師都有着先進的教育理念,都具有紮實的業務素質,都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特別是他們都擁有一顆赤誠的愛生之心。他們從全國各地來,是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他們把盡心培育學生成長看作人生中高於一切的崇高事業。這是一支知識結構完善,年齡結構合理的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他們中既有在省、市以至中國全國享有聲譽的特級教師、專家和名師,在各學科領銜,更有一大批年富力強,忘我工作的中青年骨幹在挑大樑。省市教育行政領導多次到校督導和檢查工作,都會讚揚息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師資水平高,教學態度好。有103位教師在全國中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同時參加編寫全市高中使用的所有學科學習資料。教師厚德、 精業 、嚴謹、民主,憑着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把高考升學率推上一個個新台階。2007年高考上省線1108人,上本科線665人,在全縣高中處於遙遙領先地位,比全縣其他學校進本科線人數總和還多261人,再創歷史新高,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教育理念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建立了完善成熟的管理培養機制[2]。近年來,學校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體現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堅持以德育為首位,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人為本,科研強校,建構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學規模逐年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在這裡經過精心培育而成人成才。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共培育了20000多名合格高中畢業生,其中10000多人進入高一級學府深造,據不完全統計,有3000多畢業生成為各類研究生或留學生。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高考本科進線人數由2001年的150多人提高到2008年的800多人,為息縣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視頻

息縣第一高級中學 相關視頻

息縣高中2018年度開學典禮
2004屆息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七)班畢業紀念冊

參考文獻